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分析化学教学大纲-安庆师范学院精品课程网.DOC
《分析化学》课程教学大纲
(修订稿)(供化学、材料化学专业使用)
学时数:68学时
分析化学的目的与任务
分析化学是高等师范院校化学专业的一门基础课。开设这门课的目的在于使学生在已学过的无机化学基础上,学习和掌握分析化学的基本原理、基本知识和基本操作技能,培养严谨的科学态度,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为学习后续课和将来从事化学教学及科学研究工作打好基础。
课程的基本要求
1.明确分析化学在生产、教学及科学研究工作中的任务和作用;
2.巩固的加深对水溶液中化学平衡理论的理解,并了解在分析化学中的应用;
3.掌握常见离子的个性、共性和反应进行条件等基本知识;
4.掌握滴定分析法、重量分析法和分光光度法的基本原理、方法和数据的处理。
5.熟练掌握化学分析法的基本操作和技能,学会使用分光光度法等有关仪器,并对其他常用的仪器分析方法有初步的了解。
本课程的相关课程
无机化学为本课程的先修课程,因此本课程应在学生学习化学键和原子结构、分子结构、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元素性质,以及酸碱理论等基本理论的基础上进行讲授。
课程内容简介及教学要求
绪论
分析化学的任务和作用
分析化学的方法
第一章 定性分析概论
定性分析的任务和方法分类
常量分析、 微量分析、半微量分析;干法分析、湿法分析
分析反应进行的条件
定性分析对鉴定反应的要求
反应的外部特征、反应的灵敏性、选择性
空白试验及对照试验
分别分析和系统分析
第二章 阳离子分析
常见阳离子的分组,硫化氢系统分组的方法;
第一组阳离子()的分析,重要分析特性,混合液的系统分析;
第二组阳离子()的分析,重要分析特性,混合液的系统分析;
第三组阳离子()的分析,重要分析特性,混合液的系统分析;
第四组阳离子()的分析,重要分析特性,混合液的系统分析;
第五组阳离子()的分析,重要分析特性,混合液的系统分析;
第三章 阴离子的分析
等十三种阴离子
阴离子的分析特性(阴离子的钡盐、银盐的溶解性,相应酸的挥发性,氧化还原性);
阴离子的初步试验,相应酸的挥发性,在酸性溶液中与高锰酸钾碘-淀粉的作用;
阴离子的个别鉴定(和两种混合溶液的分析)
第四章 固体盐类的定性分析
试样的物理观察和初步试验
焰色反应
灼烧试验
溶解性试验
分析试液的制备(水溶及酸溶);
分析结果的判断。
第五章 误差用数据处理
定量分析中的误差
误差的分类及来源
准确度与精密度
误差的正态分布曲线平均值的置信区间
可疑值的舍弃
有效数据和计算规则
第六章 滴定分析概论
滴定分析法的特点和方法分类
标准溶液
滴定
计量点
指示剂
滴定终点和滴定误差
滴定分析对化学反应的要求
标准溶液浓度的表示法
物质的量的浓度
滴定度
标准溶液的配制和标定
基准物质
直接法和间接法
第七章 酸碱滴定法
酸碱质子理论
1酸碱的定义
1.2 共轭酸碱对
1.3 溶剂的质子自逆反应
1.4 酸碱强度
1.5 拉平效应
1.6 区分效应
酸碱溶液中各型体的分布
2.1分析浓度、平衡浓度和物料平衡
2.2酸的浓度和酸度
2.3酸碱溶液中各型体的分布
酸碱溶液中酸碱度的计算
3.1电荷平衡和质子平衡
3.2强酸和强碱溶液酸碱度的计算
3.3一元弱酸碱溶液酸碱度的计算
3.4多元酸碱溶液酸碱度的计算
3.5两性物质溶液酸碱度的计算
缓冲溶液
4.1溶液的pH值的计算
4.2缓冲容量和缓冲范围
4.3缓冲溶液的选择和配制
酸碱指示剂
5.1指示剂变色原理
5.2指示剂变色范围
5.3影响指示剂变色范围的因素
5.4混合指示剂
强酸(碱)和一元弱酸(碱)的滴定
6.1强酸(碱)的滴定
6.2强酸(碱)滴定一元弱酸(碱)的滴定曲线
6.3指示剂的选择
6.4滴定误差
多元酸碱的滴定
7.1多元酸的滴定
7.2多元碱的滴定
7.3滴定误差
应用及计算示例
8.1直接滴定法
8.2间接滴定法
第八章 配位滴定法
配位滴定法概述
乙二胺四乙酸的性质及其他配合物
2.1 乙二胺四乙酸的离解平衡
2.2 分布图
2.3 乙二胺四乙酸与金属离子配合物的立体结构
配合物在溶液中离解平衡
3.1配合物的形成常数
3.2配位平衡中有关各型体浓度的计算
3.3影响配位平衡的主要因素
3.4配合物的表观形成常数
EDTA滴定法的原理
4.1滴定曲线
4.2准确滴定的条件
4.3配位滴定所允许的最低pH值
4.4酸效应曲线
指示剂
5.1金属离子指示剂的作用原理
5.2金属指示剂必须具备的条件
5.3选择的根据
5.4使用中存在的问题
5.5常用金属指示剂简介
提高配位滴定选择性的方法
6.1 消除干扰离子的条件
6.2消除干扰离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