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关于鄯善国王治的位置
關於鄯善國王治的位置 《漢書·西域傳》載 : “鄯善國,本名樓蘭,王治扜泥城 ,去陽關千六百里 ,去長安六 千一百里。……西北去都護治所千七百八十五里,至山國千三百六十五里,西北至車師千八 百九十里”。又載 : “鄯善當漢道衝,西通且末七百二十里”。其中王治扜泥城的位置 ,歷 1 來有二說 :一說位於羅布 泊西南 ,今若羌縣附近 。 一說位於羅布 泊西北 ,今樓蘭遺址 2 (Kroraimna, Krorayina)一帶。 還有人認爲 :鄯善國名樓蘭時,都於 Kroraimna,國名更改 3 後遷都泊南。 今案:鄯善卽原樓蘭國並無遷都之事,其王治始終在扜泥城,城在羅布泊西 南。 一 樓蘭國改名鄯善國時並未遷都。 1 據 《漢書·西域傳》,昭帝元鳳四年 (前 77年),漢遣傅介子刺殺樓蘭國王嘗歸, “乃 立尉屠耆爲王,更名其國爲鄯善,爲刻印章,賜以宮女爲夫人,備車騎輜重,丞相 [將軍] 率百官送至橫門外 ,祖而遣之。王自請天子曰 :身在漢久 ,今歸 ,單弱 ,而前王有子在 ,恐 爲所殺。國中有伊循城 ,其地肥美 ,願漢遣一將屯田積穀 ,令臣得依其威重。於是漢遣司馬 一人、吏士四十人,田伊循以填撫之。其後更置都尉,伊循官置始此矣”。或以爲國名旣改, 國都必遷。今案 :此說未安。上述記載寫得如此曲折詳備 ,賜以宮女,送別橫門,請田伊循 等等 ,瑣屑畢陳,豈有遷都這樣的大事略去不提之理。改國名與遷都旣無必然聯繫 ,可知當 4 時並無遷都之事。 2 《史記·大宛列傳》稱 : “樓蘭、姑師邑有城郭 ,臨鹽澤。鹽澤去長安可五千里”。 而《漢書·西域傳》載扜泥城去長安 6,100 里。兩書所載道里差踰千里,似能說明樓蘭國、 鄯善國王治不在一處。今案 :其實不然。前者乃指鹽澤去長安的距離 ,後者乃指扜泥城去長 安的距離 ,兩者 自然不可能相等。再者 ,當時樓蘭、姑師並臨鹽澤 ,卽使“可五千里”指的 是澤畔去長安的距離,也無從判斷究竟是樓蘭還是姑師去長安的距離。何況 《史記·大宛列 傳》去諸國里數,不過是估算 ,遠不如 《漢書·西域傳》所載精確,不能簡單對比。 3 佉盧文書所見 Kroraimna 可位置於羅布泊西北。 “樓蘭”[lolan]可視作 Kroraimna 的 5 音譯,或因此以爲該處曾爲樓蘭國王治。 但是《漢書·西域傳》所傳西域諸國,固然有許 多國名與王治名相同,卻也有並不相同者 。也就是說沒有理 由因爲羅布泊西北有地名“樓 蘭”,便指該地是樓蘭國卽鄯善國前身的王治。據 《漢書·西域傳》,烏孫國有地名 “惡師” [ashei],與“烏孫”[asәn]爲同名異譯 ,然而並沒有人認爲烏孫國王治曾在惡師地 ,後方遷 至赤谷城。 4 《水經注·河水二》:“河水又東逕注賓城南,又東逕樓蘭城南而東注。蓋墢田士所 屯 ,故城禪國名耳。河水又東 ,注於泑澤”。禪者 ,取代、轉讓之意。樓蘭國旣改名鄯善 , 6 城乃禪國名得稱“樓蘭城”。這就是說該城並非原樓蘭國王治,但藉用其名而已。 如果鄯 善國王治原來就在樓蘭城 ,該城名稱與國名相同 ,均是“樓蘭” ,則談不上“禪國名”。而 如果鄯善國王治原來在樓蘭城 ,該城名稱與國名不同,則該城必另有名稱,王治遷走後 ,似 無必要“禪國名”。因此, “禪國名”者,說明樓蘭城一帶本來不屬樓蘭國,後來雖歸樓蘭 國,但無定名,故因國名更改,以原來的國名命名該地,亦標誌該地的歸屬。 7 5 樓蘭國改名鄯善國時在前 77 年,故該年份應爲樓蘭城得名“樓蘭”的時間上限。然 樓蘭城之地見諸記載 ,最早爲《後漢書·班勇傳》。據稱,安帝永甯元年 (120 年)班勇上 議曰 : “又宜遣西域長史將五百人屯樓蘭 ,西當焉耆、龜茲徑路,南彊鄯善、于窴心膽 ,北 扞匈奴,東近敦煌 ,如此誠便”。其中提到的 “樓蘭”,無疑指羅布泊西南的樓蘭城。又, 《魏略·西戎傳》載 : “從玉門關西出,發都護井 ,回三隴沙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