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2017北京市平谷区高三一模语文试卷
平谷区2016—2017学年度第二学期高三年级质量监控 语文试卷 2017.3 注意事项: ①本试卷共8页,满分150分,考试时长150分钟。 ②试题答案一律填涂或书写在答题卡上,在试卷上作答无效。 ③在答题卡上选择题用2B铅笔作答,其他试题用黑色字迹铅字笔。 ④考试结束,请将答题卡交回。 一、本大题共8道小题,共24分。阅读下面材料,完成1-8题。 材料一 “春雨惊春清谷天,夏满芒夏暑相连。秋处露秋寒霜降,冬雪雪冬小大寒。”这首中国农历“二十四节气歌”在国际气象界 (广为人知/鲜为人知),“二十四节气”也被誉为“中国的第五大发明”。 雨水“柳发芽”,惊蛰“动物醒”,春分“燕归来”,白露“燕南去”。二十四节气记录了耕种麦收、种瓜点豆等诸多农事。清明踏青,冬至吃饺子,大雪堆雪人,吃时令菜蔬等行为也伴随着节气的到来而成为一种习惯。 从气候学角度看,“二十四节气”是中国人在长期的生产实践中逐步认识到的季节更替和气候变化规律, (凝聚/聚集)了中国人对大自然的认知智慧。它起源于黄河流域,把全年分为立春、立夏、立秋和立冬等节气,以反映四季、气温、降雨、物候等方面的变化。它反映出中国古代民间对气候的 (朴素/普通)认知。农耕时代中国农民一直依靠“二十四节气”来安排生活和生产,这种科学认识远播海外各大洲,影响了全世界。 西汉刘安组织编写的《淮南子》一书里有完整的“二十四节气”记载,详细地介绍了节气推算的方法和节气的有关内容,论述了天地、日月、风雨、雷电等自然现象的生成,以及对人类和社会生活秩序与农业生产的影响。 从“二十四节气”的命名可以看出,节气的划分充分考虑了季节、气候、物候等自然现象的变化。不过,在气候变暖的背景下,“二十四节气”的适用性也发生了变化。桃花常常在惊蛰节气到来前就红了;清明节后时常出现气温 (飙升/蹿升),一日入夏;夏天雨日少了,暴雨强降水多了;冬天里冷空气频数小了,寒潮强度变弱了,暖冬成为了新常态。 (取材于2016年12月5日《光明日报》,有删改) 1.将下列词语填入文中空白处,最恰当的一组是(2分) A.鲜为人知 聚集 朴素 蹿升 B.广为人知 凝聚 普通 蹿升 C.广为人知 凝聚 朴素 飙升 D.鲜为人知 聚集 普通 飙升 2.请在下列诗句空白处填上恰当的节气名称(2分) ① 时放风筝好,谷雨西厢宜养蚕。 ②隔溪芒种渔家乐,农田耕耘 间。 ③立秋向日葵花放, 西楼听晚蝉。 ④ 髙卧邯郸梦,捧雪飘空交大寒。 材料二 白露是九月的头一个节气。《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中说:“八月节……阴气渐重,露凝而白也。”露是靠近地面的水蒸气夜间遇冷而凝结成的小水球,因色白而称“白露”。 写白露的诗,孟浩然的《初秋》比较直白,诗云:“不觉初秋夜渐长,清风习习重凄凉。炎炎暑退茅斋静,阶下丛莎有露光。”再如杜甫这首《白露》诗,也描绘出一幅美好的喜秋风景图:白露团甘子,清晨散马蹄。圃开连石树,船渡入江溪。凭几看鱼乐,回鞭急鸟栖。渐知秋实美,幽径恐多蹊。诗意挺美。 但大多数的诗是借白露之景,寄托和抒写诗人内心情愫的。《诗经·蒹葭》中“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就常为人所吟诵,表现诗人思见心切,望穿秋水的情感。 南北朝谢朓的《秋夜》很有名。“秋夜促织鸣,南邻捣衣急。思君隔九重,夜夜空伫立。北窗轻幔垂,西户月光入。何知白露下,坐视阶前湿。谁能长分居,秋尽冬复及。”全诗描述的是思妇怀人,一段浓情蜜意全从平言淡语中倾泻而出。 然而最为人熟知的还是杜甫的那首《月夜忆舍弟》,诗中“戍鼓断人行,边秋一雁声。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写尽远方游子的满腔思乡之情,尤其是后两句,已然是经典名句了。 (取材于徐廷华《白露》,有删改) 3.下列对“材料二”中所选诗文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孟浩然《初秋》所写的景象均是生活中的寻常所见,却有无限韵味。诗歌平淡的叙述与诗人平淡的心态相谐和。 B.《诗经·蒹葭》中“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表现了诗人思人心切、望穿秋水而不得的绝望。 C.谢朓的《秋夜》诗,通过描写促织鸣叫,白露湿阶,月光入户,表达了思妇对征人的深切思念,语言平实质朴。 D.杜甫《月夜忆舍弟》一诗中的“舍弟”是古人对自己兄弟的谦称,如果要称呼别人的兄弟,就常用敬称“令弟”。 4.下列诗词的内容,与“冬至”节气特征相符合的一项是(3分) A.野棠梨密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2016广东高考政治一轮复习单元综合检测.doc
- 2016高一地理清明节作业(整体差异性人口城市化).doc
- 2016河南对口高考专业试题.doc
- 2016监护人继续教育考试复习.doc
- 2016届《新步步高》一轮复习数学理科高考专题突破高考中的立体几何问题.doc
- 2016届高三生物一轮复习课时提升练2.doc
- 2016届高三物理力学计算题四.docx
- 2016九年级9月份开学测评语文试题.docx
- 2016年《全面深化改革实现文明发展》试题与答案精简版.doc
- 2016届中考物理压轴题总复习学案训练10生活中的简单机械.doc
- 2017北京中考一模物理压强浮力汇编.docx
- 2017春八年级历史下册第二单元第4课工业化的起步教案新人教版.doc
- 2017初级药师考试专业知识考前冲刺试题及答案解析.doc
- 2017春八年级数学下册181平行四边形的性质教案.doc
- 2017高考地理一轮复习考点规范练18城市化(含解析).doc
- 2017高考地理一轮复习考点规范练16人口统计图(含解析).doc
- 2017高考历史一轮复习专题6西方人文精神的发展62启蒙运动对点训练.doc
- 2017春七年级数学下册531平行线的性质习题.doc
- 2017春七年级数学下册522平行线的判定习题.doc
- 2017高考汇编专题01集合与函数.doc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