- 1、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环花莲溪口国民小学
花蓮縣壽豐鄉溪口國民小學
99-101年環境教育三年計畫
98年1月19日校務會議通過
壹、學校沿革
民國三十六年八月,成立豐裡國民學校溪口分校,為本校之前身。
民國四十年八月奉准獨立,校名為花蓮縣壽豐鄉溪口國民學校。
民國五十七年八月政府實施九年國民教育,學校改制「花蓮縣壽豐鄉溪口國民小學」。
貳、學校概況
目前校地面積為21276.52㎡。
班級數計有6班,學生數50餘人。
教職員工數14人。
除教室兩排及運動場地以外,其餘皆綠地,可透水面積約1.6650㎡,建築面積約4626㎡,校園內綠覆率約78.26%,校內喬木約有八十株。
九十七年度單位平均月水費約新台幣2,022元,單位月平均電費約新台幣6,094元。
後鄰中央山脈,左靠知亞干溪。
學校附近重要機構及建築有榮民醫院復建園區、台電溪口發電廠。
台鐵東部幹線兩座河底隧道之ㄧ的知亞干溪隧道,亦在本校附近。
本校地形可分為三階,第一段為前庭及教學大樓,第二段為運動場,第三段則為網球場、麵包樹林與有機農場。本校與社區並無明顯圍牆區隔,社區居民可以自由進出。鄰中央山脈之校園後方為農田景觀。主要出入路線為省道台九線。
本校因位於花東縱谷間之小村落,週遭產業活動型態多為農業,因此學校與社區內之動植物資源仍能維持一定程度之生態多樣性,加上學生家庭背景,社區內以原住民籍學生家長教導學生認識環境之行為較為積極,漢人族籍學生家庭亦有相當程度之介紹。
參、學校平面圖
肆、本校目前環境教育實施概況
本校目前設有環境教育委員會,於每學年初改選;並於期初期末校務會議時決議推動或檢討各項環境教育政策或活動。
本校目前於行政業務項目下於總務處設有環保教育,負責推動本校環保教育,環境教育部分由專長人才可供規劃推動。
本校目前於課程中融入本位特色課程,編有教案;分為蝴蝶、水生植物、香草、有機無毒農園四大主題;於彈性課程時間教學。
本校配合本位特色課程成立:蝴蝶生態園區、水生植物池、香草園區及有機無毒農園四大教學主題園區。
本校目前於西棟教學大樓與北棟教學大樓設有環境教育版面,另外於廁所配合蝴蝶主題進行教學環境佈置
本校目前設有生態教室,作為生態與環境教育教學使用。
本校目前於社團活動配合成立生態解說社,於社團活動時間教學。
本校網頁設有環境教育園地(.tw/?id=338),本校水池中水生植物及魚類簡介網頁(.tw/12pond/da.htm),介紹本校環境。
整體而言,因缺乏經費,本校環境教育硬題仍有改善空間;教學部份已漸趨完善,但仍將導入校外專業人才,從事師資與課程的提升。
肆、本校環境教育計畫
一、硬體部分
新式省電照明設備
本校目前教室照明設備為舊式日光燈管,不僅照度不足,在使用壽命方面,令人不甚滿意,擬爭取經費改裝新式省能照明設備。經費來源:約需新台幣二十餘萬,目前已提出計畫,惟目前經費短缺,待經費核定後發包施作。
雨水截流系統
因本校地質地形結構無法儲存雨水之特殊性,學校缺乏在雨水截流系統。目前加上學校校本課程有機無毒實驗農場缺乏灌溉水源,擬將雨水蒐集,經生態工法之水生植物池淨化學校生活廢水後做為灌溉水源。另將本校雨水循管線蒐集,加以沉澱淨化後,導入白鐵製水塔中儲存備用,可供為沖洗廁所與澆灌校園植物之用。規劃方式:將本校水溝與魚池之廢水循管線,導入水生池,水生池分為區,先以蘆葦吸附,過濾後以香蒲根系過濾,進入第三部份以水蓑衣與水草及浮萍等作為各水層過濾之媒介,第四層種植各類挺水性植物於浮水性植物作為過濾系統,最後種植如萍蓬草等較具觀賞性之植物為主,植物的選擇以本土為優先。另外可施放田螺與青鱂、溪蝦等動物。並可作為螢火蟲復育之食物來源,維護方式只需定期割除與清理即可。
校園植物解說牌之設立
設置植物解說牌,可學生觀察校園植物,從認識植物,學生。……等提供社區及遊客休憩使用。
二、軟體部分
師資的教育訓練
透過辦理研習,引發校內教師能關懷校園,進而從事校園環境教育之研究;引進校外師資,提昇教師環境教育專業知識與行動力。
校園專屬網站改善
當今為資訊爆發的時代,學生的學習不只僅限於紙上,如能將學校環境教育以網頁或多媒體方式呈現,當能有效提升學生學習之興趣。因目前學校環境教育網站經檢討後已不敷使用,將於近期改版提供更佳之服務。
引進外界資源
無論從硬體建設至軟體的構成,引進外界資源實能使推動環境教育事半功倍,目前已有太魯閣國家公園、花蓮縣政府、亞洲水泥公司綠化組、國立東華大學生態與環境教育研究所等單位協助;重要的是與社區發展協會共同推動社區總體環境營造及校園美化等。
校園棲地復育
目前本校列入復育的重點如下:
1.蝴蝶復育與教學:以廣植蜜源及食草植物為目標,,期使蝶況及種類能增加,並強化與教學之鏈結。
2.鳥類復育: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