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相关文献回顾与探讨.pdf

  1. 1、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二章相关文献回顾与探讨

第二章 相關文獻回顧與探討 工業區環境風險認知與住宅價格分析—特徵價格法之應用 第二章 相關文獻回顧與探討 本章第一節在探討風險的定義及影響風險認知的特性 ,第二節則是將針對環 境風險的相關理論作介紹 ,以做為環境風險分析的評估基礎 ,第三節在介紹工業 區環境風險的特性 ,第四節是針對國內有關房價研究所做的比較分析 。 第一節 風險認知及環境風險 一 、風險 「風險 」從字義來看 ,係指事物具有不確定性 ,但其結果可能對人造成影響 。 換言之 ,「風險 」的概念 ,原本即帶有模糊性與不確定性 。此外 ,人們為掌握自 己的命運 ,總會嘗試運用各種分析與評估途徑 ,以減低風險對人的負面影響 ,進 而增進人們的福祉 (黃懿慧 ,1995)。 依照其產生的原因可將風險分為兩類 ,一類為自然風險 ,另一類是科技 (人 為 )風險 ,如表 2- 1 所示 。自然風險係指大自然環境對人類所帶來的災害 ,譬如 颱風 、地震 、水災等 。科技 (人為 )風險則指隨著科技應用所帶來的危險 ,例如 化學工廠對地下水的污染 、土壤污染 、工業廢棄物 、工廠噪音 、殺蟲劑對人體的 影響 ,皆屬於科技 (人為 )風險研究的範疇 (Cutter,1993)。 表 2- 1 自然風險與科技風險分類表 風險類別 分類 發生案例 自然風險 一 、大氣災害 輻射 、臭氧層破壞 二 、水文災害 水災 、旱災 三 、地質災害 地震 、山崩 四 、生物災害 生物病變 、傳染 科技 (人為 ) 一 、極端災害 輻射 、神經毒氣 風險 二 、持續性災害 核能衝突 、化學廢棄物 、工業廢水 三 、稀有災害 飛機事故 、爆炸 、建物倒塌 四 、普遍災害 汽機車意外 、空氣污染 五 、散佈性的災害 溫室效應 、臭氧消耗 、酸雨 六 、一般災害 食物添加劑 、農藥 資料來源 :吳清源 ,2002 2- 1 第二章 相關文獻回顧與探討 工業區環境風險認知與住宅價格分析—特徵價格法之應用 二 、風險認知 探討風險議題時 ,有兩個問題常被提及 ,那就是「怎樣的安全才叫夠安全?」、 「怎樣的確定才叫夠確定?」此二問題又衍生其他層面的問題 :為什麼某些風險 會被民眾所漠視?而某些風險卻被民眾所懼怕 ,並強力抗爭 ?民眾到底如何認知 風險?這些問題都是風險認知研究的焦點 。 美國國家研究委員會 (National Research Council,1989)認為 ,個人在認 知風險時 ,除了考量災害的強度外 ,並且會對發生不良後果的機率或可能性進行 評估 。該委員會在研究中指出人們通常以兩種方法評估風險 ,其一是憑藉統計數 據所顯現的機率 ,其二是分析造成危險的原因 ,並比較這些因素所佔的比重 。 在學者史拉維克 (Slovic et al,1985)對風險認知的研究中 ,亦指出專家 與一般民眾在風險議題的辯論上 ,經常出現壁壘分明的對立狀態 。專家們認為民 眾對科技工業所帶來的不確定性 ,容忍度太低 ,且對專業性的評估報告接受度不 足 。因此 ,專業者常批評民眾是 「不理性」、「不科學」、「祀人憂天」或 「認知錯 誤」。 然而 ,民眾則抱怨專家所提出的評估報告或數據解釋 ,無法為他們所瞭解 , 也無法化解他們心中的疑慮 。Slovic et al曾針對民眾(包括女性選民 、大學生 及抗議團體)及專家 ,作了一系列有關風險認知的研究 。研究結果發現 ,一般民 眾與專家對風險的認知與評估結果出現極大差異 。在表 2-2 風險認知排名表中 (此表包括三十種含有風險性的活動及科技) ,民眾對某些科技

文档评论(0)

magui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8140007116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