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老子》讲读1
老 子 讲 读 Laozijiangdu 2007-3xinban 主讲人: 中央财经大学文化与传媒学院教授 王 强 老子讲读 授课计划 第一讲、老子其人其书 第二讲、老子的“道”与“德”——道体与道用 第三讲、“有”和“无”——非“大有”则不能“大无” 第四讲、“反者道之动”——道家的平衡论 第五讲、“美言不信,信言不美”——老子的怀疑精神 第六讲、“功遂身退”——保有“可能” 第七讲、“无为而无不为”——道家的内心无碍(结合庄 子的“心斋”论) 第八讲、“宠辱若惊”——老子论修养 第九讲、《老子》与《论语》 第十讲、《老子》与道教、禅宗 第十一讲、道家思想与中国传统文化 本课教材 王强著《老子道德经新研》昆仑出版社2001年 本课主要参考书 《韩非子》中《解老》《喻老》两篇。 《老子道德经》王弼注本。 《老子研究》王力,商务印书馆1928年版。 《老子正诂》高亨,古籍出版社1957年版。 《老子校释》朱谦之,中华书局1984年版。 《老子说解》张松如,齐鲁书社1987年版。 《老子注译及评介》陈鼓应,中华书局1984年版。 《老子通论》孙以楷,安徽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第一讲、老子其人其书 一、老子其人 【文献征引】《史记·老子申韩列传》: 老子者,楚苦县厉乡曲仁里人也,姓李氏,名耳,字聃,周守藏室之史也。 孔子適周,将问礼於老子。老子曰:“子所言者,其人与骨皆已朽矣,独其言在耳。且君子得其时则驾,不得其时则蓬累而行。吾闻之,良贾深藏若虚,君子盛德容貌若愚。去子之骄气与多欲,态色与淫志,是皆无益於子之身。吾所以告子,若是而已。”孔子去,谓弟子曰:“鸟,吾知其能飞;鱼,吾知其能游;兽,吾知其能走。走者可以为罔,游者可以为纶,飞者可以为矰。至於龙,吾不能知其乘风云而上天。吾今日见老子,其犹龙邪!” 老子脩道德,其学以自隐无名为务。居周久之,见周之衰,乃遂去。至关,关令尹喜曰:“子将隐矣,彊为我著书。”於是老子乃著书上下篇,言道德之意五千馀言而去,莫知其所终。 或曰:老莱子亦楚人也,著书十五篇,言道家之用,与孔子同时云。 盖老子百有六十馀岁,或言二百馀岁,以其脩道而养寿也。 自孔子死之後百二十九年,而史记周太史儋见秦献公曰:“始秦与周合,合五百岁而离,离七十岁而霸王者出焉。”或曰儋即老子,或曰非也,世莫知其然否。老子,隐君子也。 老子之子名宗,宗为魏将,封於段干。假仕於汉孝文帝。而假之子解为胶西王卬太傅,因家于齐焉。 世之学老子者则绌儒学,儒学亦绌老子。“道不同不相为谋”,岂谓是邪?李耳无为自化,清静自正。 按:从司马迁的记述看,关于老子的信息有这样几点: 1、他的生地、姓氏、官职等自然情况。 老子者,楚苦县厉乡曲仁里人也,姓李氏,名耳,字聃,周守藏室之史也。 2、他和孔子曾见过面,并有一段对话,以及孔子对老子的观感。 孔子適周,将问礼於老子。老子曰:“子所言者,其人与骨皆已朽矣,独其言在耳。且君子得其时则驾,不得其时则蓬累而行。吾闻之,良贾深藏若虚,君子盛德容貌若愚。去子之骄气与多欲,态色与淫志,是皆无益於子之身。吾所以告子,若是而已。”孔子去,谓弟子曰:“鸟,吾知其能飞;鱼,吾知其能游;兽,吾知其能走。走者可以为罔,游者可以为纶,飞者可以为矰。至於龙,吾不能知其乘风云而上天。吾今日见老子,其犹龙邪!” 孔 子 见 老 子 图(汉砖画像) 3、他著书的背景交代。 老子脩道德,其学以自隐无名为务。居周久之,见周之衰,乃遂去。至关,关令尹喜曰:“子将隐矣,彊为我著书。”於是老子乃著书上下篇,言道德之意五千馀言而去,莫知其所终。 4、记其长寿。 盖老子百有六十馀岁,或言二百馀岁,以其脩道而养寿也。 5、引老莱子、太史儋事以见老子事迹之含糊,汉武之世已然也。 或曰:老莱子亦楚人也,著书十五篇,言道家之用,与孔子同时云。 自孔子死之後百二十九年,而史记周太史儋见秦献公曰:“始秦与周合,合五百岁而离,离七十岁而霸王者出焉。”或曰儋即老子,或曰非也,世莫知其然否。老子,隐君子也。 6、老子后世家族谱系之交代。 老子之子名宗,宗为魏将,封於段干。假仕於汉孝文帝。而假之子解为胶西王卬太傅,因家于齐焉。 7、汉时儒、老两家之互绌。但似非两家原本就互绌。 世之学老子者则绌儒学,儒学亦绌老子。“道不同不相为谋”,岂谓是邪? 8、史迁对老子之学的概括是:“其学以自隐无名为务”;“李耳无为自化,清静自正。” 按:有此数端已足够,再多也就是演绎了。老子是一个什么样子的人呢?用他自己的话说: 唯之与阿,相去几何?美之与恶,相去若何?人之所畏,不可不畏。荒兮其未央哉!众人熙熙如享太牢、如春登台。我独泊兮其未兆;沌沌兮,如婴儿之未孩;儽儽兮若无所归。众人皆有馀,而我独若遗。俗人昭昭,我独昏昏;俗人察察,我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