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濮阳市2016-2017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含答案.doc

河南省濮阳市2016-2017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含答案.doc

  1. 1、本文档共1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河南省濮阳市2016-2017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含答案

濮阳市2016-2017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 语文试题 一、现代文阅读(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李商隐幸得贵人助:令狐楚因为商隐是少年俊才而深加礼敬,使其与读书人交游; 王茂元爱惜义山的才华,把女儿许配给他。 B.李商隐得到令狐楚的赏识做了朝廷命官,令狐楚每年给他衣食,还让他随考核官吏 到上都任职、又提拔他为秘书省校书郎。 C.李商隐先后得到令狐楚和王茂元的赏识,又恰恰因为二人的党派之争陷入了困境, 被令狐绹视为忘恩负义、品行不端之人。 D.李商隐能写古文,不喜欢讲究对仗,进入令狐楚的幕府后才开始写今体带对偶的章 奏;他文思清丽,尤其擅写诔文和奠文。 7.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李德裕素遇之,时德裕秉政,用为河阳帅。(5分) (2)而俱无持操,恃才诡激,为当涂者所薄。(5分) (二)古代诗歌阅读(11分) 阅读下面这宋词,完成14-15题(11分) 水龙吟·春恨 【南宋】陈亮① 闹花深处层楼,画帘半卷东风软。春归翠陌,平莎茸嫩,垂杨金浅。迟日催花,淡云阁雨,轻寒轻暖。恨芳菲世界,游人未赏,都付与、莺和燕。 寂寞凭高念远,向南楼、一声归雁。金钗斗草,青丝勒马,风流云散。罗绶分香,翠绡封泪,几多幽怨!正消魂又是,疏烟淡月,子规声断。 【注】①陈亮(1143-1194),浙江永康人,字同甫,南宋爱国词人,与辛弃疾、宗泽同为爱国志士,力主抗金,倡言收复失地。②金钗斗草:拔金钗作斗草游戏,古代女子的一种嬉戏。 8.此词上片主要的表现手法是什么?请结合诗句赏析。 (5分) 9.本词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请结合全词简述之。(6分) (三)名篇名句默写(6分) 10.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6分) (1)怀良辰以孤往, 。登东皋以舒啸,临清流而赋诗。聊乘化以归尽, !(陶渊明《归去来兮辞》) (2)秦人不暇自哀,而后人哀之; , 。(杜牧《阿房宫赋》) (3) ,两朝开济老臣心。 ,长使英雄泪满襟。(杜甫《蜀相》)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45分) 11.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后面(1)-(3)问题。(20分) 炊烟是母亲的呼唤 余显斌 炊烟,总在故乡的山里袅袅升起,如乡村的一声声呼唤,如娘的一声声呼唤,出现在我远行的梦中,出现在我回望故乡的双眸中。   炊烟中,有鸡叫。   炊烟中,有孩子们的笑声。   炊烟中有花香,有鸟鸣,有流水的声音,有柳条和绿树的影子。那一缕缕的炊烟啊,就那么袅袅的,带着一种温馨,带着一丝柔和,一直升到天空,映着朝阳,或者晚霞,那么清晰,清晰得让人心疼,让人落泪。   游子如果是一枚风筝。那么,炊烟就如一根线,连着游子的思念,连着游子的留恋,一刻也没放松,就那么飘摇着,飘摇不断。   少时,读到一首诗:“儿童放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多年后,当我走在异乡的土地上,拖着行李箱在遥远的城市回望时,此时,记忆里最幸福的事,就是少儿时候,回到家中,放下书包,拿起风筝,叽叽喳喳笑着飞奔向田野,飞奔向三月的风中。   三月,是小村春暖花开的季节。   三月,是小村炊烟如画的季节。   三月的炊烟从田野升起,总觉得不是从烟囱中升起来的,远远望去,那一缕一缕的烟,仿佛是从桃花、梨花和杏花中升起来。   小村多树,尤多果树。一到三月,一场细柔的春风,无声地吹来;一片轻如呢喃的细雨,无声无息地落下来。这时,枝头绿了,远远看去,嫩黄一片。花儿也开了,桃花、杏花,如一团团的云霞;而梨花则如一团团棉絮。   一家家粉墙瓦屋,都隐入花中。   炊烟升起,一缕一缕,仿佛从花儿草儿上升起,仿佛从树枝叶芽中升起,升到空中,与蒙蒙的雾缠绕在一起,淡淡地弥散着,那颜色如一袭淡蓝色的纱巾,如一袭淡蓝色的不着边际的梦。   炊烟中的乡村,总是那么祥和。   有炊烟的地方,就有游子的一丝牵挂,就有一缕扯不断的记忆。人走了,走在了陌生的地方,可是炊烟还在,因为乡村还在,乡村的瓦屋还在,乡村的篱笆豆角还在,乡村的猪圈荷塘还在,年老的爹娘还在。   还有,我在山坡上的童年,依然还在那儿。   那时,放着牛,我会卧在草丛中看蓝蓝的天,看天上的白云一直向远处飘去,一直飘过对面的山梁,飘过那座叫阴坡的山梁。那儿的山很陡,远远看去是蓝黑色的,下面是一片一片的树,树林中有白屋,有黑瓦,有隐隐的人声。对,还有一缕一缕细细的炊烟。   在晴日里,山里空气如水,十分干净透明。   这时,看远山的炊烟,就如淡淡的粉墨画,在天空中划过一笔又一笔,弯弯扭扭的,虽然细如蚊痕,却仍清清楚楚的。再近处,有小孩的喊声,长长传来,在喊自己的爹回家吃饭。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dajuhyy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