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黄鹤楼酒衰败和新生
黄鹤楼酒的衰败与新生 2008年07月23日09:16 HYPERLINK /index.aspx \t _blank 长江商报 本报记者刘飞超 实习生曹慧琼文/图 有一件事情,原黄鹤楼酒厂党支部书记李世传一直记得。 一年冬天,青山的一个婆婆,早上4点多钟就起来,乘坐轮渡过汉口,来到酒厂排队就想买黄鹤楼酒。哪知道,等她来到酒厂门前时,已看到排了很长的队,很多人比她来得更早。 排队一整天,直到酒厂下班,这位婆婆仍然没能买到她需要的两瓶黄鹤楼酒。婆婆坐在门口伤心流泪。正好下班的李世传从她面前经过,问了之后才知道,婆婆未来的媳妇第二天过门,非要买两瓶黄鹤楼酒。 “出来一整天,两瓶酒还是没弄到,我回去该怎么交待啊!”婆婆失声痛哭。作为书记的李世传刚好看到酒厂职工提了两瓶酒,就让他先把酒给了婆婆。婆婆这才满意地回去了。 那时候,是没有黄鹤楼酒不成席的年代。“哪家人如果摆酒请客,桌上没有黄鹤楼酒,证明这家人混得很差。”原黄鹤楼酒厂厂长彭先光说。 汉口太平洋路,沿着并不宽阔的路面行至尽头,便是曾经辉煌一时的武汉黄鹤楼酒厂。 曾经车水马龙的道路早已不再热闹。十余年过去了,这个酒厂不再散发出酒香。只有路口那个斑驳的牌楼和厂区内的那个以10:1的比例建造的微缩版黄鹤楼能显示出当年的辉煌。 ◇辉煌 1984年 绕不过去的那块金牌 1984年的那块金牌,是老黄鹤楼酒厂人永远无法绕过的记忆。 彭先光,就是当年捧回金牌的酒厂厂长。谈起当年拿回金牌的时刻,他脸上不时露出笑容。 在1984年8月14日全国第七次“质量月”授奖大会上,黄鹤楼酒一举夺得金牌。这也是武汉市地方工业获得的第一块金牌。当时的会议在人民大会堂召开,作为酒厂的代表,彭先光坐在主席台5 排28号座位。彭先光说,授奖大会还有多次的排练,“因为,那次大会有很多国家领导都出席了。” 金牌回来之后,厂里组织员工,站满了太平洋路,一路迎接彭先光捧奖归来。此时,黄鹤楼酒已发展到了历史的顶峰。 ◇遗憾 退居二线 未能实现全国联营梦 黄鹤楼酒厂发挥大厂的优势,同黄陂木兰酒厂联营生产“黄鹤楼牌二曲酒”,使木兰酒厂摆脱了长期亏损、濒临倒闭的困境,企业、社会和群众多方受益。同时,联营也为黄鹤楼酒厂节省了大量基建投资。黄鹤楼酒厂只在原有基础上花了20万元的投资,就基本形成了年产1000吨的生产能力,而新建一个同等规模的厂区,则需投资500万元。 过去黄鹤楼酒产量少,无暇顾及市场需要,占领黄陂市场的主要是四川的高粱酒。与木兰酒厂联营后,年生产能力可达1000吨,总产值166万元,利税可达60多万元。 不过,黄鹤楼酒厂的“野心”还远不止于此 获得金牌后,加之与黄陂木兰酒厂联营成功,有不少临近省份的一些酒厂纷至沓来,要求与黄鹤楼酒厂联营生产。当时,黄鹤楼酒在全国已有相当的名气,但受产能限制,产品根本无法辐射到全国各地。彭先光有这样的设想,如果能实现全国联营,黄鹤楼酒向其输出技术和品牌,相信每年将实现非常客观的收益。 但他没能等到这个愿望实现的那一天,1985年,全国范围内让年轻和有学历的干部走上前台,彭先光、李世传那一届“草根”领导班子全部退居二线。后来者,没有按照他们的思路来做。 现在回想起来,目前湖北省的几家知名的酒厂,当年几乎都是黄鹤楼酒的“徒弟”,为什么它们现在能这样风光?两位老人陷入了沉思。 ◇没落 领导频换从此一蹶不振 1985年,彭先光等一批老领导退居二线后,厂长的继任者是当时只有37岁、拥有武大学历的厂技术员王保民。在部分黄鹤楼酒厂老职工看来,这是酒厂由盛到衰的转折点。干了一年半,1986 年12月结算,全年亏损了73万元,这也是黄鹤楼酒厂建厂30多年历史上未曾有过的记录。 为了扭转亏损状况,更重要的是为了让企业改革向纵深发展,上级决定:在武汉酒厂实行资产经营责任制,并登报公开招标,向全省招聘武汉酒厂的领导人。 参加竞选的有原黄鹤楼酒厂党支部书记李世传,王保民的妻子、拥有武大学历的叶远英等。上级主管部门专门成立了竞选领导小组,对竞选者进行评估。 本报记者查阅到的一份记载当时情况的历史资料显示,叶远英在竞选中提出的标的是4 年实现利润1750 万元,而李世传的标的整整高出叶100 万元。但最终当选的还是年轻、有学历的代表——叶远英。 一位酒厂老工人说,叶远英当选的当年,的确将丈夫留下的酒厂实现了扭亏为盈。 但她未能完成4 年的任期。 此后,酒厂领导频繁更换,从此一蹶不振。 ◇死亡 偏离主业多种化经营成“败笔” “酒厂的倒闭很突然。”时任该厂房产处处长的万正保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说。 1993 年10月28 日,黄鹤楼酒厂进行股份制改造,厂里每个职工入股1000 至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