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马岛战争30周年设计之二破除英军马岛空战神话
马岛战争30周年设计之二破除英军马岛空战神话编者按:马岛空战最先掀起了英阿双方的正面较量。在双方此后的空中较量中,尽管阿根廷空军表现英勇,但其战机几乎全部败下阵来。战争结束后,英军“海鹞”战机凭21:0的战绩名噪一时,“海鹞”式这个世界上第一种实用型垂直/短距起降战斗机也立即被媒体和众多分析家“神话”。然而事实上果真如此吗?
马岛空战回放:阿军空中力量损失惨重
1982年4月30日,当英军完成对马岛的海空封锁部署后,阿根廷也随之展开了反封锁作战,双方展开了制海权和制空权的争夺,马岛战争日益白热化。
5月1日,英国用“火神”战略轰炸机空袭了马岛斯坦利港机场,这是英军对马岛的第一次军事打击。这次被称为“黑鹿行动”的打击近乎疯狂,英国人竟然启用已服役22年之久的老旧的“火神”轰炸机(最大作战半径3700公里),通过10架“胜利者”加油机接力式的空中加油,远程奔袭6275公里完成了任务!
英军轰炸斯坦利港后,阿根廷空军于1日下午大举出动。随后双方连续爆发了三次空战,标志着马岛空战正式开始。阿军1架“短剑”战斗机、1架“幻影Ⅲ”战斗机和1架“堪培拉”轰炸机被英军“海鹞”战机击落,另有1架”幻影Ⅲ”战斗机被“海鹞”击伤后在返航时遭己方高炮击落。
需要指出的是,当天的空战是双方空中力量的第一次直接较量,而且只有“短剑”战斗机和“幻影Ⅲ”战斗机与“海鹞”式战机间的较量才是真正意义的空战。(“堪培拉”轰炸机是在执行攻击任务时被击落的)
5月21日,英军在马岛圣卡洛斯港进行大规模登陆后,阿根廷空军开始对其大举攻击。在双方随后爆发的空战中,英军“海鹞”战机共击落阿军9架战机,包括5架“天鹰”攻击机和4架“短剑”战斗机。
5月23日,天气情况好转后,阿空军再次大规模出动。这天阿军1架“短剑”战斗机被“海鹞”式战机击落。
5月2 4日,阿空军“短剑”战斗机编队在攻击英舰的行动中再被“海鹞”式战机击落2架。值得注意的是,阿军攻击战术的呆板暴露无遗。阿军对攻击路线的设置过于单一,并未考虑多路突入,甚至后续编队的战机沿着前一编队的战机进入,这让本打算拦截前一机群的“海鹞”却“意外”撞见了下一编队的战机,歪打正着捡了便宜。
5月25日,阿根廷独立172周年的国庆日。马岛战区晴空万里,阿海空军的空中力量拼尽全力再次对英军发起了攻击。在这天的攻击行动中,阿军取得了重大战果,也付出了巨大代价,共有4架“天鹰”攻击机被英军舰队的防空导弹击落。此后,由于消耗的装备和导弹无法得到补充,阿空军的攻击能力渐渐减弱,双方空战的次数也开始急剧减少。
6月7日,由于阿陆军在陆上作战极为不利,阿空军尽管已损失非常严重,仍然发动了对英军舰队的全力突击。在这天的空战中,3架阿军的“天鹰”攻击机被“海鹞”战机击落。
以上就是马岛战争空战的部分回放。根据后来的战果统计,英军“海鹞”战机共击落21架阿军战机,而自身却无一损失,取得了21:0的惊人战绩;“海鹞”式系列战机也仅在战争中损失了8架,主要是被地面的防空导弹和高炮击落。而阿根廷方面损失却异常惨重。
破除英军“海鹞”战机21:0的无敌神话
战后,英国对“海鹞”式战机的战绩大肆宣扬,许多媒体对其予以神话式的褒扬,并宣称亚音速的“海鹞”式战机能够与超音速战机进行对抗。而这其中的一个聚焦点就是“海鹞”式战机的矢量推力能力。“海鹞”式战机是世界第一种实用型垂直/短距起降飞机,只具有亚音速飞行能力,该机采用带下反角的后掠上单翼,一台飞马涡扇发动机,机身前后有4个可旋转0°-98.5°的喷气口,提供垂直起落、过渡飞行和常规飞行所需的动升力和矢量推力,机翼翼尖、机尾和机头有喷气反作用喷嘴,用于控制飞机的姿态和改善失速性能。
很多媒体和分析家认为,因为“海鹞”战机拥有矢量推力能力,使得它在马岛空战中几秒钟内就能从高速转入悬停,而跟踪的敌机就会飞越目标,这样它就能轻松占据尾追的有利位置,并将敌机击落。
但实际上,在马岛的系列空战中,英军飞行员没有一次使用这种方式。这不仅与英军飞行员素质优秀、阿军战机甚少有攻击其战机机会有关,更重要的是在空战中使用矢量推力风险大、受限多,且作用很有限。
首先是“海鹞”式战机若要在空中实施悬停,就要对机内油量和挂载有严格限制,以控制飞机重量。根据资料,“海鹞”垂直起飞时飞机重量不得超过9342公斤,而飞机自身重量就有6336公斤,如此算来飞机连机内燃油都不能带满。事实上,执行战斗任务的“海鹞”战机通常几乎都以满载的状态出发,这必然大大减少了在空中实施悬停的机会。
其次是“ 海鹞”式战机若要采用矢量推力实施空中悬停,就要让已经收起的喷嘴转向进而提供反作用推力,这可不是瞬间就能够完成的,需持续数秒甚至更长时间。而这数秒在空战中可是极为关键的,完全能够改变整个空战结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