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科按摩学第十节反胃.pdf

  1. 1、本文档共1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十节 反胃 反胃又称“胃反”或“翻胃”,与噎膈不同,是指饮食入胃,完谷吐出,朝食暮吐, 暮食朝吐的一种病证。正如王太仆所谓:“病呕而吐,食久反出,是无火也。”应已温中 降逆为主。若反吐日久,致气虚津伤,则应益气生津。若脾虚及胃,命门火衰,犹如釜底 无薪,不能腐熟水谷,说明病情已趋严重,治疗应着重益火生土。 现代医学的反流性食管炎,幽门痉挛或梗阻等疾病,可参考本证辩证论治。 (病因病理)本病的发生,多因饥饱不常,或嗜食生冷,或忧思劳倦太过,或服寒凉 药太多,导致脾胃受伤,中阳不足,寒从内生,运化无力,以致谷物入胃,停而不化,逆 而吐出,发为本证。 (辩证论治) 反胃临床看见脾胃虚寒,气虚津伤,脾肾阴虚三型。 (基本手法) 1.推揉胸壁舒气法 两手掌及多指交叉分推前胸;双手掌叠揉胸骨前面,重点在剑 突表面操作。 2.推抹上腹降逆法 详见呕吐。 3.捏拿上腹和胃法 详见呕吐。 4.敲击上腹生津法 在叠掌揉上腹部的基础上,侧指快速敲击以上部位。 5.按揉背部止呕法 双掌左右分推上背部;单掌推督脉及膀胱经路线,从大椎至背 腰交界处;双拇指同时沿膀胱经路线,从大杼推按至三焦俞向下用力,以按为主;叠掌揉 背部膀胱经路线。 6.搓擦胃俞温中法 详见胃脘痛。 7.掌揉前臂治吐法 患者仰卧,掌心向上,用小鱼际肌自上而下揉前臂肌群,两手 重拿以上部位,亦可双拇指交替按压手厥阴经路线,注意局部取穴。 (分型施治) 1.脾胃虚寒 证见食后脘腹胀满,朝食暮吐,暮食朝吐,宿谷不化,吐后稍舒,面 色不华,神疲乏力,舌淡苔薄,脉象细缓无力,乃中阳不足,阴寒内生,不能消化谷食。 可采用以上基本手法,宜温中健脾,降逆和胃。 2.气虚津伤 证见久吐不止,气怯神疲,口燥唇干,大便秘结,舌红,脉细。乃中 气大虚、津液耗损。除采用以上基本手法外,加用单手拇指揉膻中,小鱼际肌快速擦胸骨 前面,单掌摩上腹,掌根揉关元。以益气生津,降逆止呕。 若为脾肾阳虚,证见胃反日久,面白无华,形体衰惫,四肢清冷,舌淡白,脉沉细。 乃脾虚及肾,命门火衰,虚寒内盛。在采用以上基本手法的基础上,小鱼际肌搓命门,双 拇指揉压肾俞,掌擦灵墟。以益火生土,祛寒降逆。

文档评论(0)

masterchief216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5114101340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