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湾与华南地区梅雨之降水天气动力及气候特征研究.PPT

台湾与华南地区梅雨之降水天气动力及气候特征研究.PPT

  1. 1、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台湾与华南地区梅雨之降水天气动力及气候特征研究

陳 泰 然 臺大講座 / 大氣科學系特聘教授 國立臺灣大學 時間:2013年3月1日(星期五) 上午 11:30 – 11:42 地點:蕙蓀林場國際會議中心 2013國科會大氣學門成果發表會 臺灣與華南地區梅雨之降水、 天氣動力及氣候特徵研究 * 一、梅雨研究 二、暖季降水研究 三、臺灣東部地區研究 * 四、未來研究 梅雨鋒面 鋒生 旋生 變形場 CISK 變形場 斜壓性 移動 強(▽T大;ζ, q, ) 弱(▽T小;ζ, q, ) 動力上的傳播 運動上的平流 ▽T 及/或 ζ, q 增大 CISK 鋒面、鋒生及旋生 一、梅雨研究 1.近年來的研究 1.1 鋒面系統 * 形成機制 結構特徵 與豪雨之關係 氣候特徵 1.2 低層噴流 * 1.3 論文發表 在鋒面系統方面發表國際學術期刊(SCI)論文17篇,大氣科學13篇及五本專書各一章;在低層噴流方面發表國際學術期刊(SCI)7篇,大氣科學2篇。 2.近三年來的研究 2.1 豪雨個案診斷分析 竹苗豪雨個案診斷分析:探討中尺度對流系統形成之 綜觀環境條件和中尺度系統之結構特徵,並探討線狀 對流系統在低對流層發展出中尺度渦旋環流之機制。(大氣科學,2011) 導致臺灣中部豪雨之臺灣海峽深對流之形成機制: 以CReSS模擬個案診斷分析,探討遠處對流外流激發 深對流以造成豪雨之機制。(MWR, 2011) 弓狀回波:分析梅雨季造成中正機場16.5 ms-1強陣風 之弓狀回波個案,以探討弓狀回波之形成條件及風場 之中尺度結構特徵。(大氣科學,2011) * 2.2 中高對流層割離低壓形成機制: 探討個案低壓割離過程及潛熱釋放在高層冷心 低壓形成之角色。(MWR, 2012) 2.3 數值與氣候模式降雨預報校驗: 概念氣候模式在流域之定量降水預報校驗。 (W/F, 2012),CWB/NFS 模式暖季降水校驗。 (TAO, 2012) * 二、暖季降水研究 1.綜觀形勢與東亞移行與非移行降水系統之關連: 依降水系統之移行(長生命期)與非移行(短生命期) 伴隨之500 hPa之流場形式分類,再進行不同類型之合成 分析,探討不同類型之動力強迫。(MWR, 2012) 2.東亞降水系統與綜觀形勢之關連: 探討四種不同綜觀形勢下,降水系統之統計特徵,包括: 緯向尺度、延時及移速。(MAP, 2011) 3.青藏高原東側日夜熱力驅動環流在梅雨季降水系統 形成與東移之角色:以WRF模擬個案進行診斷分析, 探討午後對流發展與東移機制。(MWR, 2010) 4.臺灣中北部午後對流活躍度與發展速率:暖季弱綜觀條件下不同月份季節午後對流初生期與成熟期在不同地理位置與不同地形高度的發展特徵。(大氣科學,2010) * 三、臺灣東部地區研究 1.梅雨季降雨與局部環流:探討三個分區溫度、降雨及 風場之氣候特徵,並探討局部環流與降水之關連。 (大氣科學,2010) 2.梅雨季豪雨:宜蘭地區梅雨季鋒後大豪雨之綜觀形勢、 激發機制及中尺度特徵探討。(大氣科學,2013) * * 四、未來研究 1.氣候變異(或氣候變遷)下,臺灣西南部梅雨季之 降水強度與豪雨頻率之時空變化。 2.2012年6月12日(首次梅雨季中央災害應變中心啟動 一級開設)北中南區大豪雨個案診斷分析:西南風 爆發、青藏高原背風旋生、華南旋生、華南鋒生、 鋒面南移。

文档评论(0)

youbika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