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语文十三周月考试卷 姓名 得分.docx

九年级语文十三周月考试卷 姓名 得分.docx

  1. 1、本文档共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九年级语文十三周月考试卷 姓名 得分《隆中对》练习一填空题1.本文作者,字,所著的与、、、并称为“四史”。2.本文选自,作者,朝人,家。二解释下列词语1.亮躬耕陇亩()2.好为《梁父吟》()3.时人莫之许也()4.谓为信然()()5.时先主屯新野()6.先主器之()7.谓先主曰()8.此人可就见()9.不可屈致也()10.将军宜枉驾顾之()()11.由是先主遂诣亮()12.凡三往()13.因屏人日()()14.汉室倾颓()15.奸臣窃命()16.孤不度德力()()()17.遂用猖獗()18.欲信大义于天大()19.然志犹未已()()20.君谓计将安出()()21.自董卓已来()22.跨州连郡者不可胜数()23.则名微而众寡()24.非惟天时()25.抑亦人谋也()26.挟天子而令诸侯()27.此诚不可与争锋()()28.利尽南海()()29.此殆天所以资将军()()30.民殷国富而不知存恤()()31.将军既帝室之胄()32.总揽英雄()33.保其岩阻()34.将军身率益州之众()35.出于秦川()36.于是与亮情好日密()37.隆中对()三问答题1 .文章开头点明诸葛亮的志趣的句子是2.诸葛亮自比管仲、乐毅,为什么“时人莫之许也”?3 .“时人莫之许也”在文中有什么作用?4 .“惟博陵崔州平、颍川徐庶元直与亮友善,谓为信然。”一句有何作用?5.你怎样看待诸葛亮隐居隆中而又自比管仲、乐毅这一行为?6 .“先主器之”、“遂诣亮,凡三往”表明刘备是一个怎样的人?7 .刘备和诸葛亮的一问一答是本文的中心,通过对话你能看出两个人的思想性格吗?8 .诸葛亮为刘备策划的最终目标是什么?9.诸葛亮为达到这个目标规划了哪些切实可行的策略?10 .诸葛亮是根据什么提出这个战略方针的?11 .文末写“关羽、张飞等不悦”这一细节有什么作用?12 .本文流传下来的一个成语是什么?13 .文中提到的“管仲”,是春秋时著名的谋臣,你能写出一个与他有关的成语或典故吗?14.请写出与徐庶有关的一个歇后语。15 .请写出与张飞有关的两个故事情节。16.在小说中,诸葛亮作为智慧的化身出现。请写出三个与他有关的故事情节。17.写出四个与关羽有关的故事情节。18 .诸葛亮是智者的化身,但他隐居待主的做法在当今社会是否是上策?谈谈你的看法。19 .文章对曹操的刻画虽不过寥寥几处,却使曹操的形象跃然纸上。请分析曹操的性格特点,并写出《三国演义》中三个与其相关的故事情节。20.根据对文章的理解完成下列对联上联:千古奇谋隆中决策下联:21.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3分)A 以弱为强者 B 曹操比于袁绍 贤能为之用 信义著于四海C 此用武之国 D 则命一上将将荆州之军以向宛、洛高祖因之以成帝业百姓孰敢不箪食壶浆以迎将军者乎22.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4分)⑴ 此诚不可与争锋争锋: ⑵ 此殆天所以资将军 资: ⑶ 民殷国富而不知存恤 殷: ⑷ 总揽英雄 揽23.诺葛亮在隆中对策中是如何“三分天下”的?请根据文段内容简要概括。(4分)⑴下面各组句中加点的词意思不同的一项是(2分)A.此诚不可与争锋 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B.国险而民附 益州险塞C.利尽南海 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D.将军岂有意乎 将军岂愿见之乎⑵下面语句用现代汉语表达,不准确的一项是(2分)A.非惟天时,抑亦人谋也——不仅是时机有利,而且也是人的谋划得当。B.此可以为援而不可图也——这方面可把他结为外援,而不可谋取他。C.此殆天所以资将军——这完全是上天拿它来资助将军的。D.百姓孰敢不箪食壶浆以迎将军者乎——百姓谁能不用箪盛饭,用壶装酒来迎接您呢?⑶对选段理解或分析有误的一项是(2分)A.选段隆中对策,层次清晰。先论“不可争”与“不可图”,次论“可争”与“可图”,最后写“争”与“图”的步骤和规划,层层阐述自己的见解。B.谈到建立“霸业”根基,诸葛亮先集中论述了占据荆州、益州的必要性,再紧承论述占据两州的可能性,条分缕析,论证严密。C.作为人物传记,选文是对主人公的正面描写,与隆中对前、隆中对后的侧面烘托相得益彰,人物形象丰满突出。D.选段语言“言简而意丰,文省而深刻”,具有鲜明的史书特点。⑷.“以古为鉴,可以知兴替”,历史是现实的一面镜子。结合选段内容,说说隆中对策中哪些策略对治国仍具有现实指导意义?简要概括三点即可。(3分) 三、【甲】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咨臣以当世之事,由是感激

文档评论(0)

xcs88858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8130065136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