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科按摩学第十六节心痛.pdf

  1. 1、本文档共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十六节 心痛 心痛,是以心胸部发生痹塞疼痛为主证的一种疾病。其特征是:胸骨后、心前区出现 阵发性疼痛,常放射至颈、臂或上腹部或伴有心悸气短,甚至四肢撅逆,唇甲青紫等症。 中医文献中所载心痛有两类:一类指胃脘痛,如朱丹溪说:“心痛即胃脘痛。”一 “类是指本病,有“胸痹”、“心痛”、“厥心痛”、“真心痛”、“久心痛”等名称 (其中“胸痹”较轻,主要表现为胸满喘息,短气不利,痛引心背。病情危重者,称“真 心痛”。如《灵枢·厥论篇》说:“真心痛,手足青至节,心痛甚,旦发夕死,夕发旦 死。”心痛反复发作,经久不愈者,称“久心痛”。如《诸病源侯论》说:“其久心痛 者,是心之支别络,为风邪冷热所乘痛也。故成疹不死,发作有时,经久不瘥也。” 本病多属本虚标实,临床论治,必须注意其虚,不可滥施攻伐。 西医的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属于本病的范围。 【病因病理】本病发生的根本原因是正气虚,其病理的关键,在于气滞血瘀,脉络痹 阻。导致脉络痹阻的因素,则为痰浊、瘀血。其病变部位在心,但与肝、脾、肾等脏的阴 阳气血失调有密切关系。 1.先天不足,邪气易干由于禀赋有偏,或偏阳虚,或偏阴虚,或偏气虚,或偏血 虚,或心脏发育不全,或脾脏运化素弱,以致邪气易干,导致气滞、血瘀、痰阻,发为心 痛。 2.七情内伤,气机郁结情志之伤,首先病气。气机郁结,则血行瘀滞;气郁湿聚, 则凝结为痰;气郁化火,则灼津成痰。痰阻、气滞、血瘀,均可导致脉络痹阻,而成心 痛。 3.饮食不节,痰浊滋生嗜食膏梁厚味,滞中腻臆;或过度饥饱,损胃伤脾,以致精 微不运,痰浊滋生。一旦痰犯心胸,导致心阳失宣,脉络痹阻,产生心痛。 4.肾气不足,阴阳失调素体肾虚,或年老肾衰,或年未老而肾先亏。肾阳虚,则不 能温煦诸脏之阳,以致胸阳不振,痰浊上犯,气滞血瘀,而生心痛;肾阴虚,不能儒润诸 脏之阴,以致阴虚火旺,脉络失养,气血阻滞;或津液为痰,痰热上干,脉络痹阻。而为 心痛。 此外,久坐久卧,缺乏运动,常致气血不畅,痰浊易生;或素体肥胖,痰湿内盛,阻 碍气机,瘀滞血脉,亦皆能导致脉络痹阻,出现心痛。 本病常因受寒,劳累及情绪激动而诱发。如《素问·举痛论》说:“寒气客于脉外, 则脉寒,脉寒则缩蜷,缩蜷蹬则脉绌急,则外引小,故卒然而痛。”《灵枢·厥论篇 》说:“动作,痛益甚。”即是说明心痛发生的一些诱因。 【辨证论治】心痛的病机,主要为正虚邪实。正虚系心、脾、肝、肾亏损,功能失 调。邪实乃瘀血停留,痰浊痹阻。正虚为本,邪实为标。治疗本病,必须辨明虚实标本, 轻重缓急。大凡疼痛发生,当急则治标,以通痹宣阳,活血化瘀,理气豁痰为主,兼顾其 虚;疼痛停止,当缓则治本,以调补脏腑。阴阳气血为先,兼去其实。对虚实夹”杂者, 则应谨守病机,根据具体情况,细加考虑。 1.气滞血瘀 主证心胸刺痛,痛引肩背,时作时止,胸闷气短,舌质色黯,或有瘀斑,脉沉涩或 结。 分析气滞血瘀,阻痹心络,放心胸刺痛,痛引肩背;气机时通时闭,故疼痛时作时 止;气滞血瘀,心胸痹阻,故胸闷气短;舌质色黯,或有瘀斑,为血瘀之征;脉沉涩或 结,为气滞血瘀之象。 治则行气活血,化瘀通络。 选穴极泉、神门、内关、劳宫、心俞、厥阴俞、灵墟、天池、屋医。可重用双掌并揉 抚心法,揉压心俞益心法,按压四穴宁心法,配用擦摩三穴温通法。 2.痰浊痹阻 主证心胸痞闷胀痛,时缓时急,甚则痛引肩背、心悸、气短、身倦、头昏、食少、腹 胀、舌质胖嫩、舌苔白滑、脉弦滑或沉迟。 分析脾虚不运,湿聚痰生,痰浊上干,胸阳痹阻,故心胸痞闷胀痛,甚则痛引肩背; 痰浊痹微则症缓,痰浊痹甚则症急,故时缓时急;心阳不足,故心悸气短;清阳不升,故 头昏;脾虚不运,故身倦、食少、腹胀。舌质胖嫩,舌苔白滑,脉弦滑或沉迟… 均属正 虚痰阻之象。 治则宣阳通痹,理气豁痰。 选穴屋医、灵墟、天池、涌泉、安眠穴、膻中。可重用揉压后枕安神法,分椎胸壁舒 气法,擦摩三穴温热法,配用揉压心俞益心法。 对于心痛的其他证型,不属按摩适应范围,则以药物治疗为主。 【基本手法】 1.双手并揉抚心法双掌并列平放于肩胛间区,缓慢揉动3分钟。 2.揉压心俞益心法见心悸。 3.揉压后枕安神法见心悸。 4.按压四穴宁心法见心悸。 5.分推胸壁舒气法医者以双掌上、下、左、右交替分推胸胁部1分钟。 6.擦摩三穴温通法右手大、小鱼际肌和并列四指快速擦摩屋医、天池、灵墟三穴。

文档评论(0)

masterchief216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5114101340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