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水民俗博物馆介绍.docVIP

  1. 1、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白水民俗博物馆介绍

龙湾区永中白水民俗博物馆的前身是姜氏祠堂。2011年由龙湾区文化局、文博馆牵头,龙湾区组织部史志办、龙湾区宣传部、龙湾区历史学会等部门的关心支持,聘任温州市原文博馆馆长金柏东为高级顾问、温州市文博馆副馆长高启新为顾问,及社会各界民间热心文化人士和专家参与,并由民营企业家姜瑞玉及姜氏家族集资506万元修缮。经过两年多的筹备建设和收集、布展,于2013年6月6日开馆。展馆总面积845平方米,是一座以陈列、展示、弘扬龙湾地区民俗文化为主的博物馆。民俗博物馆主要分为六大块:生产习俗、商业、手工业习俗、生活习俗、婚庆礼仪、岁时风俗、祭祀礼仪。 馆内现存500多件民俗展物,大部分为民间捐赠,馆内文物及资料弥足珍贵具有很高的历史研究价值,并将龙湾区域民俗文化的研究推前至今约1200多年前的唐代。充分集中反映了龙湾永强一带居民,自唐、宋、元、明清时期农业、盐业、渔业、经商、手工业、婚俗、岁俗、祭祀等。不仅是温州甚至是反映浙江早期民俗文化及经济发展的缩影。 第一单元:生产习俗馆介绍龙湾当时农业、盐业(永嘉场)、渔业。 1.农业 龙湾土地肥沃,适应各种农作物生产,农耕讲究精耕细作。自古以来,不断从山地向海涂围垦取地。有《永强田歌》为记: 永强田歌 田诗好唱口难开, 林檎好吃树难栽。 米饭好吃田难种, 鳗蛟好吃橹难摇。 2.盐业 永嘉场,是永嘉盐场的简称。到了清代又简为永场,后永场又易名永强。盐利是封建时代国家的经济命脉,属专营专卖产品。《史记,平准书》中最早记述了盐业等经济活动,班固写《汉书》设《食货志》专载煮盐法。温州为东南盐利重要产区。唐时,境内永嘉场为全国十监之一。设有盐监官。五代时,今龙湾白水后垟置盐监院,改永嘉监为永嘉盐场,为温州府内五大盐场之一。 3.渔业 山海阻隔的地理环境,促使龙湾人挣脱土地的束缚区拓展生存空间。境内得天独厚的濒海滩涂和纵横河汊,为捕捞作业提供了丰饶的渔业资源。从海涂捕鱼,到擂网捕鱼,逐渐形成渔捞盐利并举的特色副业和独特的捕鱼方式。海上作业有打擂网、张护艚、抽关等。涂头作业有合渔、关涂、张插丝儿、踏蓝胡(捉跳鱼)、掘泥蒜等。内河捕捞有赶鱼等。 第二单元:商业、手工业和其他业态形式。 1. 商业、手工业 龙湾历史上曾经百业兴盛。在木工、篾匠、裁缝、雕花、打铁、打铜、打锡、油漆、弹棉、补缸、做索面、烧土酒等传统行业中,出现了许许多多技术精湛的工匠,出现当时最早的品牌村,如双石碣草苫、甲里抿牛筋、瑶溪白水开岩、前街胶冻担、横浃竹编、周家岙做索面、李宅烧蛎灰。多样化的副业经济中,以纺织与养猪最具特色和普遍性,尤其是服务于渔业捕捞的抿苎和织网,更是当地副业经济的主要来源。 2.商贸业态形式 龙湾的商贸业态形式多样。其最主要的是坐商、行商。坐商指拥有一定资本有固定店面的市商。永强寺前街一带的坐商大多采用前店后场的形式,临街开店,后面为手工作坊、存货仓库或居住。行商,又称行贩。指无固定营业场所、专门从事贩运南北货,批发给坐商,从中牟利的商人。也有一些是小商小贩,以流动性经营为主,挑着货担沿街叫卖。 第三单元:生活习俗馆展现当时永强:饮食习惯、服饰特点、生活用具、家具。 1.饮食习惯 龙湾百姓日常主食,平原地区以大米为主,山区和海边百姓多利用滩涂、山地种植番薯。 2.服饰特点 清初民国时期,男穿长衫马褂,戴学士帽。女着旗袍,连衣裙。逢初婚及节日喜庆,男的西装革履,女的婚纱礼服或旗袍。 3.用具家具 多用一定数量的木料拼成圆形或椭圆形,用竹篾箍紧固定。表面涂漆。 第四单元:婚庆礼俗馆再现古时龙湾婚礼习俗,包括拜天地、拜堂、洞房花烛。 1.婚庆礼仪 龙湾旧时的婚庆自有一套仪式。如订婚仪式要出年庚合婚,踏亲,送日,起贴,定亲,办嫁妆,送上轿盒;结婚仪式要请媒人,请谢嫁,迎新娘,吃正酒,拜堂,入洞房,拜年请亲等等,理解繁琐。 2.拜天地 新娘踏着袋子走到中堂,鼓乐大作,“利市翁”和“利市婆”伴护着新娘和新郎行拜堂礼。 3.拜堂 中堂挂起祖先画像,摆上灵牌、香炉。公公婆婆身着盛装,站在台上,新郎新娘三叩九拜。 4.洞房花烛 拜天地后,新娘脚踩红色布袋走入洞房,新夫妇一起行“结缘礼”,吃和同饭,然后新娘坐在床边,新郎用“喜秤”掀开红盖头,男女双方才第一次见面。 第五单元:岁时风俗馆阐述了龙湾代表性的民俗活动。 1.永嘉场龙船与舞旱龙 温州在古代越时即有划龙船祈求太平保丰收的风俗。明万历《温州府志》载:“兢渡起自越王勾践,永嘉水乡用以祈赛。”至迟在宋时已很流行,叶适有诗:“一村一船遍一邦,处处旗脚争飞扬。”即其盛况的写真。永嘉场龙船历史悠久,在明项乔《瓯东私录》和《三甲环川王氏宗谱》内都有关于“划龙船”的记载。数百年来盛传不衰! 2.抬佛 农历正月十四、十五日,是永兴庙会举办的日子。当地称为“抬佛”。参与庙会主要有六尊木雕佛:元坦爷、许皇爷、

文档评论(0)

jgx3536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6111134150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