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文断句训练2(修改版).ppt

  1. 1、本文档共2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文言文断句训练2(修改版)

文言文的断句 在一句话的末了用“。”断开,叫“句”;在一句之内语气停顿的地方用“、”断开,叫“读”(dòu)。给文言文断句,传统上称之为“句读”。 方法一:通文意 先通读四五遍,边读边想。要读得顺口,大体了解内容。 方法二:分难易 先易后难,把能断开的先断开,然后集中精力分析难断句与上下文的联系。 方法三:找虚词 (1)句首标志词,在这些词前点断。 盖、夫;既而;故、然、而(表转折)则、岂、若夫、向使、然则……这些词作为句子开始的标志 (2)句尾标志词,在这些语气词后点断。 者、也、矣、哉、耳、而已、乎、焉、等。 (3)句中标志词: “以、于、为、而、则”等连词经常出现在句中。 (4)常用在句首的关联词,这些关联词前点断。 苟、虽然、无论、至于、于是、至若、是故、然则 方法三:找虚词(举例) 狼亦黠矣/而顷刻两毙 同人饮楼上/忽见山头有孤塔耸起/高插青冥 念近中无此禅院/无何见宫殿数十所 与儿女讲论文义/俄而雪骤 地不满东南/故水潦尘埃归焉 其船背稍夷/则题名其上 邑八景之一也/然数年恒不一见 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方法四:明修辞 古文,讲究对仗工整,讲究对应。 对偶、排比、反复、对比、顶真、对称的修辞。 句式整齐,四六句多,又是文言文的一大特点。据此断句。 如: 1生亦我所欲/所欲有甚于生者/故不为苟得也/ 死亦我所恶/所恶有甚于死者/故患有所不避也 2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3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 4归来见天子/天子坐明堂 5 方法五:察对话 文言文在人物对话时,遇到“曰、云、言”等字,应在其后断句。 要注意,“曰”在古文中还作“叫作”“称为”讲,切莫把这种用法的“曰”当作言语开始的标志。如: (1)故自号曰醉翁也。 (2)明有奇巧人曰王叔远。 方法六:懂常识 懂得古代文化常识,诸如字号、年龄、称谓、纪年纪日,职官等方面的知识,这些知识也有助于我们正确断句。 方法七:知语法 在弄懂文言句意的基础上,可以用语法知识去分析句子的结构。先判断一下构成句子的词或短语,在句中各充当什么成分,读出停顿。 方法八:依总分 利用句子间的结构特点来断句。 总分、分总、总分总等。 如: 老而无妻曰鳏/老而无夫曰寡/老而无子曰独/幼而无父曰孤/此四者/天下之穷而无告者也。 方法九:辨句式 比如:“……者,……也”是典型的判断句式(或表示判断关系的词,如“为、乃、即、则”等断句); “不亦……乎”“孰与……乎”“其……乎”“安……哉”“何……为”等反问句式;“为……所……”“受……于……”“见……于……”等被动句式; 还有“如……何”“况……乎”“何(以)……为”等固定句式。 记住下面几种文言文的习惯句式,如: “何……之有”(宋何罪之有?) “如……何”(如太行王屋何?) “唯……是……”(唯余马首是瞻) “非唯……抑亦……”(非唯天时,抑亦 人谋。) “无乃……乎”(无乃不可乎?) “可得……欤”(可得闻欤?) “得无……乎”(得无异乎?) 以残年余力曾不能毁山之一毛,其如土石何?(如……何?) 方法十:找名词(或代词 归纳答题步骤: 1、通读全文,弄懂大意,凭语感断,先易后难 2、抓词语 3、观句式 4、利用上下文内容的关连、呼应断句 5、通读全文,进行检查。检查:利用翻译、语法分析或语感来检验。断句后,意思是否讲得通,内容是否合理。 练一练 用斜线给下面句子划分节奏。 1旧画一堂龙不吟虎不啸花不闻香鸟不叫见此小子可笑可笑(4处) 2太祖尝视其文谓植曰汝请人邪植跪曰言出为论下笔成章顾当面试奈何请人(7处) 3天之于民厚矣殖五谷生鱼鸟以为之用(3处) 4绍夔与僧善来问疾僧俱以告(2处) 5洛阳有僧房中有罄日夜辄自鸣(2处) 答案: 1旧画一堂,龙不吟,虎不啸,花不闻香鸟不叫,见此小子可笑可笑。 2太祖尝视其文,谓植曰:“汝请人邪?”植跪曰:“言出为论,下笔成章,顾当面试。奈何请人?” 3天之于民厚矣!殖五谷,生鱼鸟,以为之用。 4绍夔与僧善,来问疾,僧俱以告。 5洛阳有僧,房中有罄,日夜辄自鸣。 6元卿嗤荣曰但自苦气力何时复施用乎荣笑而不应(3处) 7其后帝笔法精绝超越前古世以为由著之规益也(3处) 8先生不为世俗之文又不为世俗之人某则愿庶几焉(2处) 9君臣父子政教之道共在书内(2处) 10孔子对曰有颜回者好学不迁怒不贰过不幸短命死矣今则亡(5处) 11视君状貌不似恶人宜省己为善(2处) 答案: 6元卿嗤荣曰:“但自苦气力,何时复施用乎?”荣笑而不应。 7其后,帝笔法精绝,超越前古,世以为由著之规益也。 8先生不为世俗之文,又不为世俗之人,某则愿庶几焉。 9君臣父子,政教

文档评论(0)

dajuhyy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