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3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材料题的解题技巧1.pptx
* 6.注意答案的简明扼要。 对于材料解析题的文字表达能力,要求言简意赅,条理清楚,逻辑严谨,问什么答什么,不必展开。另外,答案用语要规范,准确使用“应试语言”,不能滥用文学性的修饰语,历史卷不能当成语文卷 * * 1、古往今来,不少思想家对人性作为认具的思考。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人性之善也,犹水之就下也。人无有不善。水无有不下……人皆有不忍人之心。先王有不忍人之心,斯有不忍人之政矣。 ——孟轲《孟子·告子上》 材料二 若夫目好色,耳好听,口好味,心好利,骨体肤理好愉佚,是皆生于人之情性者也……是性人为之所生,其不同之征也。……故圣人化性而起伪,伪起而生礼义,礼义生而利法度。 ——苟况《荀子·性恶》 材料三 知是心之体,心自然会知。见父自然知孝,见兄自然知悌,见孺子入井自然知侧隐,此便是良知,不假外求。 ——王阳明《传习录》 * 材料四 因为我们还不知道美德的本性和性质,我们也必须在一个假设之下来问美德是否由教育而来的问题,就像这样:如果美德是属于这样一类心灵的善,它是否应该由教育而来?让我们假设第一个假设是知识或不是知识——在这种情形之下,它是由教育来的或不是由教育来的?……但美德是否由教育而来的呢?或毋宁说,是否每一个人都能看到只有知识是由教育而来的呢? ——苏格拉底 请回答: (1)根据材料,分别概括孟子、荀子、王阳明、苏格拉底在人性观问题上的主张。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为扩展人的善性,他们分别提出了怎样的解决途径? (3)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东西方先哲强调的共同问题是什么?其侧重点及目的有何不同? * 1、(1)主张:孟子:人性善。荀子:人性恶。王阳明:致良知。苏格拉底:善是人的内在灵魂,知德合一。 (2)途径:孟子:实行仁政扩充人的善性。荀子子:强调用礼义法度来规范人的行为。王阳明:知行合一。苏格拉底:美德由教育而来。 (3)共同问题:道德问题。侧重点:东方思想家侧重于社会公德。苏格拉底侧重于个人道德。目的:东方思想家主要是为了建立稳定的社会秩序,建立和谐社会。苏格拉底主要是为了重新建立人们的道德价值观,挽救衰退的城邦制。 * 2、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惟天子受命于天,天下受命于天子,一国则受命于君。王者必受命而后王,王者必改正朔,易服色,制礼乐,一统于天下。 ——董仲舒《春秋繁露》 材料二 父止于慈,子止于孝,君止于仁,臣止于敬,万物庶事莫不各有其所,得其所则安,失其所则悖。圣人所以能使天下顺治,非能为物作则也,唯止之各于其所而已。 ──《二程集》第三册《周易程氏传》 * 材料三 穿衣吃饭,即是人伦物理。除却穿衣吃饭,无伦物矣。 ——李贽《焚书》 夫私者,人之心也。人必有私,而后其心乃见;若无私,则无心矣。 ——李贽《藏书》 请回答: (1)概括材料一的思想主张,作者为什么会提出这一主张? (2)材料二宣扬的核心观点是什么?作者提出这些观点的目的何在? (3)根据材料三,概括李贽的思想主张,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产生的原因。 (4)上述材料反映的儒家思想发展变化具有怎样的特点? * 2、(1)君权神授(天人合一)、大一统。适应国家统一和加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需要。 (2)主张:“父子君臣,天下之定理”。(或写宣扬封建纲常、封建道德规范)。目的:维护封建统治秩序的合理性。 (3)强调人的正当私欲,不能脱离基本的物质生活去空谈仁义道德。 原因:商品经济的发展和资本主义萌芽的出现。 (4)根据社会发展的需要,不断趋时更新。 3、“今日者拯斯人于涂炭,为万世开太平,此吾辈之任也。“顾炎武中此成一代大学者,开一代新学风,其思想脉络清晰可见。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教化者,朝廷之先务;廉耻者,士人之美节;……朝廷有教化,则士人有廉耻;士人有廉耻,则天下有风俗。 ——顾炎武《日知录?廉耻》 材料二??夫子所以教人者,无非以立天下之人伦。……是故有人伦,然后有风俗;有风俗,然后有政事;有政事,然后有国家。 ?????????????????——顾炎武《亭林文集?华阴王氏宗祠记》 材料三??理学之名,自宋人始有之。……今之所谓理学,……不取之“五经”而但资(宋明)之语录,……又曰:“《论语》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本矿保障措施作业单制度实施细则.ppt
- 机动阅读1.ppt
- 机床数控技术及应用6-3.ppt
- 朱自清匆匆课件.ppt
- 机械制造技术(水利水电教材).doc
- 机修技师论文(迟小平).ppt
- 机器人雅可比矩阵2.ppt
- 机械振动 第9章第5、6、7节.ppt
- 机械效率张勒车.ppt
- 机械行业标准制定工作细则2015.doc
- 江西省南昌市立德朝阳中学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开学考试物理试卷(含答案).docx
- 2024-2025学年度计算机二级全真模拟模拟题及答案详解(夺冠).docx
- 2024-2025学年度计算机二级全真模拟模拟题及答案详解(基础+提升).docx
- 大螺丝测试题目及答案.docx
- 2024-2025学年度计算机二级全真模拟模拟题及参考答案详解【黄金题型】.docx
- 大蜜二蜜题目大全及答案.docx
- 大模型考试题目及答案.docx
- 2024-2025学年度计算机二级全真模拟模拟题及参考答案详解【培优】.docx
- 大脑成熟测试题目及答案.docx
- 2024-2025学年度计算机二级全真模拟模拟题及参考答案详解(名师推荐).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