跃进之声-北京101中学.DOC

  1. 1、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跃进之声-北京101中学

难忘“跃进之声……” 1961届初三3班 1964届高三5班 刘道纯 在一零一中学度过了六年的美好时光,曾经有五年时间工作在“跃进之声”广播站。那里的岁月虽然已经过去了半个世纪,但是至今回忆起来,依旧历历在目,清晰得好像就发生在昨天…… 当年广播站归属于团委主管,但是书记李峰老师只是“宏观指导”,放手让同学们自己锻炼。稿件组织、节目播出,几乎全部都是同学们自己动脑、动手来完成。很有几位同学因此终身从事了广播事业。像播音组的播音员成名的就有两个:61届高三(1)班的康长熙,后来是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的著名播音员“康平”,62届高三(3)班的傅成励,现在也是著名节目主持人——只不过当初他是个小胖子,整天笑咪咪的,胖嘟嘟的脸上还带酒涡,现在怎麽瘦得判若两人了?只有那总是笑眯眯的小眼睛还是闪着当年智慧的光。 那会儿是教导处后勤组李学铭老师主管广播站的设备,但是他也不太明白扩音机的使用和修理,基于那个革命的年代的革命精神,以及对同学们的无私品格的信任,他全部放权给了广播站机务组的同学。管设备的机务组都是一届一届由学生中“招聘”。记得我是和徐力一起去“应聘”的,“主考”是62届高三(2)班的欧阳白生,他是学生中“专攻”无线电测向技术的“高级权威”,在广播台里属于“德高望重”型的,和年龄相比感觉像是比我们大不止十岁,人称“老夫子”。由于从小喜欢无线电,爱装个矿石收音机什麽的,徐力比我强点大概也差不了太多,白生大哥分别问了问我们的爱好、家庭和“装机经历”,就算“面试”通过了,可以到广播台“见习”了。 那时学校里有两台扩音机,一台是“定阻输出”的50W扩音机,使用比较容易,配合一个动圈式话筒、两只25w16Ω音箱式喇叭,用于礼堂广播,另外还有两只16Ω号筒式喇叭用于学校开大会;另外一台是定压输出的250w扩音机,使用就比较麻烦:需要先打开低压开关给机内的“866水银整流管”预热,待真空管内水银全部化为蒸气后才能打开高压开关,让扩音机工作。这台扩音机驱动着全校所有教室的喇叭,只要是开全校大会,我们就要提前2小时做好准备,每当我和徐力独立值机的时候,欧阳老夫子都要一再反复叮嘱:千万让低压预热够20分钟,高压开早了机内的866整流管和807功率管都得烧!这在60年那个年月可是老大老大的一笔财产啊!以至于50年后我回想起来,欧阳老夫子的每句话、每个字、连说话的神气都像发生在昨天一样。 就是从这时起,我开始接触到了架线、布线、串联、并联和物理书本上的电路原理图有着根本的不同:书上的电线是一根根单独的,而实际上接喇叭的线都是双股的,串联要掐断一根线,并联不用掐……;礼堂台上的喇叭和话筒线,拉到位以后,要在近扩大机一侧和主席台附近,分别用线自身绑住在桌子腿上,这样若是有人走过,无意中绊到电线,就能防止突然把喇叭或麦克风扫到地下去。这些生活中的实际经验使得物理课上的电路变成了“三维立体”的,各种“放大线路”、“阻抗匹配”、“线间变压器”、“无线电振荡与差频放大原理”等课外知识开阔了我们的眼界;爬教室顶棚检查线路、登梯上树、带脚扣爬电杆架设喇叭更锻炼了我们的意志和体力。更重要的是,管理机器的工作启发和教会了我们自学知识的本领!我大学本科是自动化专业、从未接触过高压线、铁塔、变电站。若干年后,面对一个县农电局的高压架空线设计,临危受命,能三天三夜不睡觉,啃下三本书和一屋子外线勘察资料,第四天就带领工程队外出测量、设计、栽电线杆、架高压线,一鼓作气两个星期拿下三个月周期的工程,顺利通过了验收——我想,冥冥中一定有“跃进之声广播站”的历练在指引着我! “跃进之声”广播站是一个团结的集体,记得当时宋小逸是编辑,阮锦珠是播音员,虽然我们总共只有十几个人,但每天早、午、晚准时播音,周一至周六的节目安排得井井有条、丰富多彩。尤其是校运会、“五一”节、国庆节等这些重大活动举办时,都可以看到广播站人员安装机器、架设喇叭、采写稿件的繁忙身影。 当时广播站分成机务组、播音组、编辑组、通讯组等几部分,每个人的分工任务明确,由于工作量大,人手有限,大家还主动身兼多职:经过赵秋、宋小逸等领导“验收”,我就担任过机务组长兼播音员。站长也同时担任编辑和播音员,大家在紧张学习的同时,都是利用业余时间义务工作,没有任何报酬。大家都挺自豪地说:知识的增加就是最好的回报。至今我还清晰地记得,那时电阻上是不写字的,实行国际通用标准,电阻上边用的三道颜色环来标识阻值大小,前两道环是数值,第三道是两个数值之后“零”的个数,拆开扩音机学习的第一件事,就是背诵颜色和数字的对应关系。至今我还能应声说出,数字1、2、3、… 8、9、0的十个对应颜色是:棕、红、橙、黄、绿、蓝、紫、灰、白、黑。 记得到初三时,由于机器多年工作,开始陆续出现故障,徐力和我好几次晚上不回家,拆开扩音机修线路。又练习到了“一眼识别哪个零件烧了”

文档评论(0)

youbika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