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邵阳市洞口县赣方言词汇初步研究-谭亲平.pdfVIP

湖南邵阳市洞口县赣方言词汇初步研究-谭亲平.pdf

  1. 1、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湖南省邵阳市洞口县赣方言词汇初步研究(完整) 谭清平 地球化学研究所 洞口县,山门镇,水东乡,兴文村,石围市人 1 1 11,洞口概况 当代学者比较一致地认为,湖南洞口县方言分为两系。鲍厚星、颜森认为洞 口县大部分地区属赣语洞绥片,而洞口县的黄桥镇和金田,杨林两乡划归为湘语 娄邵片.从如下的图片中可以看出武冈,洞口,隆回一部,是赣语的系。这是这 一地区的人们是从江西迁到此地而造成的,这一地区的语言受赣语,湘语,官方 话及四川话的多重影响,但在口音上仍是赣语的特点。有一次我在食堂打饭,我 说来四两米饭,说完之后旁边一个同学就问我是不是江西的。从这点可以看出我 们的口音仍保持不变。 但随时间的流失,周围语音对这一地区的影响在不断增强.洞口多数地区的方 言属于赣语系,其实不同于邵阳的湘语系 在地图上,洞口的语言区是被湘语包围着的。我们的语言也在不断的被湘语同化。 洞口县语言的特点是保留了大量古音,与普通话的对比可以知道: 1、专门术语与普通话类似比如:电视机,电脑等。 2、大多数有音有字的文字的发音与普通话基本一样,只是音调会发生变化,有 时音调变化还很大,比如:只是,洞口的读音“只”发四声,例句:只晓地呷! 3、大量有音有字的文字发音只是与普通话的口型不同,这是由于在文字流传过 程中的变化,也是造成汉语如此多的方言的重要原因。如,“洞”读hōng,洞口“动” 读hǒng 动风,行不动了(走不动了)。 4、有音无字的文字,这类都用音译的方法,还有部分有音有字的但读音与普通 话相差很大的也用音译的方法,如:其,指“他”的意思,音译为“几”,汝,“你” 的意思,音译为“嗯”。还比如:睏告子,满满(比父亲年纪小的叔)也作嫚嫚。 5、方言的发音在普通话中没有对应的发音,就是音译也找不到相应的字。如: 小。这类字还有很多。只能用普通话的字来代替。 洞口县位于湖南省西南部、邵阳市西部,雪峰山东麓,赧水中游.东接隆回 县,南连武冈市,北临溆浦县,西南与绥宁县、会同县相邻,西北与洪江市共界。 洞口旧属武冈,1952 年成立洞口县。洞口县,春秋战国时期为楚国的地盘。秦 代隶属长沙郡。西汉属都梁侯国。东汉在都梁县管辖之内。三国改称武冈县,西 晋属建兴县,隋为邵阳县辖地。唐代至民国均属武冈县。1952 年,从武冈县划 出北半壁疆域,正式建立洞口县。由于历史上有过多次移民,据光绪《武冈州乡 土志》氏族序记载:“武冈州,宋以前无考。明清最多,从江西迁入者十分之七”。 又据《洞口县志》姓氏篇记载,有刘、李、严、杨、许、袁、黄、谢、傅、彭、 廖等姓人多于明洪武(1368—1398)年间从江西泰和、赣州等地迁入。移民的背景 也不尽相同,所以洞口方言在一定程度上具有杂合性。这一方言与洞口大多数地 区的方言大致相同,与洞口境内的黄桥镇方言却有明显的差异。它与长沙话为代 表的新湘语,双峰话为代表的老湘语都存在口语交际上的困难;与江西南昌话为 代表的典型赣方言相比,有共同之处,但也具有自己的特色。 洞口县的行政区划分为一个县辖镇和8 个区①,8 个区辖31 个乡、7 个镇。本县 人口超过72 万。人口密度大约为每平方公里330 人,是全国人口密度的2.8 倍, 是全省的1.2 倍,是个人多地少的县。人口分布不均匀,东南部人口密度大,每 平方公里超过500 人;西北部人口密度较小,每平方公里在70 人左右,个别少数 民族乡每平方公里只有30 多人。全县有汉、瑶、回、苗等15 个民族。其中汉族 人口最多,约占全县总人口的98.6%,其他14 个少数民族的人口只占1. 4%。少 数民族中以瑶族人口为最多,主要分布在挪溪、长塘和大屋等三个瑶族乡。 洞口县的历史非常悠久。从新石器时代起,就有先民在此繁衍生息。1974 年在洞口区花古乡七里村出土的文物“石斧”,经鉴定产于新石器时代,距今约 6000 年。1986 年在高沙区石榴村出土的文物“鸟兽壶”,据鉴定是西汉早期的遗 物。但直到西汉时期,洞口境内仍为苗瑶族居住。东汉桓帝在元嘉元年即公元 151 年,派官驻守都梁(洞口旧属)以镇苗。汉族人口才从此慢慢入境。北宋末年, 金辽侵犯中原,北方汉族大批南迁。元末明初,大量汉人从江西的泰和、丰城等 地纷纷迁入,因而把江西的赣方言带到洞口县境内。明末清初,又有大批汉族从 闽、鄂、鲁、豫、皖等地迁入,定居在今洞口境内的寥水、平溪江、黄泥江的中 下游一带。而原来的

文档评论(0)

0520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