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师大2014 教育史 第五阶段、宋代教.ppt

  1. 1、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北师大2014 教育史 第五阶段、宋代教

第五阶段、宋代教育 1、右文 2、学田 3、扩大科举名额 4、教育平民化 5、三次兴学,学校普及县乡 6、理学兴起 7、雕版印刷术的普及与推广 8、书院 第六阶段:明清教育 1、强化集权,加强思想控制 例:文字狱 维民所止 光天之下,天生圣人,为世作则 2、八股文 3、学校教育制度更加完善 督学 学政 4、学生名目增多 地方: 廪膳生 增广生 附学生 国子监生源来源: 正途五贡:恩、优、岁、拔、副贡 例贡 第二讲:中国近代的教育改革进程 一、洋务教育运动 1、创办新式学堂 京师同文馆 2、推广留学教育 留美幼童 3、翻译介绍新书教材 二、改良主义教育的实施 1、过程:从湖南走向全国 2、主要措施: ⑴改革科举,废除八股 ⑵改革学制,普及新式教育 ⑶建立全国性的教育管理机构 ⑷反对封建礼教,提倡妇女教育 ⑸全面系统学习西方自然社会科学知识 3、维新派与洋务派教育主张的不同 ⑴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的不同认知 ⑵对于科举制度的不同态度 ⑶英才教育与国民教育 ⑷对妇女教育的不同看法 ⑸学制与教育体制改革的不同主张 ⑹教育改革的动机:走出去与关好门 三、清末新政中的教育改革 1、颁定新学制 壬寅学制(1902) 癸卯学制(1903--04) 2、废除科举(1905) 3、建立学部,构建全国性教育管理机构 4、推动庚款留学,鼓励留学日本 5、正式开办京师大学堂 ●对于学制和废除科举问题的分析 王夫之 顾炎武 戴震 黄宗羲 颜元 王夫之: 顾炎武: 戴震: 黄宗羲: 颜元: 徐光启: 第三讲 科举制度的创建与发展 一、科举制度的创建 二、科举的发展 三、唐代科举 科目: 考试内容与方法:诗赋(韵脚) 策论 帖经 墨义:子以四教?何为四教?答:文行忠信 类别与时间:乡试(春闱)省试 会试 礼部试(秋闱)御试 待遇与出路:礼部 吏部(历练)刘宝楠 四、宋代科举 1、改革与调整 废公荐、温卷 :寒俊之士 预投温卷 白居易 离离(咸阳)原上草,一岁一枯荣,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顾况 名刺 居则易也 五十少进士 三十老明经 弥封、誊录院 笔迹 暗记 朱笔 锁院 礼部侍郎 临时差遣 别头试 投牒 牒谱学 同知贡举 禁烛 昼试 龙椅 类省试 驿站 御试 奏名进士 甲级- 进士及第 乙级-进士出身 丙级-同进士出身(从七品)座主 门生 朋党 天子门生 特奏名:曾三次得解人,年过六十者 乡试-解试 助教(府州县学教师) 特奏名 2、改革的意义:完备 平民 抑制权贵 规范 犯一抹 集权 藩镇割据 教育发展 功能最大化 ■ 关于元代科举的问题: 民族歧视政策: 蒙古人 色目人 汉人 南人 废科举 五、明清科举 1、变化 八股文:正:避免繁琐。反:钳制,重名轻实,学习内容片面化,淡化现实 美学价值 岁试 科试 学政主持的学校考试 免解(举人) 进士甲科(七品)---庶吉士入翰林院—散馆试—翰林出身(五品) 2、科举的废止及其影响的分析 第四讲 中国古代的教育管理思想 一、中国传统教育管理思想的基本特点 1、内儒外法与外儒内法 2、德治与法治 官治为本,法治为辅 3、治学为本,管理为辅 4、教育领域的管理以儒学为中心 5、各安本分,仁孝为品 6、自上而下,风行草伏 二、孔子的教育管理思想 1、贡献: 儒学 私学 文献 理论 2、生平与教育实践 野合而生 吾少也贱故多能 周游列国 十五志于学 三十而立 四十而不惑 五十知天命 六十而耳顺 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2、教育管理思想 (1)重视个人修养:孝为基,礼仁为核心 (2)中庸思想,以和为境界,以礼为节制 (3)以怨报怨,以德报怨,以直抱怨 (4)守信立命,教育立国 (5)忠恕之道,克己内省 (6)重视教师的职业操守 为人师表 二、孟子的教育管理思想 1、仁政:王道乐土,与民同乐 2、民本: 民为贵,君为轻,社稷次之 君视臣如草芥,则臣视君如寇仇 天听直吾民听,天视自吾民视 3、薄敛税赋 4、教育的出发点---人性善 良知良能 善端 三、《学记》的教育管理思想 1、建国君民教学为先 2、阶段性教育目标的设置 七年小成,九年大成 3、敬学与严格管理 击鼓警众,夏楚二物 4、尊师重道,重视教师职业道德 5、师生互动,启发教学 导而弗牵,强而弗抑,开而弗达 (和易以思) 6、重视教师的语言艺术:约而达,微而臧,罕譬而喻 6、重视教师的语言艺术:约而达,微而臧,罕譬而喻 7、重视主课与辅课的关系 不学博依无以安诗,不学杂服无以安礼,不学杂弄无以安乐。 藏息相辅 四、朱熹的教育管理思想 1、主要影响: (1)南宋理学的主要代表,集大成者。 (2)客观唯心主义的主要代表。 (3)《四

文档评论(0)

dajuhyy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