痴迷邪教-新华出版社.pdfVIP

  1. 1、本文档被系统程序自动判定探测到侵权嫌疑,本站暂时做下架处理。
  2. 2、如果您确认为侵权,可联系本站左侧在线QQ客服请求删除。我们会保证在24小时内做出处理,应急电话:400-050-0827。
  3. 3、此文档由网友上传,因疑似侵权的原因,本站不提供该文档下载,只提供部分内容试读。如果您是出版社/作者,看到后可认领文档,您也可以联系本站进行批量认领。
查看更多
第 1 页 第 2 页 第 3 页 教 派、邪 教 宗教的含义 作为种种极端行为和狂热行为的前奏 ,结宗立教的 倾 向已经成为当今社会的一个 日渐明显的趋势。其根本 原 因应于西方和工业社会文化模式 内部 (特别是最近 年 )显现 出来 的各种社会心理和结构性 的危机 因素 中去寻找 ,而在这些因素的最为显著的后果里面 ,当以 不 同程度 的导致生病或犯罪尤为突出。 对各种 “教派”不无理 由的批评 ,针对的是那些极 其封 闭的组织 (即指局限于 自己的圈子 、热中于摩尼教 式的行为方式、拥有特定和排他性的教义或信条等 )和 进行那些可 以被确认为是非法的或犯罪的活动的团体 。 然而 ,事实上,一些人类学者认为,在谈及 “教派”的 时候 ,不可能清楚地知道所指的对象究竟为何物 。我们 是依据 由马克斯 韦伯或特勒尔奇提 出的教会 教派二 第 4 页 分法呢,还是依据分别 由威尔逊 ( 罗德里格斯 )或威斯康星大会 ( 所提 出的定义标准 ? 关于应该如何理解 “教派 ”的观 点 ,似乎颇有分 歧,不过 ,这并非只是因为不同的作者有不 同的观念和 模式 ,而是因为,在很大的程度上 ,他们论及的对象不 同 (经常为互补或相似但却很难类 比)、研究的 目的也 不相 同。所 以,本书必须从尽可能清楚地确定所要研究 的对象的范围及特点入手。 “教派 ” )一词 ,从语源学上讲 ,产生于 至 世纪之 间,似乎来 自拉丁语词 (意为 “跟 随 ,,、“追 随 ,,,亦 即“接 受某 人 的主 张和 意见 ”)、 (“离 开 ,,、“背 离 ”)或 其 派 生 词 (“剪 ”、“切 ”、“劈 ”、“截 ”、“断 ,,)。试 图将“教 派 ”和 “教会 ”加 以对 比,并使之区分开来的学究式的争论 由 来 已久 。基于这一争论 ,马克斯 韦伯将教会定义为一 个着重于扩展其影响的救世机构,而认为教派是一个着 眼于其成员 自身生活情趣 的契约性质的团体。 沿着韦伯 的思路 ,厄恩斯特 特勒尔奇作 了进一步 阐述 ,强调教会愿意适应社会并对 国家承担义务,而教 派则相反 ,自外于整体社会 ,倾 向于断绝同社会的所有 联系 ,乃至拒绝任何接触 。鉴于教派对其他宗教团体也 采取 同样的态度 ,特勒尔奇提出,可 以将是否具有入世 ① 西 班 牙 文 。 第 5 页 观作为 区分教会和教派的一个有力尺度 。然而 ,很久 以 来 ,研究宗教的社会学者们却拒不承认这种教会 教派 二分法适用于当今 的社会 。 为 了寻求新 的界定标准 ,更加准确地概括被称之为 “教派”的团体的结构及机制要素,布赖恩 威尔逊提 出 了应依据下述八个特点来确定 “教派 ”的概念 ,亦即: 一、自愿性 :教派是 自愿性质 的集群 。尽管存在有 教派成员的子女接受父母 的信仰 的倾 向,其成员对是否 接受该教派 的条规具有一定 的选择权利。 二、排他性 :教派的基本特征之一就是要求其追随 者绝对顺从 ,教派于是就变成为其生命 中最重要 的部 分 。据威尔逊讲 ,一旦遇到麻烦并需要知道哪些人可靠 (或哪些人可 以吸纳 、哪些人可 以交往 )的时候 ,一个 教派的成员都有清楚的界限,而整个教派也就具有 了自 己的特色 。 三 、特长 :需要有一定的特长方能被接纳为成员, 一个人必须符合教派的需要 ,教

文档评论(0)

*****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8135026137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