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日劝诱言语行为间接会话策略对比与日语教学①.PDF

中日劝诱言语行为间接会话策略对比与日语教学①.PDF

  1. 1、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中日劝诱言语行为间接会话策略对比与日语教学①.PDF

第6卷 第12期 当代教育理论与实践 Vol.6 No.12 2014年12月 Theory and Practice of Contemporary Education Dec.2014 中日劝诱言语行为间接会话策略 ① 对比与日语教学 李玉华 (长沙学院外语系,湖南 长沙410003) 摘 要:通过收集语料的方法对中日两国热播电视剧中的劝诱言语行为的间接会话策略的使用状况进行了对比考 察。数据分析表明:日语劝诱言语行为间接策略的使用频率明显高于汉语。在间接会话策略使用类型上,日语主要倾向 于使用“意愿确认型”“意愿表述型”“信息要求型”3 种类型,而汉语则倾向于使用“意愿确认型”“意愿表述型”“信息提 供型”3 种策略。在日语劝诱言语行为的教学过程中,应进行文化差异的讲解,避免母语的负迁移,设定多样化的劝诱语 境,进而提高在跨文化交际中实施劝诱言语行为的能力。 关键词:劝诱言语行为;间接会话策略;日语教学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5884(2014)12-0108-02   言语行为是交际过程中的最小单位,是上级单位交 受到他人强制或干预,如果这些得以满足,消极面子就得 际结构的构成要素。因此,语言交际的过程就是由一个 以维护。礼貌是为了维护交际双方积极和消极面子或消 接一个的言语行为所构成(Cohen,1996)。言语行为研究 除威胁积极与消极面子的行为手段。布朗(1987)指出, 是语用学及其分支学科———“对比语用学”和“跨文化语 有些言语行为,在本质上和交际者的面子相悖,被称为 用学”的研究重点。近年来,关于言语行为的研究热点已 “威胁面子行为”。劝诱言语行为是以劝说对方共同参加 从言语行为的理论研究转向为对具体言语行为的实证研 某个特定活动为目的,但由于劝诱将占用被劝诱者的时 究,因此,基于言语行为理论对具体某种言语行为的实证 间,限制了被劝诱者的自由,因此劝诱是一种威胁听话人 研究已成为有待解决的新课题。关于劝诱言语行为,东 消极面子的行为。劝诱时劝诱者要注意避免不适当的强 条(2006)、铃木(2003)、刘健华(1984)、车松月(2009)等 求,同时还要考虑减轻如果遭受拒绝时所受到的心理冲 学者,主要从分析劝诱言语行为的会话构造以及通过人 击,不失体面。因此,劝诱时倾向于采用间接会话策略。 为设定特定语境对中日劝诱言语行为进行对比分析两个 角度,来探讨劝诱言语行为。而以更贴近现实生活的多 2 劝诱言语行为间接会话策略的中日对比 样化的真实情景为背景来探讨中日劝诱言语行为的对比 为使数据的分析结果能更客观地反映中日现代生活 研究几乎没有。 中的劝诱言语行为,本文特选取除战争、历史、科幻等以 本文试图以语用学理论为基础,通过实际语料调查 外的、以家庭和职场两种素材为社会背景的4 部中国现 研究,探讨中日劝诱言语行为的会话策略的异同,在此基 代经典生活剧和5 部日本现代经典生活剧为语料素材, 础上为中日语言教学者提供可行的教学建议,进而提高 以言语事件为单位,将其中所有符合劝诱言语行为的例 学习者在跨文化交际中实施劝诱言语行为的能力。

文档评论(0)

youbika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