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必修三专题一1: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
儒家思想的演变 第1课 百家争鸣 课标:知道诸子百家,认识春秋战国时期百家争鸣局面形成的重要意义;了解孔子、孟子和荀子等思想家以及儒家思想的形成。 考纲: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 C、中庸之道 ——选修《人物》P22 ①中庸的含义: a、处理任何事情都不偏不倚,能恰到好处; b、将各种正确的原则、思想等妥善加以调和,使他们互相补充,互相制约。 ②达到中庸的做法: “和而不同” ③中庸与仁礼的关系 a、要实行仁和礼,就必须遵循中庸之道 b、中庸是划分君子和小人的重要依据 Ⅳ我们应如何评价孔子? 孔子是中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学派的创始人。 他提出“仁”, 具有民本思想,对于和谐社会人际关系具有积极意义。 他主张维护周礼,代表当时没落奴隶主贵族的利益,具有保守性,不可能被当时统治阶级所接受。 他首倡私学,打破奴隶主贵族对教育的垄断,促进古代教育事业的发展。 他编订古籍,为中华文明的传承和发展作出巨大贡献。 ①提出“君权神授”与“天人感应” ⑴宋明理学具有和谐意识,强调人与自然、与家庭、与国家的和谐的意识。 ⑵宋明理学具有忧患意识,鼓舞历代仁人志士胸怀天下,奋发进取,为理想不懈追求。 ⑶宋明理学崇尚道德,重义轻利,强调自我约束,可以促进文明的进步。 ⑷宋明理学强调身体力行,强调自主自强的精神,对中国文化起了推动和促进作用。 第4课 明清之际活跃的儒家思想 课标要求: 列举李贽、黄宗羲、顾炎武、王夫之等思想家,了解明清时期儒学思想的发展。 考纲: 明清之际的儒学思想 ⑴强烈地批判君主专制和官僚士大夫的腐败 ⑵提出了“众治”的主张:“以天下之权,寄之天下之人” ⑶梁启超把其观点归结为“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⑷主张“经世致用”,注重实学。 ⑴强烈地批判君主专制和官僚士大夫的腐败; ⑵提出了“众治”的主张:“以天下之权,寄之天下之人” ⑶梁启超把其观点归结为“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⑷主张“经世致用”,注重实学。 明清之际的民主思想与欧洲启蒙思想的差异? 材料一 :有亡国,有亡天下。亡国与亡天下奚辨?曰:易姓改号,谓之亡国。仁义充塞而至于率兽食人,人将相食,谓之亡天下。……是故知保天下,然后知保其国。保国者,其君其臣肉食者谋之。保天下者,匹夫之贱,与有责焉耳矣。 结合材料,如何理解亡国与亡天下? 三、顾炎武思想的启蒙精神: 亡国:改朝换代,统治者政权的变更。 亡天下:民族、文化的沦亡,关系到整个民族的命运。 “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材料二:以天下之权,寄天下之人……自公卿大夫至于百里之宰,一命之官,莫不分天子之权,以各治其事。 寓封建(允许官位世袭)于郡县之中。而天下治之。 宗法立而刑清。天下之宗子,各治其族,以辅人君之治。 ——顾炎武《日知录》 根据以上材料,结合时代背景,归纳、评价顾炎武的观点。 观点: “众治”。把君主的权力分散给百官,以削减君主权力 。 评价:反映了当时社会进步的愿望和要求,这些具有民主色彩。但是这些思想未能突破封建制度的束缚。 三、顾炎武的思想启蒙精神: 1、思想主张: 这一思想涌现的背景: 1、明朝末期内外交困,危机四伏; ——中国宋代后逐渐形成的一种提倡研究当前社会政治、经济等实际问题,要求经书研究与当时社会的迫切问题联系起来,并从中提出解决重大问题方案的治学方法。又称经世致用之学。其特点是以史为鉴,学术研究和现实结合,以解释古代典籍为手段,从中发挥自己的社会政治见解,并用于社会改革。 2、士大夫面对危机,寻求改革方案; 3、提倡以史为鉴,提倡研究与结合现实,形成经世致用的思想。 何谓“经世致用”? 经世致用的内容 : 1、反对八股取士,主张为学应求真务实,关心国际民生,致力于社会变革——《天下郡国利病书》 “八股之害,甚于焚书” 2、提出拯救时弊的主张 “严以治吏,宽以养民”;“明主治吏,不治民” 3、主张“工商皆本” “大贾富民者,国之司命也” 三、顾炎武的思想启蒙精神: 1、思想主张: 3、影响: 虽然顾炎武还不具有近代的“民权”意识,但他改革弊政、拨乱反正的愿望是十分强烈的。另外,脚塌实地的学风对晚清学者影响很大。 2、著作: 《日知录》《天下郡国利病书》等。 一、宋明理学兴起的背景: 1、宋明理学兴起的必要性 (1)汉代末年,儒学的权威性被严重削弱。 (2)魏晋时期新思想流行,道教的兴起,尤其佛教的传播,更是直接冲击着儒家思想作为核心价值观念的地位。 (3)唐末五代以后,已沦为笺注之学的官方儒学不断受到质疑,其统治地位进一步被削弱。 ——汉代以来儒学正统地位受到冲击! 儒学的困境与儒学复兴运动(课外阅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食品安全日管控、周排查及月调度记录表 .pdf VIP
- 燃料油安全技术说明书(MSDS).doc VIP
- 2023年下半年教资小学《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考试真题(含答案)4403.pdf VIP
- 2024年下半年小学教资科目二真题及答案: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pdf VIP
- 2025年上半年小学教资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科目二真题及答案.pdf VIP
- 标准图集-20S515-钢筋混凝土及砖砌排水检查井.pdf VIP
- 2025青海公司所属华电(格尔木)能源有限公司面向华电系统内外招聘180人考试备考题库及答案解析.docx VIP
- 2025青海公司所属华电(格尔木)能源有限公司面向华电系统内外招聘180人备考练习试题及答案解析.docx VIP
- 甘12G5-钢筋混凝土过梁图集-.pptx VIP
- 2025下半年安徽交控集团所属石化公司招聘4人考试备考试题及答案解析.docx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