松花江流域水污染特征及其调控对策-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学报.PDF

松花江流域水污染特征及其调控对策-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学报.PDF

  1. 1、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松花江流域水污染特征及其调控对策-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学报

第8卷 第3期 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学报 Vol.8 No.3 2010年9月 JournalofChinaInstituteofWaterResourcesandHydropowerResearch September,2010 文章编号:1672-3031(2010)03-0229-04 松花江流域水污染特征及其调控对策 李 玮,褚俊英,秦大庸,周祖昊 (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 水资源研究所,北京 100038) 摘要:针对松花江流域日益突出的水问题,研究总结了流域水污染的五大特征,即:入河污水量大,点面源并 重;有机污染严重,有机毒物突出;大城市排放集中;水污染趋势加重、冰封期问题突出;污染事故风险高。在 此基础上,结合当前流域水环境管理的现状,识别了松花江流域水污染调控的主要问题,即缺乏系统协调性。提 出松花江流域构建基于 “自然-人工”二元水循环过程的水质水量联合调控体系的思路,在自然水循环和社会水 循环两大层面七个方面基础上建立完整的水量控制及水质保障系统,并提出进行综合管理的体制和机制保障措施 以及注重水污染的风险管理与应急机制建设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水污染特征;水管理与调控;污染风险;松花江流域 中文分类号:X522 文件标识码:A 1 流域概况 2 松花江流域位于我国东北地区北部,总面积55.68万km ,2005年流域总人口5831万人,GDP为 1.16万亿元。流域包括黑龙江省、吉林省大部、内蒙古自治区和辽宁省一部分,共涉及地(市、州、 盟)26个,是我国重工业的集中地,也是我国重要的农牧业生产基地。松花江流域人口超过100万的 大城市有哈尔滨、长春、大庆、齐齐哈尔、吉林5座。2005年全流域干、支流主要水质评价断面 中,年均值为V类或劣V类断面占34%,高锰酸盐指数和氨氮是主要的污染指标。本文主要根据已有 关于松花江流域的水环境研究总结其水污染的特征及规律,并针对松花江流域独特的水污染形势提 出管理及调控的对策。 2 松花江流域的水污染特征分析 2.1 入河污水量大,同时不可忽视面源污染 松花江流域污染主要来自工业和生活污水排放形成的 点源污染及地表径流带来的农业面源污染。流域的点源污染问题突出,为主要污染源,冰封期几乎 [1-2] 不存在面源污染 。表1为统计的2005—2008年松花江流域的废污水排放量和入河量,其中废污水 排放量在30亿t左右,入河污水量在15亿~16亿t左右,整体仍有上升的趋势;废水入河系数在50% 以上。流域点源年入河污染负荷COD和氨氮分别约为50.1万和4.8万t。 表1 松花江流域废污水排放及入河量统计 年份 2005 2006 2007 2008 废污水排放量/亿t 29.63 29.07 29.81 30.26 入河污水量/亿t 16.03 15.55 15.52 16.07 入河系数/% 54.1 53.5 52.1 53.1 资料来源:2005—2008年松辽流域水资源公报。 收稿日期:2010-04-20 基金项目:国家水体污染控制与治理科技重大专项课题(2008ZX07207-006);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创新研究群体基金项目 作者简介:李玮(1985-),女,河北沧州人,硕士生,主要从事水资源与水环境规划研究。E-mail:yixin22769@ — 229 — 松花江流域水污染特征及其调控对策 李 玮 褚俊英 秦大庸 周祖昊 松花江流域土质良好,作物生长周期短,流域内推广绿色食品和有机食品,使得流域内

文档评论(0)

xiaozu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