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2017年年底上市依维柯新daily正式下线
丰田avalon
2017-07-31
中国成立一支“敢死队”:用生命换你现世安稳
今天的中国,是世界最顶尖的航天大国之一,从“两弹一星”到载人航天再到嫦娥三号,中国人在短短的几十年时间
里,不断刷新着自己在太空里的高度。
和所有军工制造的故事一样,辉煌成绩的背后,从来都站立着一群,或者更多的,不为人知的故事和名字。
西方质疑中国导弹“有弹无枪”?!
央视重磅纪录片告诉你真相!
1964年10月16日,中国第一枚原子弹成功爆炸。中国成为了世界上第五个拥有原子弹的国家。这颗内爆式铀弹技术水
平之高大大超出了国际上对中国能力的预测。吃惊之余,美国国防部长麦克纳马拉断言:中国在五年内不会有原子弹
运载工具。西方舆论也随之一边倒,说中国是“有弹没枪”。可他们不知道的是,在原子弹研制的同时,“枪”的研
发也在如火如荼地进行。
今天,中国航天工业大部分固体火箭和导弹的动力系统,都出自这里。它的名字,叫航天动力技术研究院,也就是航
page 1 / 9
丰田avalon
2017-07-31
天科技集团的第四研究院。
王健儒是长征十一号火箭固体发动机的总设计师,他正在对一种新型固体推进系统进行激光点火实验。如果说弹道是
火箭的DNA,那么动力系统就是火箭的“心脏”。
世界上最快的超级跑车,百公里加速度在1到2秒;而火箭固体发动机的加速性能,则是按毫秒来计算的。六十毫秒的
时间里,点火、产生高温高压燃气、再通过喷管喷出来,产生的动能,可以将几十吨甚至上百吨重的火箭瞬间托起来
,送入云霄。
这台直径达三米的固体推进发动机,是中国自主研制出的迄今直径最大、装药量最大、推力最大的两段式对接固体发
动机,用于未来的中型运载火箭的助推发动机。这样的技术难度,没有第二台国产固体发动机可以比拟。
由于可贮存、爆发力和机动性好,固体发动机多被用于战略战术导弹。因此,固体推进剂,被称为“改变游戏规则”
的技术。只有在这一领域跟上对手,祖国的和平与安全才有强大力量保证。这壮丽燃烧奇迹的背后,是一个又一个默
默奉献的传奇故事。
page 2 / 9
丰田avalon
2017-07-31
鄂北山谷一声惊雷
中国军工英雄,生命定格在这一刻
很难想象,这个位于鄂北山区的偏僻山沟,曾是中国固体推进剂研究最前沿的阵地。
丁汝昆曾经在这个山沟里工作和生活了15年,亲历了中国固体推进剂从无到有的研发过程。上世纪60年代,航天科技
集团四院42所整体从内蒙古搬迁到了湖北谷城郭峪的大山深处。
当年这一幢幢赤砖红瓦的建筑厂房拔地而起的时候,他们只有一个目标,研制出先进的固体推进剂,让中国的导弹打
得更高更远。但是用什么材料做配方,没人知道。
1970年,西方发达国家已经开始高能固体推进剂研究,丁汝昆他们也接到了新任务,要启动一场“高能大会战”。全
国许多相关单位大协作联合集体攻关,要造出大比冲的固体推进剂。
这是42所的科研人员模拟当年在实验室对推进剂配方进行预混的场景。
page 3 / 9
丰田avalon
2017-07-31
固体发动机的推进剂要把燃烧剂、氧化剂和粘合剂混在一起。可以推动火箭的燃料,其爆炸威力可想而知。由于没有
更好的防护措施,她们当年只好把头埋在桌子下面,在头顶做配方预混。1979年发生了一次让丁汝昆终生难忘的事件
。
1979年7月11号8点34分50秒。时间永远地定格在了这块上海牌手表的表盘上。随着一声巨响,工房被夷为平地,爆炸
声震彻整个山谷。
和丁汝昆一起工作的两名女同事,在处理一种极为敏感的氧化剂预混过程时,不幸引爆了这种危险的制剂。
隔着一道30公分厚的水泥墙,丁汝昆成了工房内唯一的幸存者。
听到爆炸时,丁汝昆正在写实验记录。把“晴”字写完,他就准备进屋取样。正是在这分毫之间,他捡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