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馆导览-室外展示品石沪渔捞模型.PPT

  1. 1、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本馆导览-室外展示品石沪渔捞模型

澎湖吉貝石滬文化館 怡靜 珊 指導老師:羅煌木 目錄 設館目標 歷史沿革 本館導覽 教育活動 開館時間 交通指南 參考文獻 設館目標 石滬是珊瑚礁棚的一種陷阱漁業,全澎湖總共有將近600口之多,是最具地方特色的一種文化資產。澎湖的石滬有傳承百年以上的漁撈組織,曾經是早期漁村社會組隻的重要基礎,具有強化地方血緣及地緣社群網絡的功能,如今已因為石滬漁業的逐漸荒廢而日趨式微。因此,本館不但希望透過吉貝嶼的石滬調查研究,及石滬生態、文化等活動,來促進石滬漁業的轉型及永續經營。更希望能鼓勵居民的參與,來重振石滬漁撈組織的功能,並轉化為營造社區的動力。 歷史沿革 吉貝石滬文化館於93年12月正式成立,借用交通部觀光局澎湖國家風景觀管理處的吉貝遊客中心所附設的會議室做為室內展場,來展示和石滬漁業相關的圖片、文獻、小型的漁具和模型,也定時播放石滬影片,以供參觀者初步的認識吉貝的石滬漁業。此外,每年都會以「雇工顧料」的方式,動員居民來參與吉貝沿岸現有石滬的整修和維護,以便恢復石滬的捕魚功能,將吉貝嶼沿岸的石滬群打造成現地的生態博物館。 95年度之後,文化館提出把展示室前面的走廊和空地佈建為戶外展示園區的構想,並且在翌年付諸實施。不但在穿堂展出大型的石滬地圖和石滬照片,把走廊的入口處佈置成石滬建材的體驗區,還在前面的草地上闢設了一座配置有各式「巡滬人」的石滬模型。97年迄今則陸續在吉貝北岸設置了一座「石滬教室」看板及六具「滬厝」的解說牌,以便遊客一面遊覽北海岸風光一面增加對石滬的認識。 本館導覽-室外展示品 石滬造形藝術 石滬,不但已成了群島永恆的地標,更是澎湖人集體的驕傲。裝置藝術的作者以吉貝嶼四週豐富的黑石(玄武岩)和白石(珊瑚礁石灰岩)在岸上重塑了石滬的意象,用保護燈罩用的石堆來代表石滬內的「石墩」,還利用海邊的漂流木來象徵隨著潮汐洄游入滬的魚汛,以便引發觀眾對石滬的想像。 本館導覽-室外展示品 石滬漁撈模型 這只是一個簡單的石滬漁撈模型,它以一道圍牆權充海邊的岩礁,用地上的野草來像徵潮間帶的情境,滬堤邊堆了一個石墩。滬堤上有人弓著身體在觀查魚踪,石滬裡則有兩位分別操作著手操網和叉手網的漁夫;但是在實突隙的石滬漁作情境中,這3種動作是不可能同時存在的。 本館導覽-室外展示品 巡滬人的造型 冬天是石滬的盛漁期,漁人必須身著厚重的衣物,腳穿草鞋,頭裹包巾或棉帽,頂著刺骨的寒風,海邊去等待潮水。他肩上的漁網、腰際的魚簍和布袋、手中的魚槍,都是一家溫飽的期盼。後人難以完全體會的是,巡滬人看到魚群麇至的喜悅,和寒天裡為了保持衣褲的乾燥而裸身下海的滋味。 本館導覽-館內展示品 魚類展示燈箱 石滬是一種週年性的漁業,而以秋末到初春為盛漁期,吉貝的石滬全年都有刺規和軟絲仔,虎鯊和丁香盛產在9月和10月;青嘴、沙毛、鮸、白魚、紅魽、白鱙仔、雞仔魚、象耳和花枝等,則在農曆9月到隔年的1月之間先後湧現。農曆2月至 8月常見的漁獲,主要是青衫、苦鱙仔、煙仔魚、扁學、燕仔魟及水針等。 本館導覽-館內展示品 海底世界沙畫 本館的牆上還有海底世界、旱作秋收及沙灘上的祈禱等3幅裝飾用的沙畫。它們的畫面可能和石滬沒有直接的關連,只是想以取自於吉貝砂尾和後山的海砂及螺貝殼,來描繪吉貝嶼早年那段魚源豐饒的歲月,及居民以半漁辦農維生的記憶。 本館導覽-館內展示品 潮間帶漁法 澎湖潮間帶面積廣達37方公里,在潮間帶從事的漁業活動,不需要船隻,也不受季風的影響,可以週年進行,不但是早年澎湖作業人數最多的漁撈,也是一項最具特色的漁業。主要的漁法有巡滬、拾螺、採貝、抱墩、剖蚵、躐蝦、捉蟹,和竿釣、圍網、曳網等,漁民多半會視季節、晝夜和潮汐狀況,隨機從事適當的漁作。 教育活動 活動緣起: 澎湖石滬漁業文化體驗 ─ 暑期海洋學堂 發現藍色的海田 在那遙遠的澎湖,有豐富多姿的 島嶼紋理,等你踏尋;城鄉容顏,等你觀察; 地方故事,等你傾聽;產業文化,等您體驗。 在澎湖眾多的漁業活動之中,最獨特,最具文化魅力的就屬「石滬」漁業。地方的文化團體因此在2004年向文建會申請補助,設立了「吉貝石滬文化館」,來做為保存石滬漁業文化的基地;同時也持續的辦理石滬漁業體驗活動,希望能提供國人最真實、最深入的海洋生活體驗,以便了解古人渡海拓墾的艱辛與智慧。另外還安排了島嶼地質地景、聚落生態等定點導覽,讓學員在與海共舞之餘,能充分的了解到澎湖人生活中的海耕文化及藝術的底蘊,以便共同致力保護這些屬於全民的文化資產。? 教育活動 活動目標: 1. 提供貼身學習在地生活的體驗機會。 2. 提供認識這片土地與海洋的第一手接觸。 3. 加強澎湖石滬文化景觀的教育宣導 教育活動 活動時間及地點: 1.活動時間:8月

文档评论(0)

xiaozu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