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把握新课改命题方向
把握新课改命题方向,科学规范备考 恩施高中 黄厚福 一、三年新课程高考试题审视 1紧扣教材 ①字音字形的材料源于教材。 (2012年高考第1题)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全都相同的一组是 A. 灵秀 磷光 玲珑剔透 聆听教诲 B. 诞生 旦角 淡泊明志 担当重任 C. 宿营 诉说 夙兴夜寐 素昧平生 D. 咨询 滋生 芝兰之室 孜孜不倦 (2012年高考第2题)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A.羞涩 袅娜 歌声缈茫 荷塘薄雾 (来自于《荷塘月色》) B.霜天 廖廓 峥嵘岁月 浪遏飞舟 (来自于《沁园春·长沙》) C.细腻 箫索 落蕊残叶 秋蝉嘶叫 (来自于《故都的秋》) D.嫩黄 葱茏 婆娑起舞 繁茂苍翠 (来自于《囚绿记》) (2013年高考第1题)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 A.踹(chuài)水?竞(jìnɡ)赛?蘸(zhàn)酒?? 擂(léi)鼓助威 (取自《边城》 ) B.跋涉(shè)??陡(dǒu)峭?攀(登dēnɡ) 餐霜饮雪(xiě) (取自必修2《学习描写》 ) C.善(shàn)良? 谦逊(sùn) 璞(pú) 不事雕琢(zhuó) (取自必修1《写人要凸显个性 》 ) D.荆棘(jí)??飘泊(bó)?青苔(tāi) 红漆(qī)雕花 (取自《大堰河——我的保姆 》 ) (2013年高考第2题)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A.彷徨???愁怨???寂寥静默???凄婉惆伥 (取自《雨巷》 ) B.顾盼???精捍???步履稳健???风神潇洒 (取自《记梁任公先生的一次演讲 》 ) C.睿智???禀赋???崇高品质???趋善避恶 (取自必修4《学习展开讨论》和《哈姆莱特》 ) D.辩难???商榷???典藉满架????旁稽博采 (取自《就任北大校长之演说 》 ) (2014年高考第1题)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 ) A.笑靥(yè) 盥(ɡuàn)洗 粗犷(guǎng) 蓦(mù)然回首 B.书箧(qiè) 装帧(zhēn) 碑帖(tiè) 博闻强识(zhì) C.敷(fū)粉 脂(zhǐ) 肪烙(lào)印 刀耕火种(zhòng) D.采撷(jié) 竹笋(sǔn) 咋(zé)舌 拈(niān)轻怕重 这些词语基本上都来源于第三册。 (2014年高考第2题)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 A.俸禄 切蹉 投桃报李 一笑泯恩仇 B.发轫 枢纽 并行不悖 久旱逢甘霖 C.花哨 原委 如雷贯耳 时事造英雄 D.调剂 伸张 促不及防 真人不露相 俸禄、切磋、发轫、枢纽、并行不悖、原委、花哨、调剂、伸张、猝不及防都来自教材。 正当我们觉得一、二两个小题有迹可循的时候,命题者又从生活中选取了几个词语来作为考查材料。 ②文学常识源于教材。 (2012年高考第5题)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表述,有错误的一项是 A.《孔乙己》描写了科举考试失意者的命运。作者对孔乙己的穷困 潦倒和因窃书而被赶出鲁镇的悲惨遭遇,寄予了同情。 B.已知杀父娶母的实情却迟迟不采取复仇行动,这一情节构成《哈姆莱特》中著名的“延宕”,体现了主人公复杂、矛盾的心理。 C.宋词至苏轼,让人耳目一新,苏轼拓宽了词的题材,提升了词的格调,丰富了词的表现手法,开创了具有革新意义的豪放词派。 D.意识流小说以心理时间作为叙述的主要时序,代表作品有《墙上的斑点》、《追忆逝水年华》等。斯特林堡的《半张纸》也有一点意识流的味道。 (2013年高考第5题)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表述,有错误的一项是 A.《论语》中有不少有关为人处世的格言警句。如:“君子欲讷于言而敏于行”告诉我们做人要言语谨慎、行事敏捷;“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是说看见贤人就应该向他看齐,看见不贤的人就应该反省自己。 B.《红楼梦》第五回,贾宝玉随贾母等赴宁国府赏梅,午间去房间休息,看见房内挂着一副对联“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宝玉觉得这副对联蕴含丰富,十分喜爱,铭记在心。 C.《狂人日记》把批判的锋芒指向旧中国几千年“吃人”的历史。在狂人看来,人人都想吃人,又害怕被人吃,人与人互相牵掣,结成一个连环,难以打破。文末发出了“救救孩子”的呼声。 D.美国作家海明威1954年获得诺贝尔文学奖。他的作品《桥边的老人》和《老人与海》均以“老人”为主人公,前者表现了战争环境中人性的光辉,后者描写了“人的灵魂的尊严”。 (2014年高考第5题)下列有关文学常识和名著阅读的表述,有错误的一项是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