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历史探究---由先进看待先知.doc

  1. 1、本文档共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西方历史探究---由先进看待先知

疾病、健康期待與安寧醫療的衝擊 學生: 楊亞倫 基礎醫學研究所 前言: 「所以我們不喪膽,反而我們外面的人雖然在毀壞,我們裡面的人卻日日在更新。因為我們這短暫輕微的苦楚,要極盡超越的為我們成就永遠重大的榮耀。我們原不是顧念所見的,乃是顧念所不見的,因為所見的是暫時的,所不見的才是永遠的。」(哥林多後書四章16-18節)……這是我在成為基督徒後的第六年所給自己的提醒與鼓勵……曾幾何時上帝賦予我們全然的生命,自從呱呱落地以來,所帶給親人的是生命的感動與喜悅;隨著爸媽的期許一天天的長大、茁壯,似乎我們都曾在追求中迷失,小時候為了喜歡的東西而吵著要長輩們買給我們,長大後也為了生活不斷追求想要的一切;當生理的荷爾蒙不再乖乖安分守己的時候,我們看見了愛情也見到了失去;愛情的轟轟烈烈中當為對方付出竭盡自己的所有時,直到最後,或許那結果已彰顯地不再重要而是在那不同相愛的過程當中...…走了,所存留的是許多的不捨及扼腕,民國86年6月在生命中對我最重要的外公因攝護腺肥大住院治療;民國88年8月診斷出攝護腺癌,當時的我並未曾意識到這當中的嚴重性,直到外公轉進高雄榮總的安寧病房;約莫一年半休學照顧外公的期間,在那「送往迎來」的過程當中,我見到了人生百態與冷暖;同時我也見到了病人對生命與健康的期待,不斷讓我重新思考生命延續的價值到底在哪裡?民國90年9月27日凌晨3點27分外公走了…他的離去,是我永遠無法放下的痛…… 安寧起源: 桑德絲(Dame Cicely Saunders),1918年生於英國。1940年接受護士訓練成為護士,後因患背痛而無法再任護士之職,但她熱愛照顧病人,便轉修社工學分,於1947年成為社工人員,繼續在醫院中服務病人。1947年她照顧一位年輕的癌症病人大衛(塔斯馬,兩人建立起深厚的友誼。由於當時醫生對癌症病人的疼痛束手無策,桑德絲突發奇想:不知能否為癌症病人的疼痛做點什麼?能否給他們更好的照顧?於是桑德絲決定為癌症病人建立一個像家而較不像醫院的地方。1948年大衛去世,並將他的遺產五百英磅都留給桑德絲,從此桑德絲便特別關心癌症病人,且繼續為她的理想到處演講,募款。為了有更多照顧病人的機會,桑德絲還想應徵晚上照顧病人的義工,但一位醫師建議她:如果妳真想幫助癌症病人,就該去當醫生,因為是醫生遺棄了癌症病人。於是她在33歲時進入醫學院,40歲以前終於成為正式醫師。1958年到1965年間,她與幾位醫師同事研究出許多能減輕癌症病人痛苦的新藥。1963年她開始建築醫院,1967年醫院落成,取名Hospice,原意是接待收容旅人之處,引申為照顧癌症末期病人的地方。桑德絲開創了全世界第一家有特殊服務方案的醫院,以醫療團隊合作方式照顧癌症末期病人,陪他們走完生命全程,並輔導家屬度過哀慟時期。聖克里思多福安寧院建立迄今已30多年,Hospice Care 成為文明社會與人道醫療的驕傲。安寧療護的服務對象是末期病患,在台灣主要是以癌症病人為主。幫助、尊重病患、減輕痛苦、照顧他們,讓病患能擁有生命的尊嚴及完成心願,安然逝去;家屬也能勇敢地渡過哀傷,重新展開自己的人生。在安寧療護病房及安寧居家療護裡,「病人是主角,家人是配角,醫療團隊人員是跑龍套的。」跑龍套的要順主角的心意,協助配角共同去完成主角人生的最後一場戲。用最自然且對病人最沒有傷害的方式。如果病人可以吃,就不要用打針的方式,除非不得已,不要在病人身上插管子。不論什麼方式都要經過病人同意,包括鼻胃管、導尿管、點滴管以及任何治療或手術,因為那是他的身體,所以要讓他能夠接受。讓一個人的生命得到最大的尊重,他最後的生命力還能表現出來。所以「生時燦似夏花,死時美如秋葉。」死亡是每個人遲早會來臨的,而且只有一次,所以要提早做準備。想想當你臨終時,你希望受到怎麼樣的待遇,就是你的親友臨終時所希望得到的。現代人強調尊嚴;生的時候要有尊嚴,死也要死得有尊嚴。我們對生命的尊重,就表現在尊重病人臨終以前的意願和需求上。現代醫學中的治療關係:目前的醫療體系中,醫生是一個具有權威的專業地位,而病人的感覺較居於弱勢,往往在還沒有進入了解自己病情的狀況下,就接受了治療,在此時的心理狀態,恐懼、疑惑、茫然,專業知識的不足的病人,很難在醫生們的專業術語中了解自己的病情,心中縱有疑惑,也難以啟齒,更茫然的不知所惜,不知自己的未來究竟會如何,特別是慢性病患者。慢性病,不似急症有治癒的機會,只能以各種方法控制病情,也就是說,疾病會跟隨他往後的日子,剛開始,多數的病人會以為是可以治癒的,長期下來,發現自己必須與這疾病一起到終老,那心裡的感受,只怕是醫生不太會去想到的。醫生,活在自己的專業領域中,學習的過程往往僅以生物學、病理學的角度來看待病人,且在醫學院的訓練中,訓練自己成為一般所謂的客觀看待病人。但,那

文档评论(0)

magui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8140007116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