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战的爆发和扩大概要.ppt

  1. 1、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二战的爆发和扩大概要

一、慕尼黑阴谋 捷克斯洛伐克 英法 牺牲 德国 苏联 祸水东引 纵容 签定《苏德互不侵犯条约》 慕尼黑会 议 不信任英法,构筑集体安全失败 强占苏台德区 绥靖政策 《苏德互不侵犯条约》的签订,使德国发动战争时免除两线作战解除了后顾之忧,助长了希特勒发动更大规模侵略战争的野心;苏联也避免了首先卷入战争,赢得了备战的时间,给英法祸水东引的阴谋以沉重打击。 对《苏德互不侵犯条约》的评价 但是当时第二次世界大战已迫在眉睫,苏德签订条约使祸水西指,加速了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爆发。特别是该条约附属的秘密议定书,划定了两国在东欧的势力范围,后来乘德国进攻波兰之危,出兵占领波兰,实是不义之举,是苏联大国沙文主义的体现,与帝国主义的强权政治无别。同时由于苏联的绥靖也使自己放松了对德的警惕,导致了苏军在苏德战争初期的节节失利。 二、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爆发 德国 意大利 1940、6 不宣而战 波兰 1939、9 闪 击 法 1939、9宣 战 英 绕过马奇诺防线 卢荷比 丹挪 西线 攻势 南斯拉夫 希腊 扩展疆域 建立“东方战线” 苏联 东侵奥捷波,北上占丹挪, 西卢荷比法,南希匈保罗, 控制欧洲后,妄攻莫斯科。 波兰为何迅速覆亡? 如何看待东方战线? 敦刻尔克撤退的原因、影响如何? 强大的法国为何一个多月就亡了? 英国的情况又如何? 东方战线 是苏德共同瓜分欧洲的一种体现,是侵略行为,也是波兰迅速覆亡的重要原因之一,给苏联的声誉带来不良影响。 但疆域的扩展,在苏德间造成一大缓冲区,具有极重要的军事价值,是苏联后来免于战败的一个因素。 敦刻尔克撤退 原因:德国的侵略扩张和正确的战略战术。 英法长期的绥靖政策,缺少对德国的正 确防范。 影响:使战争初期的形势有利于德国。 导致法国的灭亡。 为未来的反攻保存了有生力量(诺曼底登陆)。 法国迅速灭亡的原因: 法国统治者长期推行绥靖政策; 军事思想落后,自恃“马”坚不可摧; 意大利趁火打劫。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丘吉尔针对日益逼近的世界大战说:“我们不可能袖手旁观,眼睁睁看着法国被德国吃掉。……如果英法联合一致行动,仍然无法抗击德国,那么就需要另找一个伙伴──俄国。……为了拯救英格兰,我们不惜同魔王打交道。”──摘自《圣彼得堡来客》 材料二:丘吉尔和他的同谋者认为:“要使前俄罗斯帝国臣服,不仅是军事上的远征问题,而且是世界政治问题……我们只有依靠德国的帮助才能制服俄国。”──摘自《丘吉尔的一生》 材料三:1941年6月苏德战争爆发前,有人问丘吉尔将对苏德战争持什么态度。他说:“如果希特勒入侵地狱,我至少也要在下院发表一篇同情魔王的声明。”──摘自《丘吉尔的一生》 思考: (1)材料一、二、三的历史背景是否相同?说明判断的理由。 (2)在上述三则材料中,丘吉尔对德态度变化的原因是什么? (3)在材料一、三中,丘吉尔均称俄国为“魔王”,为什么? 有关英国丘吉尔政府调整政策的实质分析 (1)不同。材料一是一战前夕,“圣彼得堡”是沙俄时的地名,一战前出现了“法国被德国吃掉”的严重危险;材料二是帝国主义协约国对新生苏维埃俄国进行武装干涉时期,因为有“前俄罗斯帝国”的称呼和“军事上的远征”等信息;材料三是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因为明确谈到“1941年6月”这一时间。 (2)一战前,英德矛盾是帝国主义之间的主要矛盾,为战胜德国,英协调与法、俄的利害冲突;俄国十月革命的胜利推动了资本主义国家的无产阶级革命运动,帝国主义协约国为扼杀新生的苏维埃政权勾结起来,同时也要利用德国,以便镇压德国国内的革命力量;二战爆发后,英国与德国成为交战对手,丘吉尔认为只有联合苏联,才能战胜法西斯德国。 (3)材料一中称沙俄为“魔王”,因为沙皇一贯推行侵略扩张政策,在争夺巴尔干、中东和远东等地区的角逐中是英国的重要竞争对手;材料三中称苏联为“魔王”,是因为苏联是社会主义国家,与英国的社会制度存在本质区别。 答:由绥靖政策开始对德坚持抗战。 阅读下列材料: 我们的目的是什么?我可以用一个词来答复:胜利——不惜一切代价去争取胜利,无论多么恐怖也要争取胜利;无论道路多么遥远和艰难,也要去争取胜利;因为没有胜利,就不能生存。 ——1940年5月丘吉尔在英国下院的演说 请回答: (1)材料表明当时英国的对德政策发生了什么变化? (2)举例说明英国对德政策改变后不久采取的重大行动。 答:进行不列颠之战,粉碎了希特勒入侵英国的阴谋。 三、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扩大 德国 苏联 入 侵扩展疆域 建立“东方战线” 1941、6 闪击苏联苏德战争爆发 意大利 1940、6 不宣而战 波兰 1939、9 闪

文档评论(0)

yaocen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