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3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八年级上册第四单元教案
东方市中小学校
教
学
备
课
簿
科目
校名
年级 班
科任教师
2014至2015学年度第二学期
东方市第二思源实验学校制
学 期 教 学 计 划
教
材
总
体
分
析
教
材
目
的
要
求
学
生
情
况
简
析
方
法
与
措
施
教学进度安排表
单元序号 单 元 内 容 课时数 周次 课时教案 第(30 )课时
课题 十六 小石谭记 第( 1 ) 教学重难点 1.背诵全文
2.课文内容 课前
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法
与
学法
导读-点拨-背诵-拓展 教学过程设计 设计意图 一、课件导学:
以“黔驴技穷”出自柳宗元的寓言《黔之驴》导入写景散文《小石潭记》的学习。 (课件展示:“驴不胜怒,蹄之……”的画面)
预习情况检测:
1.解释(课件展示)
潭中鱼可百许头 不可知其源
水尤清洌 以其境过清
2.理解(课件展示)
全石以为底 斗折蛇行 凄神寒骨
3、朗读课文,初步感知课文内容:(课件展示:朗读录音)
二、小组互助
分析课文内容:(朗读――思考―讨论)
(课件展示:思考:
1、作者是怎样发现小石潭的?小石潭的全貌是怎样的?
2.游鱼和潭水有什么特点?
3.溪流和溪岸有什么特点?)
分析写景顺序:
小结: 景色特点:
石奇树美 水清鱼乐
斗折蛇行 犬牙差互
写景顺序:
按照游览的顺序,即:游踪 ——发现――近观――远望――感受
三、解析拓展
体会并感悟情景交融的写法:
思考:(课件展示)
1、国维在《人间词话》中写到“一切情语皆情语。”那么你能说出作者观鱼时是怎样的心情?
2、浏览重叠最后又是怎样的心情?
3、他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心境?
小结:
作者参与改革,失败被贬,心中愤懑难平,因而凄苦是他感情的主调,而寄情山水正是为了摆脱这种抑郁的心情:所以才会有发现小石潭时心乐之,观鱼时觉得鱼似与游者相乐的愉悦心情;但这种欢快毕竟是暂时的,一经凄清环境的触发,便会凄神寒骨,悄怆幽邃,忧伤、悲凉的心境便会自然流露出来。就很自然的融情入景了。
4、学生自读、齐读,进一步体会课文内容及作者情感。
四、当堂训练
检查学习效果:
背诵向导
从小丘-隔-闻-如鸣佩环-心-伐—下-水尤清洌-全石以为底-坻-屿-青树翠蔓……潭中鱼-皆若-日光-影-佁然-俶尔-似与……
潭西南-斗折-其岸势……坐潭上-四面-寂寥-凄神-悄怆-以其境-不可……同游者……
小结全文:本文生动地描写了小石潭环境景物的幽美和静寂。了解作者贬官失意后的孤凄之情。语言简练生动,景物刻画细腻、逼真,充满了诗情画意,表现了作者杰出的写作技巧。
五.微课助学
板书
板图
设计 《小石潭记》
柳宗元
景美 情凄
情景交融 教学反思与评价
课时教案 第(31 )课时
课题 十七 记承天寺夜游 第( 1 ) 教学
重
难点 1、重点:结合课文来理解一些词和句的含义。
2、难点:学习古人写景抒情的方法。 课前
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法
与
学法
思考,讨论,归纳 教学过程设计 设计意图 一、课件导学
1、作者简介
苏轼,字子瞻,号东坡居士,北宋著名的文学家,在诗词、散文方面都有杰出成就,与他的父亲苏洵、弟弟苏辙合称“三苏”,均在“唐宋八大家”之列。
苏轼有不少随笔式的散文,大都取材于日常生活的片段,或渲染出一种情调,或表现一片心境。本篇课文就出自苏轼的一部笔记《东坡志林》,仅83字的写景小品,看似单纯写景,实则是有寓意的,要耐心寻味。
2、导语
从文章的标题来看,是记叙夜晚到一家寺院游玩的经历。那么我们事先推测,这篇文章会不会描述他游玩的心情?他的心情会是怎样的?
二、小组互助 朗读课文
要求读准字音,读清句子停顿。
如: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 庭下/如积水空明
念/无与为乐者 水中/藻荇交横
翻译理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