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至MicrosoftWord文档课件.docVIP

  1. 1、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冯至MicrosoftWord文档课件

冯至(1905年-1993年),原名冯承植,直隶涿州人,冯家为天津著名盐商,盐引在直隶涿州,八国联军侵华后避难于涿州,故生于涿州。曾就读于北京四中。1923年加入林如稷的文学团体浅草社。1925年和杨晦、陈翔鹤、陈炜谟等成立沉钟社,出版《沉钟》周刊,半月刊和《沉钟丛刊》。1930年留学德国先后就读柏林大学、海德堡大学,1935年获得海德堡大学哲学博士学位。1936年至1939年任教于同济大学。曾任中国社会科学院外国文学研究所所长。[1] 快速导航 大事记代表作品 中文名 冯至 国????籍 中国 出生日期 1905年9月17日 职????业 翻译家 代表作品 《昨日之歌》,《伍子胥》 国 籍 中国 别????名 冯承植 出生地 河北涿州 逝世日期 1993年2月22日 毕业院校 北京大学德文系,德国海德堡大学 职 业 翻译家 别 名 冯承植 著作书目 编辑 《昨日之歌》(诗集)1927,北新《北游及其他》(新诗、译诗合集)1929,沉钟社 《十四行集》(诗集)1942,桂林明日社;改订本,1949,文生 《山水》(散文集)重庆国民出版社;增订本,1947,文生 《伍子胥》(中篇历史小说)1946,文生 《歌德论述》(论文集)1948,正中 《东欧杂记1950》,新华书店 《杜甫传1952》人文;增订本,1980 《张明山与反围盘》(报告文学)1954,工人 《冯至诗文选集》1955,人文 《西郊集》(诗集)1958,作家 《十年诗抄》(诗集)1959,人文 《诗与遗产》(论文集)1963,作家《冯至诗选》1980,四川人民 《冯至选集》(1--2卷)1985,四川文艺 《论歌德》(1--2卷,论文集)1986,上海文艺 《冯至学术精华录》(论文、论著摘编)1988,北京师范学院出版社 《杜甫诗选》与浦江清、吴天石合编,1956,作家 《德国文学简史》(上下卷)主编,1958,人文 6翻译书目 编辑 《哈尔次山旅行记》(散文集)德国海涅著,1928,北新《给一个青年诗人的十封信》德国里尔克著,1938,商务 《远方的歌声》(短篇小说集)捷克魏斯柯普夫著,与朱葆光合译,1953,人文 《海涅诗选》德国海涅著,1956,人文 《西里西亚的纺织工人》(诗集)德国海涅著,1958,人文 《德国,一个冬天的童话》(诗)德国海涅著,1978,人文 《还涅抒情诗选》与钱春绮、杨武能合译,1984,江苏人民 《审美教育书简》德国弗里德里希·席勒著,与范大灿合译,1985,北大 《维廉·麦斯特的学习时代》(长篇小说)德国歌德著 《布莱特选集》德国布莱希特著,与杜文堂合编,1959,人文 7代表作品 1人物简介 编辑 1927年4月出版第一部诗集《昨日之歌》,1929年8月出版第二部诗集《北游及其他》,记录自己大学毕业后的哈尔滨教书生活。1930年赴德国留学,其间受到德语诗人里尔克的影响。五年后获得哲学博士学位,返回战时偏安的昆明任教于西南联大任外语系教授。1941年他创作了一组后来结集为《十四行集》的诗作,影响甚大。 冯至的小说与散文也均十分出色,小说的代表作有二十年代的《蝉与晚秋》、《仲尼之将丧》,四十年代的《伍子胥》等;散文则有1943年编的《山水》集。 曾担任中国作家协会副主席、中国外国文学学会会长等多项社会科学学术团体领导职务。冯至还是瑞典、联邦德国、奥地利等国科学院外籍院士或通讯院士,获得过德国“大十字勋章”等多项奖项。 冯至的治学方法是“洋为中用”,学风特点是严谨求真,人品是诚实、正直,谦虚、平等待人和爱国[2]。 2人物经历 编辑 冯至12岁在涿县高等小学毕业后,入北京市立第四中学读书,受五四新文化运动影响,开始写诗。1921年暑假考入北京大学,1923年参加文艺团体浅草社,1925年与友人创立沉钟社,发表了许多诗与散文。1927年出版第一本诗集《昨日之歌》,1929年出版第二本诗集《北游及其他》。这一时期的诗作感情真挚,表达委婉细腻,语言于整饬中保持自然,重要遗词用韵,旋律舒缓柔和,有内在的音节美,因而被鲁迅誉为当时“中国最为杰出的抒情诗人”。 1927年暑假从北大德文系毕业,到哈尔滨第一中学教国文,兼北大德文系助教。曾与冯文炳(废名)合编文学刊物《骆驼草》。1930年底至1935年6月留学德国,攻读文学、哲学与艺术史。1935年9月回国,1936年7月任同济大学教授兼附设高级中学主任。 1939至1946年任昆明西南联合大学外文系德语教授。这7年间他的创作和研究都处于比较旺盛的时期,著有诗集《十四行集》、散文集《山水》、中篇历史小说《伍子胥》及学术论文、杂文等。1946年7月至1964年执教于北京大学西语系,1951年后兼系主任。50年代著有《杜甫传》,当时颇得好评。1964年9月调任现属于中国社会科学院的外国文学研究所所

文档评论(0)

wyjy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