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语文:第2单元《孟子》选读 四、乐民之乐,忧民之忧 同步教学课件(人教版选修《先秦诸子选读》)
金品质?高追求 我们让你更放心 ! ◆语文?选修(先秦诸子选读)?(配人教版)◆ 金品质?高追求 我们让你更放心! 返回 ◆语文?选修(先秦诸子选读)?(配人教版)◆ 四、乐民之乐,忧民之忧 《孟子》选读 孟子名言集锦 (四) 1.贤者在位,能者在职。 2.尊贤使能,俊杰在位。 3.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 4.民事不可缓也。 5.不违农时,谷不可胜食也;数罟不入洿池,鱼鳖不可胜食也;斧斤以时入山林,材木不可胜用也。谷与鱼鳖不可胜食,材木不可胜用,是使民养生丧死无憾。 6.庖有肥肉,厩有肥马,民有饥色,野有饿莩,此率兽而食人也。 7.桀纣之失天下也,失其民也;失其民者,失其心也。得天下有道:得其民,斯得天下矣;得其民有道:得其心,斯得民矣;得其心有道:所欲与之聚之,所恶勿施,尔也。 8.明君制民之产,必使仰足以事父母,俯足以畜妻子,乐岁终身饱,凶年免于死亡。 一、字音识记 1.羽旄(máo) 2.灵囿(yòu) 3.疾首蹙頞(cù è) 4.濯濯(zhuó zhuó) 5.巡狩(shòu) 6.立于沼上(zhǎo) 7.春省耕(xǐnɡ) 8.畜君何尤(xù) 二、通假字 1.畜君何尤(通“慉”,喜欢) 2.予及女偕亡(通“汝”,你) 3.今之乐由古之乐也(通“犹”,如同) 4.时日害丧(通“曷”,何,什么时候) 5.从流下而忘反谓之流(通“返”,返回) 6.景公说(通“悦”,高兴) 也 四、古今异义 1.兄弟妻子离散 古义:妻子、儿女 今义:男子的配偶 2.于是始兴发补不足 古义:在那里 今义:顺承连词 五、词类活用 1.庶民子来 名词作状语,像儿子为父亲效力一样 2.出舍于郊 名词作动词,居住 3.今王鼓乐于此 名词作动词,击鼓 4.师行而粮食 名词作动词,征集、运转粮食 5.今王与百姓同乐,则王矣 名词作动词,做王 6.遵海而南 名词作动词,南行 7.乐其有麋鹿鱼鳖 意动用法,以……为乐 8.庶民攻之,不日成之 使动用法,使……建成 六、文言句式 1.王语暴以好乐 状语后置句 2.齐宣王见孟子于雪宫 状语后置句 3.巡狩者,巡所狩也 判断句 4.暴见于王 被动句 5.吾何以休 宾语前置句 6.善哉问也 主谓倒装句 启迪智慧 1.“庄暴见孟子”一节为什么一开始要先写庄暴与孟子的谈话? 明确:庄暴与孟子的谈话是一个引子,只有短短几句,由庄暴之言,提出齐王“好乐”,而孟子的简单回答,则直接提出了本文的论题,齐王好乐与齐国大治的关系:“王之好乐甚,则齐国其庶几乎!”但这一部分的对话没有论述为什么齐王好乐齐国就能大治,也许是孟子根本没有与庄暴详谈,更大可能是有意留在记载与齐王谈话时再写出,更恰当有力。在下文中孟子面对齐王展开论述“与民同乐”的观点前,引出一段庄暴与孟子的对话,至少有这样几个作用:正面提出论题;制造议论悬念;以庄暴无言以对齐王,说明此论题的难度,反衬孟子论辩艺术的高明。《孟子》是对话体的文章,这种以对话形式切入论题,也是孟子散文的常见手法。 2.请以本课后两节内容为例,说一说孟子是如何把握机会来宣传自己的政治主张的。 明确:在“孟子见梁惠王”一节中,孟子从惠王一句“贤者亦乐此乎”的问话引申出去。谈到“贤者而后乐此,不贤者虽有此,不乐也”。并引用古代故事来说服梁惠王,让其在何去何从中同意孟子的观点,时机抓得准确,论证有力、得当。 “齐宣王见孟子”一节,孟子也是在回答了齐宣王“贤者亦有此乐乎”的问话后提出“与民同乐”的观点,然后借齐景公问晏子出游一事来阐明应“乐以天下,忧以天下”,借古讽今,很有说服力。 3.孟子善用故事说理,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明确:在节选的第2、3节中,孟子引用了古代典籍中的记载和故事来证明自己的观点。第2节中引用了《诗经》中记载的周文王贤明而受百姓拥戴的故事和《尚书》中《汤誓》一篇记载的百姓痛恨夏桀的事例;第3节中引用了过去齐景公问晏子的故事,说明该如何出游。这样,增强了文章的说服力,正所谓“前事不忘,后事之师”,面对这些前朝先例,统治者更应该幡然醒悟,否则,就会重蹈覆辙。 4.请以选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