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杜甫诗三首之秋兴八首其一
意象 所谓意象,就是客观物象经过创作主体独特的情感活动而创造出来的一种艺术形象。简单地说,意象就是寓“意”之“象”,就是用来寄托主观情思的客观物象。 意境 意,即情感、意绪,即诗人主观的思想感情; 境,是境况、境界,即诗中所描绘的客观生活图景,它是广意的,不单指景,还指诗人所见所历之事。 意与境交融在一起而形成的艺术境界就是意境。意境由意象组成,意象包括在意境中。 意象着眼于某种物象中的主观意向,而意境则是由艺术形象所表露出来的整体境界。? 杜甫诗三首 秋兴八首(其一) 学习目标 在吟诵的基础上,把握诗歌的意象,品味诗歌的意境。 体会杜甫沉郁顿挫的诗风 作者介绍 杜甫(公元712--770年),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杜少陵,杜工部等。我国古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人称“诗圣”。 杜子美生活在唐朝由盛转衰的历史时期,其诗多涉笔社会动荡、政治黑暗、人民疾苦,被誉为“诗史”。杜诗风格,基本上是“沉郁顿挫”,语言和篇章结构又富于变化,讲求炼字炼句。代表作有“三吏”“三别”等。 杜甫三十五岁以前读书与游历。天宝年间到长安,仕进无门,困顿了十年,才获得右卫率府胄曹参军的小职。 安史之乱开始,他流亡颠沛,竟为叛军所俘;脱险后,授官左拾遗。 乾元二年(759),他弃官西行,最后到四川,定居成都一度在剑南节度使严武幕中任检校工部员外郎,故又有杜工部之称。在严武等人的帮助下,在城西浣花溪畔,建成了一座草堂,世称“杜甫草堂”, 也称“浣花草堂”。 晚年举家东迁,途中留滞夔州二年,出峡。漂泊鄂、湘一带。 唐代宗大历五年(公元770年),诗人病死在湘江的一只小船中。 在他最后漂泊西南的十一年间,他虽过着“生涯似众人” 的生活,但却写了《茅屋为秋风所破歌》、《闻官军收河南河北》、《秋兴》、《岁晏行》等一千多首诗。 杜子美出身于世代“奉儒守官”的封建没落世家,自幼接受封建正统思想的教育和熏陶,其祖父是诗人杜审言(武则天时官至宰相)。他有“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的宏伟抱负。他一心要走的是”达则兼善天下“的道路。 但是,他一生的苦难与穷苦使他不能不看到封建社会的冷酷现实。正由于他所处的社会地位和所受的生活磨炼跟他的“奉儒守官”思想的冲突,让他的思想备受煎熬。 写作背景 “安史之乱”虽于763年被平定,但国家的形势却仍不稳定,回纥、吐蕃等民族自是兵强马壮,不时侵略唐境,吐蕃还于763年一度攻占了都城长安;而唐朝内部在平定“安史之乱”战争中作大的军阀也拥兵割据,对朝廷构成了威胁。国运威迫,犹如四季之在暮秋,杜甫为此而深感忧虑写此《秋兴》时,他已五十五岁,已处在人生之秋,眼看来日无多,叶落归根之想更为迫切。正是在此种悲人生之秋和国运之秋的心境下,他写下了《秋兴》这首诗。 层次结构 枫叶凋零 秋气萧森 骇浪滔天 阴云匝地 丛菊两开 孤舟一系 一亩秋风 一片捣衣声 主题 ? 这是一篇随物兴感、即景寄怀之作。诗人由深秋的衰残景象和阴沉气氛感发情怀,书写了因战乱而常年流落他乡、不能东归中原的悲哀和对干戈不息、国家前途未卜的担忧。杜甫此诗,不但悲自然之秋,更是悲人生之秋和国运衰落之秋,充溢着苍凉的身世之感和家国之秋,含意较一般的悲秋之作远为深厚。? 艺术特色 ??1、章法谨严? 2、情景交融 ? ? ??3、语言练达 2、情景交融 ?? 整首诗既因物感兴,使情思有所附丽;又因即景寄怀,使景物有了生命。情因景生,景因情而活,情因景而显,景因情而深。真正达到了情景交融的境界。? ??3、语言练达 最为杰出的是颈联之遣词造句。上句之“两开”,既前应“丛菊”,表明客居夔州已两度春秋;有下启“泪”字,暗示两年之中时时都向东归故园,然而新院始终无法实现,每见菊花开绽就潸然落泪。如将“他日”解作“将来”,则更有归乡后痛定思痛,为今日之流离失所伤心再三的意味。与下句之“一系”同样语意双关。此二字既上承故园的思念之心一直牵系于此岸边孤舟,又希望有一天能扬帆启航,顺流东下。 不仅如此,上、下两句还互文见义:“丛菊两开”谓花开有时,“孤舟一系”伤归乡无期;“两开”见出时光流走,“一系”见出人迹淹留;“他日泪”是果,“故园心”是因……两句诗词语平易而涵蕴丰厚,句法奇异而旨意错综。对偶工稳而文气流荡,笔墨老成,炉火纯青。 * 点此播放教学视频 2011-02-20 点此播放教学视频 点此播放教学视频 点此播放教学视频 点此播放教学视频 点此播放教学视频 点此播放教学视频 点此播放教学视频 点此播放教学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李华 微课温度计使用课件.ppt
- 李亚石摄影作品欣赏_令人窒息的享受.ppt
- 权力的行使1718.ppt
- 李商隐《无题二首(其一)》.ppt
- 李军-学员 高效执行力.ppt
- 李商隐咏史诗初探.doc
- 李商隐—锦瑟上课过程用.ppt
- 机械设计的基本与实践 项目10 轴承.ppt
- 李商隐学案.ppt
- 李商隐专题.ppt
- 人工智能在期货市场交易自动化流程中的应用考核试卷.docx
- 2025年建党104周年党章知识竞赛题库及答案(共50题).docx
- 2025年室内装饰设计师(学校设计级)考试试卷与教育环境.docx
- 汽车行业职业安全与职业健康(含新能源汽车)项目4-4.pdf
- 2025年室内装饰设计师(地铁设计级)考试试卷与城市活力.docx
- 住宅建筑信息模型在施工技术革新中的应用探讨考核试卷.docx
- 丝织品在建筑室内艺术装置中的应用考核试卷.docx
- 2025年建党104周年党章知识竞赛题库及答案(共60题).docx
- 2025年室内装饰设计师(家居)考试试卷.docx
- 2025年室内装饰设计师(展览空间级)考试试卷与视觉传达.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