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峨嵋台地北缘断裂晚第四纪活动性.pdfVIP

人人峨嵋台地北缘断裂晚第四纪活动性.pdf

  1. 1、本文档共1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人人峨嵋台地北缘断裂晚第四纪活动性.pdf

第 36卷 第 4期 地 震 地 质 VO1.36.NO.4 2014年 12月 Dec..20l4 SEISMOLOGY AND GEOLOGY 山西峨嵋台地北缘断裂晚第四纪活动性 徐 伟 高战武 杨源源 1)中国地震灾害 防御 中心 ,北京 100029 2)安徽省地震局,合肥 230031 摘 要 通过 1/5万活断层地质填 图,对 山西峨嵋台地北缘断裂晚第 四纪活动性进行 了详细研 究 。以谭家庄 、南柳附近 的2个阶区为界 ,将断裂分为西 、中、东 3段 。谭家庄 以西该断裂 中更新世 早期有过活动 ,之后未见明显活动迹象。谭家庄至南柳之间断裂晚更新世以来活动强烈,全新世仍 有活动 ,必威体育精装版活动发生在 (2.00~1.29)kaBP,晚更新世晚期 以来滑动速率 ≥0.36mm/a。南柳至西 彰坡段晚更新世 以来活动 明显,尚未发现全新世活动 的直接证据 ,晚更新世 以来断层滑动速率 ≥0.1mm/a。 关键词 峨嵋台地 北缘断裂 晚第四纪 活动性 中图分类号 :P315.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0253—4967(2014)04—1064—13 O 引言 峨嵋 台地是汾渭地堑系内运城盆地与侯马盆地之间的一个构造隆起 ,其南、北两侧分别以 临猗一双泉断裂和峨嵋台地北缘断裂与盆地相隔(图 1)。峨嵋台地北缘断裂总体呈 NEE走向, 西起黄河东岸的万荣县小梁乡附近,往东经仁和、刘峪、郭庄 、马姑垛 、金沙 、任庄,至南柳附 近转为 NE向,经郇王 、续鲁止于翼城县东边的西彰坡一带,全长120kni(图 2)。前人对侯马 盆地和峨嵋台地上的第四纪地层 、河流演化等做过系统研究,一些学者 (郭令智等 ,1958;杨 景春等 ,1987;胡晓猛 ,1997)认为古汾河 曾穿过峨嵋台地进入运城盆地 ,中更新世末 的一次 构造抬升使其改道向西注入黄河 。陈国顺等 (1993)根据侯马市垤上至西阳呈 附近 的地裂缝 、 砂土液化及地震断层剖面,认为侯马盆地 内至少发生过 2次古地震事件 ,1次在西汉初期 , 1次在西汉 以前。王乃梁等 (1996)在论述临汾一侯马盆地的新构造运动特征与构造地貌演化时 指出,在中条山北端 ,沿山麓发育由上新统至上更新统构成的台地 ,台地后缘受断层控制 ,台 地前缘在吴寨至郇王一带地貌上表现为地形陡坎 ,很可能存在 1条断层。但峨嵋台地北缘断 裂的结构特征及活动性研究程度还很薄弱。本文在 1/5万活断层地质填图的基础上 ,对断裂 沿线地层 、地形 、断错地貌以及不同段落断层活动性进行了详细的研究。 1 区域地质背景 汾渭断陷带位于华北准地台中西部 ,发育于稳定的鄂尔多斯块体东南侧 ,北靠阴山一燕 山 [收稿 日期] 2013-08—25收稿 ,2014-07—03改回。 [基金项 目] 中国地震活断层探察 :华北构造 区山西峨嵋台地北缘断裂活断层填 图项 目(200908001)和 中国 地震灾害防御 中心主任基金 (2220045015)共同资助。 4期 徐 伟等 :山西峨嵋台地北缘断裂晚第 四纪活动性 1067 有上新统、下更新统 、中更新统 、上更新统 、全新统 (图2)。根据堆积类型,下更新统进一步 划分为湖积和洪积 ;中更新统划分为湖积 、洪积 、冲积和风积 ;上更新统划分为冲积、洪积和 风积 ;全新统划分为洪积和冲积。 2.1 上新世地层 上新世地层为填图区出露的最老 的新生代地层。上新统下段为一套红褐色胶结 、弱胶结 的砂砾岩,主要分布在紫金山西南麓郝家山、杨家院以及紫金山以东景明、吉峪一带。上段为 红黏土 ,直接覆盖在上新世早期的砂砾岩之上。红黏土厚度各处不一 ,一般20m。红土 中含 大量钙结核 ,由于淋溶作用底部沉淀 了一层较硬的钙板层 ,顶部与上覆地层 的关系呈侵蚀不整 合 ,多处见到红土与上覆洪积物

文档评论(0)

18273502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