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子留给母亲信.docVIP

  1. 1、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儿子留给母亲信

儿子留给母亲的信 母亲: 你的一生平凡而又了不起。 1958年18岁的你嫁了人,不幸的是我爷爷奶奶不堪生活困苦相继病故和自尽。都是你借钱料理了二位老人的后事,可两位老人确(却)留下了几个月大的四姑、几岁大的三叔和十来岁的三姑,由于我父亲过度的老实,家里大小事都漠不关心,你自己未生育就做起了奶妈嫂娘,冬天你砸开池堂(塘)厚厚的冻冰给三叔四姑洗尿布和衣服。那时国家一穷二白,家里穷得别说米面、就连野菜树皮都难找到,饿死人是常有的事。后来加上我们兄妹五人相继出生共8个孩子,而一年四季你常常为我们缝补衣服做鞋到深夜甚至到天明,然而你的双手每年冬天都冻得干列(裂),血肉溃烂白骨外露。当你无法承受贫苦、精神、心理、身体、生活的压力痛苦时,你也不愿更无处诉说。自己只好偷偷找无人的地方痛哭一场向老天诉自己命苦。母亲,是你的勤劳辛苦和善良甚至要饭,没有让一个饿死没有让一人冻伤,任劳任怨20年熬了过来。后又为三叔两个姑姑和四个妹妹操劳盖房结婚成家。可你现如今病成这样还不愿向他们要一分钱给自己治病,事实上他们也不富裕。 母亲,儿子我身体也不好,有肝病已纤维化,离肝硬化不远了,治疗几年花了不少钱。这3年加上给你治病花光了我所有的积蓄,能借到钱的地方都借了,你知道我快40岁了到现在都结不了婚。我父亲也为你欠了不少外债。 母亲,虽说你以种田为职业,可你的大半生也象(像)国家干部、军人、工人、教师等职业一样,都是国家公民,只是职业工作岗位不同而已。作为一个劳动者,首先是为自己和家庭生存生活而劳动工作,其次才能说是为国家作贡献纳税纳粮,是的,你也劳动辛苦了大半生,到如今为什么得不到一点的回报呢? 母亲,儿子没能力去贪污、做生意发财、去偷去抢,我真的无法弄钱给你治病了,那(哪)怕是人道一点的治疗费。在家看着你病死,真的会很痛苦! 母亲别怪儿子不孝!走好!祝你来生健康!好运! 有人怀疑“留信弃母”事件从头到尾都是曹新安的一个策划,有网友还说,这个儿子曾经尝试过“卖肾救母”,这次则是卖“孝”救母。这种怀疑也并非没有道理,如果这个儿子没钱为母亲治病,真想一走了之,他不会刻意地留下这么一封感人肺腑的信,他宁愿冒天下大不韪,担着“不孝”的骂名,也要想办法把母亲的病治好……我不想去“小人之心”,我相信,即使是策划,也是曹新安这样的小人物的一种生存智慧。 很多的评论都把这一事件归结为医疗费用畸高、农村医疗保险制度严重缺失和社会救助保障体系严重残缺,这当然没有错,但问题在于,中国有中国的国情,正如曹新安所说:“我们农村人哪懂什么医疗保险”,医疗保险制度和社会救助保障体系不是一朝一夕能够解决的。我要说的是,我们对待这样的事情,能否少一点道德批判,多一点悲悯之心和实实在在的行动,少一点冷漠。在制度的阳光还不能普照的角落,我们利用民间救济给病人提供力所能及的帮助,即使是杯水车薪,也比说空话要好。 遗弃病母的另一面,救治并非惟一选择 发生在山东的“遗弃病母”事件,在社会上引起了广泛的关注,建立社会救助和医疗保障的呼吁一时成为主流。 作为一名医务工作者,每每在实际工作中遇见因为经济问题而放弃救治的患者,此时不要说医生的职责,就是作为一种普通人的情感,也会让自己的内心感受到一种沉痛的煎熬。   尽管这样,我也认为建立医疗保障制度,首先应该面对的是可治的患者,而不是面对如发生在山东的这起“遗弃病母”的事件中,已经身患绝症的家庭。对于这样的病人,我认为应考虑其他思路。   据《济南时报》报道,在“遗弃病母”发生之前,他的家庭已经为患者支付了15万元左右的医疗花费,应该说投入还是非常大的,但实际效果却越来越差。这个事实让我想到经常在医学期刊上看见的类似的结论:很多(针对某肿瘤)治疗,在延长患者生存方面,没有统计学意义。癌症患者陆幼青在自己的《死亡日记》中也记录了这样一个事实,放弃了“化疗”的他,比同期忠实地接受了各个治疗的病友都活得长,而且,他还少受了很多因治疗而引发的不良反应。   所以,一些国外医生在面对一些绝症患者时,会很直接地告诉患者,你患了绝症,目前没有好办法,好好珍惜剩余不多的时间,安排好自己的生活。他们鼓励患者去旅游,去游玩,去尽可能忘记自己是病人。而这样的结果是,患者的花销少了,患病期间的生活内容却丰富了,心情也愉快了。   对于患者而言,一次“愉快的活动比十剂良药还有用”。相反,在我们国家,大多数绝症患者能选择的就是到医院里度过余生,被封闭入狭小的白色院墙中,忍受治疗带来的不良反应,还时常让家庭坠入深深的经济危机之中。   当然,我并不是说当前针对绝症患者的治疗都没有价值,至少今天的失败会成为明天成功的有效积累,但让患者承受巨大的经济负担和治疗反应来充当医学进步的阶梯,显然不符合医学的人文精神。 因此,对于很多绝症患者家庭面对的窘境,我们缺乏一套针对绝症患者本身切

文档评论(0)

jgx3536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6111134150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