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磁场与公共卫生极低频电磁场的暴露.PDF

电磁场与公共卫生极低频电磁场的暴露.PDF

  1. 1、本文档共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电磁场与公共卫生极低频电磁场的暴露

附件一 世界衛生組織322 號文件 發表日期:2007 年6 月 電磁場與公共衛生 極低頻電磁場的暴露 電力使用在日常生活中無可或缺。在電流傳輸過程中,電場及磁場存在於電 力傳輸線及電器用品周圍。從 1970 年代末期起,有關極低頻率(ELF )電場及 磁場(EMF )暴露的健康危害疑慮逐漸升高,有許多相關研究協助解答多項重要 議題,而問題的焦點也漸趨明朗。 世界衛生組織(WHO )於 1996 年建立國際電磁場計畫(International Electromagnetic Fields Project ),研究電磁場與其相關科技可能的健康風險,最 近 WHO 的專案小組已經完成極低頻電磁場與健康之相關文獻回顧( WHO, 2007 )。 這份說明書以該專案小組之研究發現為依據,並更新2002 年由WHO 支助的 國際癌症研究署(International Agency for Research on Cancer, IARC ),與2003 年非游離輻射國際委員會(International Commission on Non-Ionizing Radiation Protection, ICNIRP ),所發表的電磁場健康效應文獻回顧。 極低頻率電磁場與住宅暴露 電磁場存在於電流通過的地方,如電線、纜線、住宅配線以及電器用品中。 電場因電荷產生,測量的單位是「伏特/公尺」(V/m ),並可被一般的材質,如 木頭或金屬等隔絕。磁場因電荷的流動(電流)產生,測量單位是「特斯拉」 (tesla,T ),但一般以「毫特斯拉」(millitesla, mT )或「微特斯拉」(microtesla, μT )表示,某些國家則採用「高斯」(gauss, G, 10,000 G=1 T ),磁場可輕易穿 透一般物質,很難屏障。無論電場或磁場,強度都和距離有關,距離發射源越遠, 強度就越弱。 多數電力以每秒50-60 次來回振盪的速度運轉,稱為「赫茲」(Hertz, Hz )。 在某些電器設備周遭,磁場強度可以達到數百微特斯拉(μT)。位於電線下方的 磁場強度大約為200 mG ,而電場強度可達每公尺數千伏特;不過住宅區的平均 磁場強度遠低於這個數值,在歐洲大約是0.7 mG ,北美則為1.1 mG 。住家電場 強度平均為每公尺數十伏特。 專案小組評估 1 2005年10月,WHO召集科學專家成立專案小組,評估暴露頻率範圍在0到 100,000赫茲之極低頻率電場及磁場對健康的風險。IARC於2002年主要回顧極低 頻電磁場與癌症的關連性,而WHO的專案小組則針對數種健康效應進行回顧, 並且更新與癌症相關之研究證據。其結論與建議發表於2007年WHO出版的「環 境衛生標準專論」(WHO Environmental Health Criteria monograph )。 根據健康風險評估的標準程序,專案小組的結論是,目前一般大眾可能的電 場暴露,並沒有實質的健康疑慮。因此本說明書的重點,主要是極低頻磁場的暴 露。 短期效應 目前已有足夠證據顯示,短時間暴露於高強度(遠高於1000 mG 以上)之 磁場會產生明確的生物物理反應。外在的極低頻率磁場會誘使體內產生高強度電 場及電流,刺激神經與肌肉,並改變中樞神經系統中神經細胞的反應強度。 潛在之長期效應 兒童白血病是探討長期極低頻磁場暴露之健康危害研究的焦點。2002 年國 際癌症研究署發表的專文,將極低頻率磁場歸類為「可能致癌物」,表示目前對 極低頻磁場導致人類癌症的科學證據有限,在動物實驗中也沒有足夠證據支持其 致癌性 (咖啡以及焊接燻煙均屬此類)。該專文綜合回顧流行病學研究,發現暴 露在平均磁場強度3 至4 mG 之住宅者,兒童罹患白血病之危險性增加為兩倍。 本專案小組認為,其後的新研究,並未改變原本的致癌分類。 然而,流行病學證據會因為研究方法的問題而削弱,例如潛在的抽樣誤差。 另外,目前低劑量暴露與癌症發生之生物物理學機制仍未有定論,如果低劑量暴 露會造成健康效應,可能是經由未知的生物機轉。除此之外,動物實驗結果多半 未能證實兩者的相關,因此,綜合目前兒童白血病之證據,仍不足以支持因果關 係。 兒童白血病是一種比較

文档评论(0)

xiaozu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