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文会表达技巧答题模式.ppt

  1. 1、本文档共4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李文会表达技巧答题模式

“端午”,是一个富有民族特色和文化内涵的节日。一到端午,人们忙着准备“碧艾香蒲”,一个“忙”字,写出了家家户户“庆端阳”的热闹景象。“细缠五色臂丝长”,写出楚地端午风俗。这描写,为下片抒情作了铺垫。在这热闹喜庆的节日里,诗人却“空惆怅”,与“庆端阳”的热闹形成鲜明的对比。“谁复吊沅湘”,交代了“空惆怅”的缘由,原来人们忙着过端午,只是一般性地喜庆,而忘却了这个特殊节日所蕴含的历史文化内涵,谁还记得那为爱国诗人屈原呢?作者有感而发,直指俗弊。下片直抒自己的感情,仍然运用了对比手法。词人在端午“读罢”《离骚》,伤感之情油然而生!而那些忙着“庆端阳”的人们,却无人解“其中味”,更令人惆怅无比!词人多么希望能记住这位富有“忠义气”,美好的品格与天地比寿,与日月齐光的屈大夫啊! ????作者通过对比手法的运用,把内心的情感抒发得深沉、有力,值得品味。 阅读下面一首清诗,然后回答问题。 壬戌清明作 屈大均[注] 朝作轻寒暮作阴,愁中不觉已春深。 落花有泪因风雨,啼鸟无情自古今。 故国江山徒梦寐,中华人物又销沉。 龙蛇四海归无所,寒食年年怆客心。 【注】 屈大均,字翁山,番禺人。早年参加抗清斗争,后退隐不仕。其地位与顾炎武、吴嘉纪相比肩。屈大均一生跋涉山川,结交前明遗民志士 (1)本诗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突出运用了怎样的表现手法? (2)本诗的颔联和尾联表现出怎样的语言风格?请任选一联简要赏析。 答案 (1)主要抒发了作者反清无望的幽愤和悲怆。融情于景(或:比喻、对比)。 (2)含蓄委婉(或:深沉蕴藉)。 颔联:作者用垂泪的“落花”比喻受打击的抗清志士,用得意的“啼鸟”来比喻为清廷卖力帮腔的小人,含蓄地表达了深沉悲怆的情怀。 * 鉴赏诗的 表达技巧 (2009·安徽)阅读下面这首词,然后回答问题。 小重山·端午 (元)舒 碧艾香蒲处处忙。谁家儿共女,庆端阳。细缠五色臂丝①长。空惆怅,谁复吊沅湘②。 往事莫论量。千年忠义气,日星光。《离骚》读罢总堪伤。 无人解,树转午阴凉。 【注】 ①五色臂丝:荆楚风俗,端午节以五彩丝系 臂。②沅湘:沅水和湘水。湘水支流中有汨罗江。 从全词看,“空惆怅”和“无人解”分别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4分) 这首词最突出的表现手法是什么?请分别结合上阙和下阙作简要分析。(4分) (4分)空惆怅:慨叹世人忙于节日的喜庆,而不理解或淡忘了端午节日厚重的历史内涵;表达对爱国诗人屈原的怀念之情。无人解:抒发了作者不为世俗理解的孤寂落寞的情怀,也表达了对屈原忠义气节的崇敬。 (4分)手法:对比。简析:上阕中众人的繁忙喜庆和作者的独自惆怅形成对比;下阕中世俗对屈原的不理解和作者读《离骚》的深切感伤形成对比。(答“反衬”,且简析合理也可) (2009·湖北)阅读下面这首宋诗,然后回答问题。 题西溪无相院 张 先 积水涵虚上下清,几家门静岸痕平。 浮萍破处见山影,小艇归时闻草声。 入郭僧寻尘里去,过桥人似鉴中行。 已凭暂雨添秋色,莫放修芦碍月生。 第二联是怎样写景的?请简要分析。 解析 文中问怎样写景,应该从写景(也就是描写) 的角度和文章的结构方面回答,联系描写角度的相 关知识——远近大小、动静明暗、视听触嗅、声光 色态,进行回答即可。注意一定要结合诗歌解释 分析。 答案 上句着眼于视觉,写浮萍破处,山影在水中 显现出来,呼应了第一联的“清”字。下句则着墨 于听觉,以细微的草声衬托出环境的宁静,呼应了 第一联的“静”字。 阅读下面的曲词,回答问题。(2分) 折桂令 问秦淮 孔尚任 问秦淮旧日窗寮,破纸迎风,坏槛当潮,目断魂消。当年粉黛,何处笙箫?罢灯船端阳不 闹,收酒旗重九无聊。白鸟飘飘,绿水滔滔,嫩黄花有些蝶飞,新红叶无个人瞧。 “当年粉黛,何处笙箫?”用了什么修辞手法? 【正确答案】 借代、反问。 【增分提示】 无论是全篇还是某一句,都存在着表达技巧的综合运用问题。考生答题时要只想到一处答出一点,结果因遗漏要点而失分。因此,答表达技巧时要多角度思考,如从修辞手法思考,看它运用了几种;从表现手法思考,它又运用了哪些。当然,不要过度答题,把几乎所有的手法都写上去,应该多角度思考,准确判定。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然后回答问题。(10分) 秋日酬王昭仪 汪元量① 愁到浓时酒自斟,挑灯看剑泪痕深。 黄金台②愧少知己,碧玉③调将空好音。 万叶秋风孤馆梦,一灯夜雨故乡心。 庭前昨夜梧桐雨,劲气④萧萧入短襟。 【注】①汪元量:南宋末,以善琴供奉内廷。南宋亡,汪元量与王昭仪俱被掳北去。②黄金台:在今河北易县东南十八里,燕昭王置千金于其上,以延天下士,遂以为名。③碧玉:“碧玉歌者,宋汝南王所作也。碧玉,汝南

文档评论(0)

dajuhyy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