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休闲行为理论
* 休閒與休閒行為理論 休閒的觀點 休閒行為理論 補償理論 後遺理論 熟悉理論 個人社區理論 * 休閒的觀點 一、亞里斯多德和古典觀點 此觀點非亞里斯多德所發明,而是他於西元前四世紀表達「古典」或「典範」休閒觀,古典是因為它發展於希臘聞名的古典時代,而典範是因為它描述了休閒應該或可能具有的典範或型態。 柏拉圖的「理想國」表達了休閒的理想。完美社會中,統治階級免於現實生活的煩惱,將所有時間用於深思真善美,隨之而來的快樂是統治者將成為完美的統治者。此外,哲學家與國王組成可靠的休閒社會,主要是這些人受過基本教育,能以適當的觀點看待事情。 * 亞里斯多德與柏拉圖持相同的觀點 亞里斯多德是柏拉圖的學生 亞里斯多德肯定人需要朋友,因為休閒時,朋友可以分享想法和理想。人在休閒是最真實的,所以全心思考是最高尚,因為真理的思考使人接觸永恆的真理,提升人接近神的境界,所以人在休閒時將是沈思者、哲學家、思想家。 人在休閒時,必須是沒有緊急壓力和日常雜務在身 。休閒並非是獨自沈思,最終應是回饋到社會,美德才得以發展,因此,完美的人應具有理論和實踐的功能。 * 亞里斯多德認為休閒是一種態度或習慣所呈現的狀態,雖然它發生在時間之內,但「自由時間」是非必要的,而是一個人在自由時間的「態度」或「意向」。當你開始盤算休閒的安排時,你已趨向休閒,因為休閒是感受 ,非經由安排。 簡言之,亞里斯多德認為休閒是人類所有活動的目的, 其論述是屬於休閒行為,他認為人的生命是與休閒有關的,休閒是人類活動的目的。而僅有貴族才能將休閒概念發揮到最恰當,因為多數人都在勞動中淹沒,只有貴族的生活無虞,才能與上帝溝通與對話,才能冥想,做有意義的思考。 音樂及思想是最具休閒性質的活動,因為有這類活動人類的生活才有意義。 * 二、休閒是自由支配時間 休閒是照顧生活必須之後的剩餘時間,此觀點是多數人認同的,特別是休閒和遊憩領域人。優點是便於衡量。 「自由時間」是「束縛時間」的相反詞,很多時間也許是自由或個人可自行支配,但人經常將它轉為個人修繕之用 ,或完成其他較不煩人的職責,因此不容易察覺 任何非工作時機都可以成為休閒,但休閒的基本假設是「 做一個人真正想做的事」,它可以發生在工作時間,也可在個人自由決定的時間中完成。 因此,休閒可以發生在工作時,也可以發生在睡覺、排隊、上廁所。 此觀點認為休閒是有所為的,此觀點間接否定了,休閒是為了所為本身,無所為而為的活動。 * 三、階級特權觀點 階級特權觀點是T. Veblen(威卜藍)於1899年提出,主要是在批判資本家,因為他認為沒有任何勞工知道真正的休閒是什麼,資本家的休閒就是大量消費和明顯的閒散,只有有錢人才得以如此。而且休閒具有炫耀性,是向鄰居朋友炫耀更有消費力。 威卜藍認為休閒就是將時間用在多餘的消費和刻意追求沒有特別價值的事,認為古典觀點所談的自我修養是不存在的。 工業結構的生產和消費,在某種程度上是被人參考及模仿,從衣服、房子、家具、車子等,而這些也都具有炫耀力。他認為休閒視同脫軌、偏差和不正常。消費是消耗時間的方法,但消費是休閒? * 四、休閒非功利觀點 休閒就是單純為了享受去做的事。這樣的休閒可能發生在獨處或群眾中,它主要決定於心智狀態而與任何特定活動無關。它可能涉及實體物質或發生於與外界完全隔離。 休閒非功利觀點與古典觀點相似之處在於心智與精神的修練,而非功利觀點更強調做個人所願做的事。 * 五、休閒心理觀點 心理學家傾向於注意人的適應過程,他們認為休閒是個人成長的機會,同時也是破壞性行為產生的機會。有些成長是需要破壞的。慘痛經驗更有利成長。 鈕林格(John Neulinger)和格蘭多(Rich Crandall)主張休閒就是做自己,表露個人才華、能力與潛力。 強調休閒是有「目的性」的活動,是「個人性」的,具相對「有利」的結果。 這樣的觀點開啟了如下議題的探討: 如休閒提供了哪些滿足?人休閒的動機,休閒能否提供人學習? 不同種族、性別、年齡、國籍的人休閒偏好有何不同。 基本上,心理學提供了探討休閒的基本架構,誰需要休閒?為什麼?休閒對於人格有何影響? * 六、休閒三部曲 法國社會學家杜馬哲(Dumazedier)認為休閒活動是個人隨性的事,休閒綜合了輕鬆、多變化、增廣見聞等因素,經常是社交活動,需要個人的創造力,也就是休閒三部曲,分別是放鬆、娛樂、個人發展,此三部分是相互貫通的,且不可分。 放鬆是休閒之始,因為人需要克服疲勞;娛樂提供休閒轉移功能,讓我們脫離關注的事務;個人發展是休閒的持久成分,開拓視野,讓生命更有意義。 杜馬哲認為休閒應該是在與穩定的環境中進行才是休閒 ,古希臘貴族的休閒是來自於奴隸的貢獻,否則休閒是無法成立的,也就是說貴族的休閒是在恐懼中形成的,並非真正休閒。 * 七、整體休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6. 观察与比较》教学设计2024-2025学年科学一年级上册教科版(2024).docx VIP
- 《基于UbD理论的小学数学单元教学设计研究》课题研究方案.doc
- 部编本小学语文3~6年级单元主题及核心素养表.docx
- 群联(PS2303PS2251-03刷ISP固件详细量产修复教程.doc
- 小班科学《风车转起来》PPT课件.ppt VIP
- 2020年工业机器人行业市场分析调研报告.docx
- 民航服务心理与实务 课件 模块4项目3 识用旅客个性心理与服务.pptx
- 第三单元名著导读《朝花夕拾——二十四孝图》知识点梳理 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教师版).pdf
- 间歇性导尿技术及操作步骤PPT课件.pptx VIP
- 现代工程设计制图习题集第五版王启美答案.pdf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