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被系统程序自动判定探测到侵权嫌疑,本站暂时做下架处理。
- 2、如果您确认为侵权,可联系本站左侧在线QQ客服请求删除。我们会保证在24小时内做出处理,应急电话:400-050-0827。
- 3、此文档由网友上传,因疑似侵权的原因,本站不提供该文档下载,只提供部分内容试读。如果您是出版社/作者,看到后可认领文档,您也可以联系本站进行批量认领。
查看更多
字仲卿
第一节 人物传 朱邑 58 朱邑(?—前 ),字仲卿,庐江舒人。 汉宣帝时,朱邑任桐乡(今桐城)啬夫,管理地方诉讼和赋税。因办事公正廉明,爱民恤 民,被举贤良,任大名府农丞,继升北海太守,再以“治行第一”,选拔入京,任大司农。他虽 位居列卿,身为近臣,但生活节俭,常以俸禄周济贫民。晚年病重时,曾嘱咐其子:“故为桐 乡吏,其民爱我,必葬我桐乡。后世子孙奉我,不如桐乡民。”逝世后,汉宣帝刘询下诏称赞 说:“大司农邑,廉洁守节,退食自公,无疆外之交、束修之*,可谓淑人君子。遭离凶灾,朕 甚悯之!其赐邑子黄金百斤,奉其祭祀。”其子遵朱邑遗嘱,扶柩南归,安葬于桐乡西廓外石 井铺(今范岗镇朱公村)。 813 唐元和八年( ),重新修墓立碑,书法家李邕书写碑文。明代桐城主簿夏仲寅于墓旁 建“朱大司农祠”,并镌石作楹联曰:“云横墓首山生色,露滴碑旁草亦春”,横额书“循良事 业”。历代诗人多有吟咏。今朱公墓尚存,而祠已圮。 曹松 830 903 曹松(约 — )字梦征,舒州人(清《一统志》注桐城人,一说潜山人)。晚唐著名诗 人。 曹松生活的年代,战乱迭起,他先到洪都西山避乱,继又奔波于江苏、浙江、福建、广 东、广西等地。漫长的流浪生涯,激起他对故乡山水无限眷念,不少作品都倾注了羁留异乡 所产生的思归之情。 曹松诗作,风格似贾岛,工于铸字炼句。因他生活在社会底层,故同情劳动人民的苦 难,憎恶战争。他在《己亥岁二首》诗中写道:“泽国江山入战图,生民何计乐樵苏?凭君莫 话封侯事,一将功成万骨枯。”论者谓此诗精炼隽永,超过了前人同题材诗作。 901 71 曹松不满现实但又热衷功名,多次参加科举应试,直到昭宗天复元年( )才以 岁 高龄中进士。因同榜中王希羽、刘象、柯崇、郑希颜等皆年逾古稀,故时称“五老榜”。曹松 3 被授任校书郎,后任秘书省正字。终因风烛残年,不久谢世。遗作有《曹梦征诗集》 卷 《全唐诗》录其诗 140 首。 李公麟 1049 1106 李公麟( — ),字伯时,号龙眠居士,北宋舒州人(康熙《安庆府志》注属桐城 1091 人,一说潜山人,又说舒城人)。著名现实主义画家,世称“宋画第一”。宋元 六年( 进士,历任南康、长垣尉,泗州录事参军,中书省下级僚佐等。五十二岁,辞官还乡,隐居桐 城龙眠山,时称“李龙眠”。 李公麟画学各派,但独创一格,自立门户。我国“白描”画法,始出其手。笔法行云流水 意态生动传神,山水、人物无所不能,鞍:马佛像尤为精通。评者谓:鞍马逾韩干,佛象过吴 道子,山水似李思训,人物如韩混,潇洒之处如王维。《宣和画谱》载,仅出自其手的宫廷藏 画即达 107 幅,最著名的有《五马图》等。晚年所作《龙眠山庄图》,尽收桐城龙眠山响水岩 垂云*、媚笔泉、雨花崖等胜景,亦为画中珍品。友人苏轼曾为《龙眠山庄图》作跋,苏辙亦 赋《龙眠山二十咏》以赠。 李公麟创作宗旨是“立意为先,以喻世教”。评者称他的作品是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协 调的统一,具有“形神毕现”、“天人合一”的特点,故被称为“天下绝艺”。苏轼曾赞他“龙眠 胸中有千驷,不为画肉兼画骨”。李公麟对那些附庸风雅、求画不已的人,曾深深叹道:“吾 为画,如骚人赋诗,吟咏性情而已,奈何世人不察,徒欲供玩好耶!”为画马,他曾潜身马厩 涉足牧场,观察马的生活习性和体形神态,常终日不去。晚年回乡,患病卧床,“犹仰上画 被”,作挥毫落笔之状。家人戒之,他才恍然笑道:“余习未除,不觉至此”。 李公麟长于考古,多识奇字,“自夏商以来钟、鼎、尊、彝,皆能考定世次,辨测款识,闻 一妙品,虽捐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