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中考试语文试题_Word版含答案.doc

  1. 1、本文档共1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期中考试语文试题_Word版含答案

2015级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 2016.4.21 本试卷共10页。考试时间150分钟,满分150分。 第I卷(选择题 共45分) 一、(15分,每小题3分) 1.下面加点的字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窈陷yǎo 顷刻qīng 劲厉 jìng 少不更事gēng B.歆享xīn 震颤chàn 黢黑xū 卑处一隅 yú C.诘问jié 铁戟jǐ 炮烙páo 笑容可掬 jū D.蹙缩cù 渐染jiàn 阡陌qiān 残垣断壁 yuán 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 A. 坍塌 搭讪 诡秘 凤毛鳞角 B. 寒喧 废弛 邈远 苌弘化璧 C. 强捍 修缮 驯顺 始作佣者 D. 阡陌 圭臬 眩晕 针砭时弊 3.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恰当的一项是( ) ① 经过协商联系,我校“锐风文学社”在橱窗里张贴出了下周六去敬老院服务的????。 ② 去冬今春,我们这里雨雪稀少,旱情严重,于是就有很多迷信的人不是想办法如何抗旱保苗,而是去向龙王????庇佑。 ③ 眉山苏氏一门才俊当然不错,而“苏小妹三难新郎”纯属虚构,然而这个故事却???至今,经久不衰。依次填入下列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A.启示 祈求 流传 B.启事 祈求 流传 C.启示 企求 留传 D.启事 企求 留传 4.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A.《舌尖上的中国》已经让吃货们垂涎三尺,最近举行的“博山美食文化节”,更是让“美食家”们闻风而动,争先恐后地赶来博山大快朵颐。 B.想起乡下的母亲,就会寄一笔钱到乡下,寄走了钱,心安理得地又投入到我的工作中了。 C.一个远涉重洋、寄身美国、茕茕孑立的中国弱女子,要控告有钱有势的美国地头蛇是何等艰难! D.柳妈对祥林嫂的再嫁不以为意,认为祥林嫂“索性撞一个死,就好了”。 5.下列语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 A.在我国古代有关自然灾害记录的文献中,地方志是很重要的史料来源,平均每一种地方志至少记载了一类或一次自然灾害。 B.近期卫生部表示,将继续密切关注全国以及重点省份流感疫情的形势,加强对流感疫情的分析、研判和监测,对重点省份的流感防控工作予以指导。 C.在电影娱乐化倾向日益提高的情况下,《一九四二》严肃的主题,对历史的追问,对生命的尊重,对人性的关怀,使它成为极具社会责任感的作品。 D.去云南不全是为了那玉龙雪山,还为了那被誉为“第一美味”的过桥米线和独具特色的“汽锅鸡”。据说,品尝这两样美食最好是在秋末冬初较为合适。 二、(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6~8题。 以优雅表达治疗“语言癌” 刘巽(xùn)达 ①台湾媒体新近提出一个名曰“语言癌”的概念,一时间应者甚众。最先“发难”的对象,是“做一个……的动作(如“拥抱”“微笑”“按摩”“点餐”)”之类的冗词赘句。这些词在现实生活中表达得非常烦琐,无意义地叠加赘词。最先表现在服务行业,似乎长一点的句子听起来较为委婉、温顺、礼貌,但一旦敷衍开去,不分场合,全都“拉长”。这种“语言的癌细胞不断增生”,扩散到大众口中,也入侵到标语及平面媒体里,甚至渗透到文字语法中,这就令人担忧了。 ②“语言癌”这一新概念,能够在短时间内迅速升温,引起两岸媒体与学界的关注与热议,乃因其在一定程度上击中了命门。现代人无法用精准的中文表达,已然不是一两天的事,而是积久之弊。当触摸手机屏幕点赞大面积代替词语表达,当音频和视频大范围代替文字表述,当非规范的网络语言吞噬规范中文,当“西语”未加消化地侵入汉语,“语言癌”就在这一片雾霾中渐渐生成。 ③也许有人认为,“语言癌”的症状在台湾地区较为明显,大陆症状略轻。笔者并不以为然,在这一点上,两岸只是表现形式不同而已。对此,著名作家余光中认为,这和中文的“恶性西化”有很大关系,大家只顾学英文、看翻译小说,不再看用字精简的中文经典,结果英文没学好,却把中文学坏了。化简为繁,以拙代巧,加上电视、网络推波助澜,遂将“讲病态中文”变成时尚。台湾作家张晓风还分析说,电视记者常在现场连线时拉高音调,吐出长串累赘、不知所云的话语,这种“腔调”潜移默化感染到受众,“癌细胞”就一点点扩散了。这些分析无疑是切中肯綮的。咱们这边的电视节目“口水”也

文档评论(0)

dajuhyy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