它们背后的技艺则更加宝贵为了探寻-民族服饰博物馆.PDF

它们背后的技艺则更加宝贵为了探寻-民族服饰博物馆.PDF

  1. 1、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它们背后的技艺则更加宝贵为了探寻-民族服饰博物馆

博物馆里陈列的展品每一件都精美珍稀,它们背后的技艺则更加宝贵。为了探寻、记录那些深 藏民间、鲜活生动的手艺,博物馆的师生们走出展厅,走出校园,跋涉在民族地区的山水之间,肩 负庄严的使命感,付出真诚与汗水,我们田野调查的脚步从未停止。 我们的田野调查之一侗族双纱纺 民族服饰博物馆的展厅里陈列着这样两件展品,其一侗族双纱纺车:说明词中介绍侗族妇女精 于纺织,这是侗族特有的双锭车,两手用于纺纱,用脚来操作转动锭子,一次可以纺出两根纱线。 其二侗族花凳:侗族妇女纺纱时坐的花凳,凳身雕花髹漆,装饰典雅。凳子很高,这样便于纺 纱时用脚控制锭子的转动。 1 1 我国是纺织文明古国,平时常见的手摇纺车据推测约出现在战国时期,也称軠车、纬车和繀车。 存世古代文献与艺术作品当中可以发现诸多对手摇纺车的表现。 上图中为山东滕州出土的汉画像石《纺车图》(拓本)。 上图为北宋王居正的 《纺车图》,长卷,绢本设色,纵26.1 厘米,横69.2 厘米,北京故宫博物 院藏。画中右端的村妇坐在小凳上,身前放置一架双锭手摇纺车,左手环抱婴儿哺乳,右手摇动纺 轮。此画不仅布局精妙,且勾线细劲,从局部图可见纺车零件和纱线均纤毫毕现。也正是因为描绘 清晰,后世颇多对这架纺车结构的讨论,有不少质疑之声。 2 相对手摇纺车来说,脚踏纺车的出现解放了操作者的双手,为纺纱技术和效率的升级提供了更 大的空间。文献之中已知最早关于脚踏纺车的资料为东晋画家顾恺之为刘向《列女传•鲁寡陶婴》画 的配图,惜原图早已失传,现在可见的为后世《列女传》翻刻本。 上图为南宋蔡骥编订的《新编古列女传·鲁寡陶婴》插图,画中为三锭脚踏纺车。 3 上图为《木棉纺车图》,出自元代王祯所著的 《农书》,同为三锭脚踏纺车。 上图为[美]鲁道夫•P•霍梅尔所著的 《手艺中国》封面照片,他为之命名为三锭复合式棉纺车, 照片拍摄于1921-1930 年间上海附近的曹家渡。 图片和实物可以抚今追昔,但毕竟都是静止不动的,当我们远赴贵州省黔东南榕江县,在那里 找到了与博物馆陈列相同的脚踏双纱纺车,直至今天侗族妇女们仍然会在生活中使用它纺纱织布。 4 纺纱的第一步将棉花搓成棉条即卷筳:当地产的棉花质好绒长,取一团松松地扯成薄厚均匀的 大片放在凳子面上,压一根无节的细竹棍,用搓棉板轻轻一抹就搓成了松紧适中的长卷,抽出竹棍 的空心长棉条即可用来纺线。 5 纺线者坐在高高的花凳上,用脚踩踏板带动纺车转轮,大转轮转动起来以后,通过机架上用细 竹管和麻绳组成的小装置传动,可以同时带动两只锭子转动。操作者左手持着两根棉条,利用旋转 抽丝延长的工艺生产棉纱。 她从棉条中抽出持续不断的线来分别缠绕在两个锭子尖端,然后开始踩动踏板带动转轮直至锭 6 子,此时操作者伸展左臂拉长线条借锭子的转动给纱线加捻,待捻度适中后用右手将捻好的一段拨 到锭子尾端绕起储存,左手同时不间断地又拉出新的线条加捻,周而复始,绵绵不断。 一根棉条用尽之后从新的棉条捻出线头来无痕接续上,锭子绕满取下装新的空线锭,这样就以 双倍于普通纺车的效率纺出织布所需的纱线来。

文档评论(0)

xiaozu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