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2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工资与剩余价值的分配
二、资本主义工资的形式 1、 计时工资:按劳动时间支付的工资 2、 计件工资:按工人完成的产品数量或工作量支付的工资。 马克思说:“计件工资是最适合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工资形式。” 3 、血汗工资制 4、 资本主义工资的派生形式:奖金,津贴,分红等 1、计时工资:按照工人的劳动时间计算的工资。可以按照小时、日、周、月等单位来计算。 在资本主义发展过程中,计时工资的计算单位有逐步缩短的趋势 劳动价格 = 劳动力日价值 / 日工作时数 小时工资制的好处:可根据生产的需要来调整工作日的长度。但对于工人来讲“既受劳动过度之苦,又受劳动不足之苦” 考察计时工资,不能只看工资总额,必须同工作日长短和劳动强度联系起来 计时工资 计件工资之所以能广泛流行起来,是因为: (1)可以此更好的控制产品的质量。 (2)可以此控制工人的劳动强度。 (3)增强工人之间的竞争,不利于工人的团结。 2、计件工资按照工人在一定时间内所完成的产品数量或作业量支付的工资,计件工资是计时工资的转化形式。 计件工资 血汗工资制度 泰罗制 泰罗在《科学管理》一书中说过:“科学管理如同节省劳动的机器一样,其目的在于提高每一单位劳动的产量”。而提高劳动生产率的目的是为了增加企业的利润或实现利润最大化的目标。 福特制 定义:以大规模生产方式为核心的资本主义积累方式。其主要特征是大规模生产、大量消费和国家福利主义,相应的社会经济关系体现在大企业、工会组织和国家三者之间。 除计时工资和计件工资外,劳动力价值还有一些派生形式,如奖金、津贴、补助等,其实质都是劳动力价值的货币表现。 奖金:对劳动者超额劳动支付的价值 津贴:对特殊条件下工作的劳动者额外劳动和某种艰苦劳动的补偿。 资本主义工资的派生形式 1、名义工资与实际工资 2、影响工资水平变化的因素 2.1 名义工资增加的因素 2.2 使实际工资下降的因素 3、工资的国民差异 三、资本主义工资量的变化规律 名义工资与实际工资的关系: 在物价水平不变的情况下,两者变动是一致的,即实际工资随名义工资提高而提高。 在物价水平提高时,名义工资不变,实际工资下降;名义工资虽然也上升,但当上升幅度低于物价上涨幅度时,实际工资仍然下降。 名义工资与实际工资: 名义工资:以货币数量表示的工资; 实际工资:用货币工资所能购买的生活资料和各种服务的数量。通常实际工资是通过用物价指数对名义工资进行调整计算得出的。 变动趋势:名义工资呈上升趋势,实际工资呈曲折上升趋势。 基尼系数为意大利经济学家基尼于1922年提出的,定量测定收入分配差异程度。其值在0和1之间。越接近0就表明收入分配越是趋向平等,反之,收入分配越是趋向不平等。按照国际一般标准,0.4以上的基尼系数表示收入差距较大,当基尼系数达到0.6以上时,则表示收入差距很大。 基尼系数 四、剩余价值的分配 四、剩余价值的分配 剩余价值的具体转化形式: 利润、利息和地租 商品价值W=C+V+M=K+V 商品价值W =C+V+M =K+M M是可变资本的产物 m ˊ=m ÷v P是全部预付资本的产物 p ′=m ÷(c+v) 利润是剩余价值观念上作为全部预付资本的产物,剩余价值转化为利润,掩盖了剩余价值的产生来源 (一)剩余价值理论揭示了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本质,剩余价值规律是资本主义的基本经济规律 1、剩余价值规律决定了资本主义生产的实质和目的 2、剩余价值规律决定了资本主义生产发展的一切主要方面和主要过程 3、对剩余价值的追求是资本主义生存与发展的动力,也决定了资本主义的灭亡 五、剩余价值理论的意义 ㈡、剩余价值理论阐明了资产阶级与无产阶级对立的经济根源 ㈢、剩余价值理论是马克思主义经济理论的基石,它与唯物史观一起使社会主义由空想变成了科学 ㈣、剩余价值理论也揭示了商品经济和社会化生产的一般规律,对于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有指导意义 六、剩余价值理论体系中工资与剩余价值、利润的关系 工资与剩余价值的关系 工资是马克思规定了剩余价值概念之后所要改造的第一个具体概念。马克思通过对劳动和劳动力的区分,将工资界定为劳动力价值或价格的转化形式,指出“在雇佣制度下,货币关系掩盖了雇佣工人的无偿劳动”,从而揭示了工资与剩余价值的对立关系。传统剩余价值理论认为,就相对剩余价值的生产来说,生产工人的工作日一开始就分成必要劳动时间和剩余劳动时间这两个组成部分; 为了延长剩余劳动时问,就要用各种方法缩短生产工资的等价物的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工程光学12-2光的干涉.ppt
- 工程样板引路实施方案.doc
- 工程力学07-变形体基本概念.ppt
- 工大习题集解答2012.ppt
- 工程结构抗震设计第三章.ppt
- 工程试验技术培训.ppt
- 工程质量缺陷记录.doc
- 工程项目常用台账记录表格.doc
- 工程材料与机械制造基础 第四章 铁碳合金相图及碳素钢.ppt
- 工程问题练习课课件1.ppt
- 2024-2025学年小学科学六年级下册苏教版(2024)教学设计合集.docx
- 2024-2025学年初中科学七年级上册(2024)华师大版(2024)教学设计合集.docx
- 2024-2025学年中职语文基础模块 上册高教版教学设计合集.docx
- 2024-2025学年初中数学八年级上册湘教版(2024)教学设计合集.docx
- 2024-2025学年高中生物学必修2 遗传与进化中图版教学设计合集.docx
- 2024-2025学年高中信息技术(信息科技)必修1 数据与计算教科版(2019)教学设计合集.docx
- 2024-2025学年小学英语二年级上册牛津上海版(深圳用)(2024)教学设计合集.docx
- 2024-2025学年小学英语三年级下册牛津(绿色上教版)教学设计合集.docx
- 2024-2025学年小学英语六年级下册冀教版(三起)(2024)教学设计合集.docx
- 2024-2025学年小学数学四年级下沪教版(2024)教学设计合集.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