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考风向球难易度:中间偏难有监别度今年考完试後很多人针对.DOC

大考风向球难易度:中间偏难有监别度今年考完试後很多人针对.DOC

  1. 1、本文档共2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大考风向球难易度:中间偏难有监别度今年考完试後很多人针对

一、難易度:中間偏難有鑑別度   今年考完試後,很多人針對數學、社會科難易度搖擺不定的問題大相撻伐,相較於去年對難易度說法的迥異(參見筆者去年分析),今年已不再有人在國文科難易度上作文章,但相較於去年「難易適中有鑑別度」的情形,今年仍有鑑別度,但中間偏難,平均分數可能會稍微下修。首先是文白比例由先前數年的1:1,一轉而為3:2(依題次而言為17:12,例如題幹和選項各為文言或白話,則各得一分),所以學生會覺得文言題目極多,在選擇題需要思考的時間也變多了。其次是非選擇題答案比較模稜兩可。第二題看似考「敬謙」,又不盡然;第三題看似考「逆境」+「我可以終身奉行的一個字」,又不盡然,嚴格來說,是出題技巧的瑕疵,但學生可能會花更多時間思考,所以難度又增加一些。 二、能力指標,已經趨於穩定甚至固定   幾年來,大考命題的能力指標,已經趨於穩定甚至固定下來(見表1:94-103能力指標題數分析),今年除了「A2.字音之辨識與應用能力」、「B1.重要文學流派的常識」、「B2.重要文學體裁的特質」之外,完全涵蓋了能力指標。 三、「部定四十篇古文」穿插出現   誠如去年筆者所分析:考的仍然是「九五暫綱」的「部定四十篇古文」,稍加比較,會發現從98年開始考「九五暫綱」的「部定四十篇古文」起,除了少數年年入題者如〈始得西山宴遊記〉、〈出師表〉外,選入題目的課文是相互穿插的,其實直到十二年國教開始前的105學測,應該都還是如此。而綜觀過去五年的命題(見表2:課綱四十篇出現次數),學測和指考在文章的抉擇上是有跡可循的,學測的課外題目較多,指考則努力涵蓋四十篇古文,其中主要出現在指考的古文、文化教材及韻文,亦有跡可循,待第二部分「未來命題趨勢」再作深究。 四、A8文意理解仍為主流題型,文白皆然   這兩年,隨著十二年國教的推動,各種「教室翻轉」的理論所帶出的教學原理大量出現在高中校園中,如「PISA」、「學思達」……等等,甚至有人主張今年學測考試完全符合「PISA」理論,欣見「考試可以領導教學」云云。是否能如此樂觀,姑且不論,由表1可見,文意理解為主流題型,是數年來的趨勢,而非本年獨有;而「考試可以領導教學」本來就是大考的理想,從79年學測「大量考課外題」、「完全不出記憶題型」開始就是如此。如何讓學生足以「擷取與檢索」、「統整與解釋」所有的「內部文本訊息」,是出題者的功力;如何讓學生「省思與評鑑」所有的「外在訊息連結」,則是教學者的挑戰。至於學生,準備國文的王道無他,大量閱讀而已。 五、語文表達能力測驗題型確定   為了因應第三點「部定四十篇古文」,語文表達能力測驗的題型,已經確定下來,兩短文一長文,短文一課內一課外,課內必出自四十篇古文(更早之前則是文化教材,尤其論孟),偏重文意分析及結構。 表1:94-103能力指標題數分析 年度 94 95 96 97 98 99 100 101 102 103 A1.字形之辨識與應用能力 1 1 1 1 1 1 1 1 1 1 A2.字音之辨識與應用能力 1 0 1 1 1 1 1 1 1 0 A3.字義之辨識與應用能力 3 2 1 1 1 1 1 1 1 1 A4.詞語、成語意義之辨識與應用能力 0 2 1 1 1 1 2 3 3 3 A5.詞性之辨識與應用能力 0 0 3 0 2 0 0 1 0 1 A6.修辭與文學技巧之辨識與應用能力 0 11 0 2 2 0 2 1 2 1 A7.文法結構之辨識與應用能力 1 5 0 2 1 2 1 2 1 2 A8.閱讀與理解作品的能力 12 7 8 13 10 14 12 9 10 11 B1.重要文學流派的常識 0 0 0 0 0 0 0 0 1 0 B2.重要文學體裁的特質 1 1 0 0 1 0 0 0 0 0 B3.重要作家的地位與成就 1 0 1 1 0 0 0 1 1 1 B4.重要作品的內涵與價值 1 2 1 0 1 0 1 1 0 2 B5.重要作品的鑑賞與評析 0 0 0 0 1 4 0 1 0 1 C1.重要學術思想的形成、內涵、特質及影響 0 1 3 0 0 0 0 0 0 1 C2.其他重要國學及文化常識 2 2 0 1 1 0 2 1 2 1 D.測驗學生的語文表達與應用能力 0 0 0 0 0 0 0 0 0 1   102年底,大考中心公布了未來因應十二年國教的考試制度改革,包括國文、英文的作文(即「語文表達能力測驗」)獨立成一考科;以及學測由考「四學期」改成「五學期」,讓教學正常化。前者,其實早在民國88年就已是大考中心的既定改革,只是不知為何延宕到十多年後才定案。本來以為會引起社會軒然大波的,反而沒激起什麼漣漪。也許大家早已適應「國中基測『加考國文作文』」,對於「國文語文表達能力測驗」成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xiaozu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