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21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六章 江西诗派与两宋之际的诗歌
第六章 江西诗派与两宋之际的诗歌 黄庭坚:北宋著名诗人,江西诗派领军人物。 黄庭坚(1045年-1105年),字鲁直,号山谷道人,晚 号涪翁,洪州分宁(今江西九江修水县)人。北宋时期知名 诗人,江西诗派祖师。精书法,“宋四家”之一。黄庭坚笃 信佛教,事亲颇孝,虽居官,却自为亲洗涤便器,亦为二十 四孝之一。 1.自小聪明,博览群书,1067年进士。在河南、江西等 地做了17年的地方官。这一时期的诗歌比较关心现实,例如 《流民叹》《和谢公定征南谣》,对苦难中的百姓深表同 情,对时弊抨击也相当尖锐。 2.1078年,黄庭坚向在徐州任职的苏轼投赠《古风》二 首,表示对苏轼的仰慕之情,从此成为苏轼门下弟子。 3.长期的地方官宦生活不免使他对远方的亲友倍加想 念,很多怀友思亲的作品就写在这个时期,例如,《秋思寄 子由》: 黄落山川知晚秋,小虫催女献功裘。 老松阅世卧云壑,挽著沧江无万牛。 抒发了年华易逝、功名未遂的感慨,同时也在勉励被贬 的苏辙。 《登快阁》 痴儿了却公家事,快阁东西倚晚晴。 落木千山天远大,澄江一道月分明。 朱弦已为佳人绝,青眼聊因美酒横。 万里归船弄长笛,此心吾与白鸥盟。 4.1085年,宋神宗病死,高太后垂帘听政,起用旧党, 黄庭坚回朝,与苏轼交往甚密。以书斋生活内容为主写下了 许多诗,如《寄黄几复》 我居北海君南海,寄雁传书谢不能。 桃李春风一杯酒,江湖夜雨十年灯。 持家但有四立壁,治病不蕲三折肱。 想得读书头已白,隔溪猿哭瘴溪藤。 5.1093年,哲宗亲政,被新党陷害,再次被贬黔州。 1103年,宋徽宗即位,被视为旧党,被贬广西宜州。生活艰 苦,病死。 雨中登岳阳楼望君山 投荒万死鬓毛斑,出入瞿塘滟滪关。 未到江南先一笑,岳阳楼上对君山。 满川风雨独凭栏,绾结湘娥十二鬟。 可惜不当湖水面,银山堆里看青山。 第一节 黄庭坚诗歌特点 一、黄庭坚的创作道路 1.任职馆阁前黄诗比较关注社会现实 2.馆阁任职期间黄诗以书斋生活为主 3.被贬后黄诗较少,主要抒写人生感慨(P73) 二、丰富的人文意象 1.喜爱吟咏富有人文色彩的书画等 2.其他题材也努力抉发其中的人文意蕴 三、“生新”廉悍的艺术风貌 双井茶送子瞻 人间风日不到处,天上玉堂森宝书。 想见东坡旧居士,挥毫百斛泻明珠。 我家江南摘云腴,落硙霏霏雪不如。 为公唤起黄州梦, 独载扁舟向五湖。 第二节 陈师道的诗歌 一、学苏与学黄 1.“闭门觅句”式的苦吟 2.与黄诗有一层渊源关系 二、寒士生活的真实写照 1.一生主要是布衣,生活圈子狭小 2.诗歌多人生感慨,是寒士生活写照 三、简练朴拙的艺术风格 1.“宁拙毋巧,宁朴毋华”的诗歌创作主张 2.简洁精炼,外表浑朴而意味深长 第三节 江西诗派的形成 一、黄庭坚的诗论及其影响 1.主张诗歌有所寄托,批判现实 2.认同“文以载道”观点 3.强调抒写性情,以道德修养为根本 4.主张循序渐进,学技巧再破技巧 影响:平庸的诗人学黄,可以达到一定的艺术水 准;才高的诗人学黄,能自成一家。 二、杜甫典范地位的确立 1.北宋中叶,尊杜成为诗坛共识 2.黄庭坚举起以杜甫为诗家宗祖的大旗 3.黄不同他人,学杜重在诗艺,最能体现宋诗学精神 三、点铁成金(P79) 1.对前代诗歌的语言作积极的借鉴 2.点铁成金不失为一种策略 江西诗派 江西诗派是宋代文坛上影响最大的一个诗歌流派。宋徽 宗初年,吕本中作《江西诗社宗派图》,把黄庭坚、陈师道 为首的诗歌流派取名为“江西诗派”。成员并非全是江西 人,但创作风格具有共同特征。他们师友相传,延续到宋代 末期,200余年。元代方回提出“一祖三宗”,遥推杜甫为 祖,黄庭坚、陈师道、陈与义为三宗。 第四节 江西诗派的演变 一、靖康事变对诗坛的影响 1.黄陈之后,江西诗派吟咏书斋生活 2.靖康事变打破了诗坛的沉闷空气 二、吕本中的诗歌及其“活法”说(P81) 1.吕本中最早用诗歌记录了靖康事变 2.吕本中“活法”之说最具革新精神 3.吕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