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中考记叙文阅读解题新探
中考记叙文阅读解题新探中考记叙文命题有两大趋势:一是注重整体感知。即以概括文章的中心思想,把握文章的结构,理清作者的思路为重点,同时突出考查文中重要词语和句子的理解。二是重视独特体验。即对文章的内容、语言和写法有自己的心得,能提出自己的看法,特别注重以联系自己生活实际和思想实际的“开放性”试题的考查。
针对这个命题趋势,我们可以进行以下三方面的训练:
一、 学会整体感知选文内容,提取文章的关键信息。
中考记叙文阅读的第一步是整体感知阅读材料,提取文章的相关信息。如果是写人叙事类的记叙文,我们可以从情节、人物、环境这三方面来感知。
(一) 浏览文章,理清故事情节。
情节是指在叙事性文学作品中有互相关系和矛盾冲突所构成的一系列人物活动和生活事件的演变过程,它往往是作家塑造人物形象的主要手段之一。没有恰当的情节,人物性格就难以得到充分的体现;抓住了情节,就把握了文章的主要内容。所以在做题之前,要先浏览文章内容,迅速感知文章内容,理清故事情节。中考题目设置中也经常会出现此类题目: 2012年哈尔滨卷《母亲的心》第15题:文章以螃蟹为线索,讲述了一个动人的故事。请依据提示,在横线上补全1—9段的主要情节:“我想吃螃蟹—(1) —(2) —母亲捞起螃蟹—(3) 。文章正是以螃蟹为线索,通过“我”想吃螃蟹、母亲翻找螃蟹、母亲发现螃蟹、母亲捞起螃蟹、母亲放下螃蟹这一系列的情节构成文章的内容,刻画了平凡而伟大的母亲形象,表达了文章的主题。
(二) 细读文章,感知人物形象。
在叙事性作品中,作者刻画人物形象的目的是要借作品中的人物表达自己的思想、情感,而这思想、情感往往就是作品的主题。只有把握住主要人物的性格,才可能会触摸到作品的主题,体悟到作者的思想和情感。近年来中考语文卷中除继续保留了探究作品主人公是谁这方面的题目外,更多的题目是对主人公进行分析评价,如2012年河北卷《儿时的恶作剧》中第21题:从选文内容看,儿时的“我”是一个怎样的孩子;2012年河南卷《桥在水上》中的第11题:文中的那个中年妇女耐人寻味。请结合全文探究她是个什么样的人。
(三) 精读文章,揣摩环境作用。
环境描写在文学作品题材构成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关注作品中的环境描写(包括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有助于学生更好地把握作品内容进行准确答题。所以各地中考题中也有许多关于环境描写的题目。2012年黄冈卷《青花瓷瓶》第32题:小说开头的雪景描写很精彩,请问:这样的描写有何作用?2012年福州卷《点燃一个冬天》第18题:文中【B】处划线句环境描写有何作用?请简要回答。
以上三点是针对中考现代文阅读题中写人叙事类作品的审题答题要求的,如果是非写人叙事类作品,也要首先做到整体感知文章的思想内容,理清文章的基本思路,做到准确概括文章要点。比如2012年南昌卷《槭树下的家》第15题:“我”在夏日的清晨听到了哪几种声音?这些声音各有什么特点?这类题目同样体现了记叙文阅读的整体感知的要求,所以在做记叙文时一定要做到整体感知文章内容,迅速提取出文章的关键信息,为答题做好充分的准备。
二、 仔细读懂题目内涵,关注题目自身要求。
在整体感知文章内容,理清文章基本思路,准确概括文章内容的基础上,考生还须读懂每道题的意思。只有弄清了题目内涵,关注到题目自身的要求,才能有的放矢正确答题。
1. 仔细审题,提炼出题目中的考点。
中考记叙文常见考点有:分清文章要素、线索、顺序,划分文章段落、层次,概括段意、层意,明确详略,归纳中心;理解重点段落、关键语句含义及作用;理解叙述、描写、说明、议论、抒情表达方式的作用;能欣赏散文、小说等文学作品中的形象、语言、表现手法。由此可见,中考记叙文阅读涵盖面大,考点多,考生要善于从题目中提炼考点,并能结合知识储备准确答题。如:2012年沈阳卷《泥泞中,要把母亲的头巾举起》的第18题:请简要答出选文第15段划线句运用的人物描写方法及其作用。这一道题中就涉及到两个考点:(1) 刻画人物形象的方法;(2) 运用这种方法有什么作用。
2. 认真读题,抓住题目中的关键词。
中考试题一般比较严谨,不容易出现语意含糊或超出考点范围的题目。考生做题时首先要读懂题目,抓住题目中的关键词,然后再联系文章内容正确答题。请看2012年武汉卷《美丽的邂逅》的第15题:读第6段,说说作者在“掩卷沉思”中表达了哪些情感,并概括情感产生的原因。(4分)做这道题前就该要注意到题目这样几个关键词:(1) 要说出的是作者“掩卷沉思”的情感。(2) “哪些情感”肯定不止一点,至少要答出两点;(3) 不仅要答出哪些情感,还要一一说出情感产生的原因,这个要求一定要注意到,只有把这几点考虑全面了,这道题才能算回答到位。
3. 留心分值,注意题目中的提示语。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安全生产治本攻坚三年行动实施任务清单.pdf VIP
- 2024-2025学年四年级(下)信息科技教学计划.doc VIP
- 高标准农田改造提升建设项目投标方案(技术标).pdf
- 陈力丹《外国新闻传播史纲要》第四章.pptx VIP
- 河南省教育科学研究优秀成果申报表.doc
- 高速公路收费员招聘考试试题及答案 .pdf VIP
- 年产5000吨加氢合成油、1.4万吨磷酸酯阻燃剂技改项目江苏福斯特化工制造有限公司U报批稿)9.5.pdf
- 大数据系统基础考试.docx VIP
- (河北)省单招考试第三大类练习题.pdf VIP
- 3.8.2+生态安全(教学课件)2024-2025学年七年级生物下册同步精品课堂(苏教版2024).pptx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