操作性条件反射课件.ppt

  1. 1、本文档共3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操作性条件反射课件

操作性条件反射;(二)斯金纳的操作性条件反射;20世纪30年代后期,美国心理学家斯金纳(B.F.Skinner)改进了桑代克的迷箱,设计了“斯金纳迷箱”。箱内有一个杠杆,下面有一个食物盘,只要箱内的动物按压杠杆,就会有一粒食物丸滚到食物盘内,动物即可得到食物。; 他通常是将饥饿的白鼠做实验对象,白鼠在箱内不安地乱跑,偶然中压到了杠杆,则一粒食物滚到盘内,白鼠吃到食物。以后白鼠又会在偶然中按压杠杆,又可得到食物。由于食物强化了白鼠按压杠杆的行为,白鼠在后来按压杠杆的速度迅速上升。显然,白鼠学会了通过按压杠杆取得食物的行为。 ; ; 斯金纳箱示意图;斯金纳简介;1904年3月20日出生在美国宾夕法尼亚州的萨斯奎汉纳镇上。像许多心理学先驱者一样,斯金纳在1922年进汉密尔顿学院读书时,并未打算成为一名心理学家,而是专修英文,打算成为一名作家。在毕业后的两年内,从事于写作,结果感到没有什么可写的,于是攻读生物学。在这个过程中,他读了华生和巴甫洛夫的著作,从而开始对人类和动物的行为感兴趣,就进了哈佛大学攻读心理学。;1930年获心理学硕士学位,1931年获哲学博士学位。接着留校从事研究工作。1936年至1944年在明尼苏达大学任讲师和副教授,1945年任印第安纳大学心理系教授和系主任,1948年返回哈佛大学任心理学教授,直到1974年退休。在这期间,他于1958年获美国心理学会授予的杰出科学奖;1968年获美国政府颁发的最高科学奖--国家科学奖;1971年获美国心理学会基金会颁发的金质奖章。;操作条件反射三个部分;操作性条件反射示意图;强化理论;强化物的种类;操作条件反射的四种类型 ;(2)逃避条件作用与回避条件作用 当厌恶刺激或不愉快情境出现时,有机体作出某种反应,从而逃避了厌恶刺激或不愉快刺激,则该反应在以后的类似情境中发生的概率便增加。这类条件作用称为逃避条件作用,它是负强化的一种类型,它揭示了有机体是如何摆脱痛苦的。;当预示厌恶刺激或不愉快刺激即将出现的刺激信号出现时,有机体自发地作出某种反应,从而避免了厌恶刺激或不愉快情境的出现,则该反应在以后的类似情??中发生的概率也会增加。这类条件作用称为回避条件作用,它也是负强化的一种类型。;逃避条件作用与回避条件作用;(3)消退 如果以机体作出以前被强化过的行为反应之后不再有强化物相伴随,那么这一反应在今后发生的概率便会降低,称为消退。因此,消退是一种无强化的过程,它与正强化和负强化不同,它不是增强某种反应发生的概率,消退的作用在于降低某种反应在将来发生的概率,以达到消除某种行为的目的,因此,它是是减少不良行为、消除不良习惯的有效方法。 ;(4)惩罚 当有机体作出某种反应之后,呈现一个厌恶刺激或不愉快刺激,以消除或抑制此类反应的过程称为惩罚。惩罚与负强化不同,其一是二者的作用不同,惩罚的作用是阻止不良行为的再度发生,负强化是使某种有效行为重复出现;其二是二者的操作不同,惩罚是在某种行为出现之时或之后呈现厌恶刺激,负强化则是在某种行为出现之时或之后消除厌恶刺激。但二者都是运用厌恶刺激或不愉快刺激,这是其共同点。 ;强化与惩罚;强化与惩罚;但动物实验表明,惩罚对于消除行为来说,并不一定十分有效,厌恶刺激停止作用后,原先建立的反应仍会逐渐恢复,因此,惩罚并不能使行为发生永久性的改变,它只能暂时抑制行为,而不能根除行为。因此,惩罚的运用必须慎重,如果把惩罚一种不良行为与强化一种良好行为结合起来,则能取得预期的效果。;条件反射原理除了在良好行为的塑造和不良行为习惯的矫正方面有非常广泛的应用外,在其他如广告的制作与宣传、心理治疗等方面也有着广泛的应用。;在美国西部,羊群经常受到野狼的侵袭,而通常的解决方法就是捕杀野狼。研究者建议应用条件反射原理可以使羊群与狼都免于灾难。通过使狼形成味觉厌恶性条件反射,可以使狼不再袭击羊群。研究者在羊肉中放入致吐的药物氯化锂,狼吞食这些食物后不久即产生呕吐。这样,狼就对羊肉产生味觉反感,建立了羊肉与呕吐之间的条件反射联系,不再吃羊肉,从而达到保护羊群的目的。 ; 研究会得曾对7只野狼进行过该实验,每只狼只给予一种类型的动物肉(兔肉或羊肉)。实验只需一、两次即可建立味觉反感条件反射,但这种味觉反感只对导致呕吐的动物肉形成条件反射,对其它类型的动物肉没有产生味觉厌恶反应。为了保护羊群,研究者建议在野狼经常出没的地方撒放一些放了致吐药的羊肉或闻起来象羊肉味的食物。研究还发现,这种味觉反感还可以通过母狼传给狼崽。;在动物园中,为了使动物仍能保持一定的自然本性,也需要应用条件反射,即应用操作性条件反射原理训练一些动物的本能的自然行为,如捕获、猛扑等动作。训练薮猫时,将一种长毛发的啮齿类动物的模拟物通过管道推进到它面前,如果薮猫追捕、猛扑,则可以得

文档评论(0)

gm8099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