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3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杜甫(修改)
(四)眷恋亲情、友情。 杜甫诗歌的典型情感 : (一)忧国忧民渴望兼济天下; (二)仰慕英雄、壮志难酬; (三)漂泊无依、老病孤愁 ; 爱国主义 感动唐朝十大诗人 你披着一路风尘,踏着大唐的土地,带着满身血泪,迎面走来;你把伟大与贫穷,高尚与困窘,不可思议地集于一身;你的绝唱,你的情怀,至今让我们感慨不已! 万方:1、指姿态多种多样。如“仪态万方”。 2、指全国各地或世界各地。 万方多难:多指国家处于山河破碎、朝廷正处于风雨飘摇的危难关头。 解 题 作者简介 冯至(1905—1993),出生于河北涿州,曾就读于北京大学德文系和德国海德堡大学。回国后先后在同济大学、西南联大、北京大学等校任教。深受到德语诗人里尔克的影响,1941年他创作了一组后来结集为《十四行集》的诗作,影响甚大。曾被鲁迅誉为「中国最为杰出的抒情诗人」。 杜甫,字子美,唐朝最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他的诗反映唐安史之乱前后的社会现实,故有“诗史”之称。 他的诗表达悲天悯人情怀,济世安民思想,以及其高尚人格和完美技巧,故又有“诗圣”之称。 他与李白并称为“李杜”,他更被宗代江西派奉为鼻祖,著有《杜工部集》。 杜甫的一生可分为五个时期: (一)读书、漫游时期(公元712-744) (二)困守长安时期(公元746-755) (三)流亡时期(公元755-759) (四)暂居西南时期(公元759-768) (五)漂泊时期(公元768-770) (一)读书、漫游时期(公元712-744) 杜甫从小学诗,二十四岁时曾参加进士考试,但由于奸臣捉弄,没能考取。他在这一时期里,漫游了全国,先后和高适、李白等人打猎取乐、登高怀古,并和李白结下了伟大的情谊。 伟大友谊 (二)困守长安时期(公元746-755) 杜甫30多岁时曾到长安求官,但杜甫的一些见解没能被皇帝采用,他也因此开始了挨饿受冻的困顿的生活,甚至为解决衣食问题而去卖药。这种现象直到他44岁时才有所改善(他被任命为“右卫率府兵曹参军”)。 这十年的困苦生活的磨练,使杜甫接近了人民,看到了政治的黑暗,统治阶级的罪恶。 困顿长安 (三)流亡时期(公元755-759) 杜甫在投奔新皇帝的途中被俘虏,后来冒险逃出。在后来的为官中,又因触怒了皇帝而使他失去了做官的兴趣,于是,历经千辛万苦,来到了四川。 这一时期中,写下了许多优秀的诗篇。比如著名的“三吏”(《新安吏》、《石壕吏》、《潼关吏》)、“三别”(《新婚别》、《垂老别》、《无家别》)等。 安史之乱 (四)暂居西南时期(公元759-768) 杜甫在成都得到了亲友的资助,建了一座草堂定居。在这里,他被严武的人推荐做了“检校工部员外郎”。 这一时期,杜甫反映人民疾苦的诗相对减少,抒情诗成为他创作的主要内容,如《江畔独步寻花》等。 杜甫草堂 (五)漂泊时期(公元768-770) 年老时的杜甫领着家人离开四川,准备回老家。但因为年老穷困,沿途漂流,最终没能如愿,病逝于湘(今湖南)水舟中。 病死孤舟 阅读指导(可分不同角度) ①从时代背景入手,分析杜甫生活的时代有什么样的特点? ②从杜诗入手,分析诗人、感情、社会之间有什么样的关系? ③从杜甫其人入手,分析杜甫为什么被称为“诗圣”? 重点阅读“长安十年” 部分,填写表1 时间 社会状况 杜甫经历 代表作品 诗歌特点 长安十年( 746—755) 忧国忧民,关心民生疾苦,形成沉郁顿挫的诗歌风格 这时政治正显露出日趋腐化的征象。 初到长安时,豪放情绪还没有消逝。 但随着与现实的接触渐多,豪放的情绪逐渐收敛 《兵车行》、《丽人行》 《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 兵车行 车辚辚,马萧萧。行人弓箭各在腰。爷娘妻子走相送,尘埃不见咸阳桥。牵衣顿足拦道哭,哭声直上干云霄。道旁过者问行人,行人但云点行频。或从十五北防河,便至四十西营田。去时里正与裹头,归来头白还戍边……君不见青海头,古来白骨无人收。新鬼烦冤旧鬼哭,天阴雨湿声啾啾! 现实主义诗歌创作的里程碑 阅读“流亡” ,填写表格2 时间 社会状况 杜甫经历 代表作品 诗歌特点 流亡( 755—757) 反映了当时的政治形势和社会现实,表达了人民的情绪和愿望。诗歌有一部分 走向现实主义 安史之乱开始 杜甫在长安沦陷前的一个月离开了长安。 《春望》《月夜》《北征》 春 望 国破山河在,城春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机运五种人学习.doc
- 杂草学复习资料和典型试题.doc
- 权力需监督.ppt
- 机电传动设计----邮件分拣系统设计说明书.doc
- 李伟华论文.doc
- 杂糅的罗源.ppt
- 李凭箜篌引定稿教案.doc
- 李华 微课温度计使用课件.ppt
- 李亚石摄影作品欣赏_令人窒息的享受.ppt
- 权力的行使1718.ppt
- 校长五个一工程实施方案(3篇).docx
- 学校八个一工程实施方案(3篇).docx
- 泌尿外科结石研究进展.docx
- 大田县助企纾困工程方案(3篇).docx
- DB3301∕T 0363-2022 公共数据脱敏管理规范(杭州市).docx
- DB32T 3545.3-2021血液净化治疗技术管理 第3部分:血液净化治疗机构医护人员的培训规范.docx
- DB34_T 4959-2024 儿科核磁麻醉镇静管理规范.docx
- DB34T 310021-2024 纯电动公交车运营管理规范.docx
- DB3301 T 0412-2023燃油加油机计量远程监测技术规范.docx
- DB34_T 4725-2024 新能源汽车售后服务规范.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