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今图书集成医部全录(卷419-421)小儿诸热门.pdfVIP

古今图书集成医部全录(卷419-421)小儿诸热门.pdf

  1. 1、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古今图书集成医部全录(卷419-421)小儿诸热门.pdf

古今图书集成医部全录卷四百十九 小儿诸热门 黄帝素问 通评虚实论篇 帝曰:乳子而病热,脉悬小者,何如? 【注 夫病热者,皆伤寒之类也。凡伤于寒,借阳气以化热,热虽盛不死。 然阳气生于精水之中,男子八岁、女子七岁,肾气始实。乳子天癸未至,肾气未 盛,故帝有此问焉。夫心主脉而资生于肾,心肾水火之气,上下时交,肾气不能 上资于心,则心悬如病饥,而寸口之脉悬绝小者,肾气未盛也。】 岐伯曰:手足温则生,寒则死。 【注 伯答乳子之生阳,借后天之气也,四肢皆禀气于胃,故阳受气于四 末,是以手足温者,胃气尚盛,故生;寒则胃气已绝,故死。夫水谷入于胃,津 液各走其道。肾为水脏,受五脏之精而藏之,是先天之精,犹借后天之所资益者 也。又别出两行营卫之道,其大气之搏而不行者,名曰宗气,积于胸中,上出于 肺以司呼吸,是四肢之原俞,又受资于胃府所生之营卫宗气。是以手足温者生, 寒者死。】 帝曰:乳子中风热,喘鸣肩息者,脉何如?岐伯曰:喘鸣肩息者,脉实大也。 缓则生,急则死。 【注 此复论后天所生之宗气而亦不可伤也。宗气者,五脏六腑十二经脉 之宗始,故曰宗气。肩息者,呼吸摇肩也。风热之邪,始伤皮毛,喘鸣肩息,是 风热盛而内干肺气宗气,故脉实大也。夫脉之所以和缓者,得阳明之胃气也。急 则胃气已绝,故死。】 小儿直诀 【宋•钱乙】 诸经发热证治 潮热者,时间发热,过时即退,来日依时而发,此欲发惊也。 壮热者,常热不已,甚则发惊癎也。 风热者,身热而口中气热,乃风邪外感也。 温壮者,肢体微热也。 发热而不欲饮水者,胃气虚热也,用白朮散。 发热而饮水作渴,喜冷饮食者,胃气实热也,用泻黄散。 【注 按《秘藏保婴集》云:小儿潮热,或壮热不退,多是变蒸及五脏相 胜,不必用药。又多食积郁热,由中发外,见于肌表,只理其中,清阳明之热, 而表热自除,不可认作外感,用小柴胡轻利等药重伤其内。又潮热不退,恐是出 痘,亦当审察,勿便用药。窃谓发热饮水者热在内,不饮水者热在外也,又当以 此辨之。其诸热证说见各类。】 黄疸 若大病后身目皆黄者,黄病也。 身痛背强,大小便濇,一身尽黄,小便黄赤,此黄疸也。泻者难治。 若百日或半年,不因病而身黄者,胃热胎疸也;若淡黄兼白者,胃怯也。 【注 按大病后身目皆黄,或肢体黄胖者,脾气亏损而真脏为病,宜用六 君子汤、参苓白朮散,调补元气。病后发渴者,脾气虚而津液少也,用七味白朮 散。若脾经湿热壅滞,二便秘,腠理不得疏泄而为患者,名为黄疸,用茵陈汤。 初生身黄壮热,不乳便秘,此为胎热,用地黄汤。若二便赤濇,腹胀面赤,饮水, 用茵陈汤,调五苓散。若清便自调,四肢并冷,用益黄散;淡黄白,用调中丸。】 卫生宝鉴 【元•罗天益】 小儿季夏身热痿黄治验 小儿身体蒸热,胸膈烦满,皮肤如溃橘之黄,眼中白睛亦黄,筋骨痿弱不能 行立,此由季夏之热加以湿令而蒸热薄于经络,入于骨髓,使脏气不平,故脾逆 乘心,湿热相合而成此疾也。盖心火实则身体蒸热,胸膈烦满,脾湿胜则皮肤如 溃橘之黄,有余之气必乘己所胜而侮不胜,是肾肝受邪而筋骨痿弱,不能行立。 《内经》言脾热者色黄而肉蠕动,又言湿热成痿,信哉斯言也!此所谓子能令母 实,实则泻其子也。若脾土退其本位,肾水得复,心火自平矣。又《内经》曰: 治痿独取于阳明,正谓此也。予用加减泻黄散主之。 幼科全书 【元•朱震亨】 发热 凡小儿有病皆热,证既不同,治亦当异,须明虚实,不可妄自汗下。 凡伤风发热,其证汗出身热,呵欠面赤,目濇多肿,恶风喘气。此因解脱受 风所致,宜疏风解肌退热,先服柴葛解肌汤,发去风邪,俟热之时再服凉惊丸以 防内热。 凡伤寒发热,其证无汗身热,呵欠烦闷,项急面赤,喘急恶寒,口中热气。 此因解脱受寒所致。宜发散寒邪,退热镇惊,先服惺惺散,发去寒邪,后服凉惊 丸以防内热。 二证,如小儿禀赋厚者可用凉惊丸,虚怯者用胃苓丸,甚效。 如伤风发热,又吐又泻者,不可发散,此脾家虚怯也,以五苓散吞理中汤最 效。 凡伤风发热,多得于夏,其证身热自汗,作渴昏睡,手足俱热。此因天气已 热,包裹太厚,重受其热也。先用白虎汤,调益元散以解其热,次服调元生脉散 以补元气。 伤暑发热,多得于夏,其证身热自

文档评论(0)

jackzjh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