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昆仑山在古代神话中地位.docVIP

  1. 1、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论昆仑山在古代神话中地位

神话昆仑面面观 机电汽车工程学院 孙田宝 200923501228 神话是一个民族的先民们以信仰为灵魂、以神格为中心的综合文化体,也是人类早期文明的辉煌结晶。它会随着人类文明的进步而消失,但是它又往往是一个民族古老文化的“活化石”。原型批评学派的学者们甚至认为,一个民族的一切传统文化均可以从本民族的神话中找到原型。 中国古典神话是中华早期文明的代表作之一,对我们的民族文化有着无可置疑的巨大影响。如果按照HYPERLINK /view/3815498.htm地域系统划分,我国神话大体可分为4大系统,即由西王母、盘古、女娲以及他们所代表的西方昆仑神话、东方HYPERLINK /view/28398.htm蓬莱神话、南方楚神话及HYPERLINK /view/47532.htm中原神话。其中,昆仑神话是HYPERLINK /view/20714.htm中国神话的主体部分。昆仑神话的故事最丰富,影响最大,堪称是中国古代神话的精华部分。昆仑神话作为中国远古文化的神圣话语,给中华民族带来了难以估量的深远影响,给中华儿女带来了无穷无尽的幻思遐想。 “昆仑”在我国早期的文献中写作崐崘、崑崙,从字面就可以看出,它与山是分不开的,因此昆仑神话的核心地望就是昆仑山。那么昆仑山究竟是怎样的一座山呢? 位置。 昆仑山由于其高耸挺拔,成为古代中国和西部之间的天然屏障,被古代中国人认为是世界的边缘,加上昆仑山的终年积雪令中国古代以HYPERLINK /wiki/白色白色象征西方。 《竹书纪年》谓:“周穆王西征昆仑丘。” 《山海经》之《西次三经》谓:“西南四百里,曰昆仑之丘,是实惟帝之下都。” 《大荒西经》:“西海之南,流沙之滨,赤水之后,黑水之前,有大山,名曰昆仑之丘。” 《海内西经》谓:“海内昆仑之虚,在西北,帝之下都。” 但《海内南经》《海外北经》等又称昆仑山在东南方、西北方。其后,汉魏两晋南北朝所出之书,说法更为纷歧。 《河图括地象》云:“地中央曰昆仑,昆仑东南,地方千里,名曰神州。”又云:“昆仑者,地之中也。” 《十洲记》云:“昆仑号曰昆陵,在西海戌地,北海之亥地,去岸十三万里,……咸阳去此四十六万里。” ....... 实际上,诸书所记之昆仑山,源于古代神话传说,并非地理上某山之真实记录,是无法确定其地理位置的。这一点,西汉大史学家司马迁已有卓见。他在《史记?大宛列传》中云:“安息长老传闻条枝有弱水、西王母,而未尝见。”篇末又云:“《禹本纪》言‘河出昆仑,昆仑其高二千五百余里,日月所相避隐为光明也。其上有醴泉、瑶池。’今自张骞使大夏之后也,穷河源,恶睹《本纪》所谓昆仑者乎?故言九州山川,《尚书》近之矣。至《禹本纪》 《山海经》所有怪物,余不敢言之也。”因此,根据传闻或神话描写的昆仑山,似非实指地理上之某山,而是超世间的仙山、乐土。 二)形貌。 传说昆仑山高一万一千一百一十四步二尺六寸。其下有不能浮起羽毛的弱水,外围还有生长持续燃烧不灭的神树的炎火山。昆仑山顶是黄帝的帝之下都,有开明兽守门。 《山海经?海内西经》云:“昆仑之虚,方八百里,高万仞。……面有九井,以玉为槛。面有九门,门有开明兽守之。”又云“赤水出东南隅”,“河水出西北隅”,“洋水、黑水出西北隅”,“弱水、青水出西南隅”。 《大荒西经》云:“其下有弱水之渊环之,其外有炎火之山,投物辄然(燃)。” 《淮南子?地形训》曰:“中有增城九重,其高万一千里百一十四步二尺六寸。”又曰:“旁有四百四十门,门间四里,里间九纯,纯,丈五尺。旁有九井,玉横维其西北之隅。北门开,以内(纳)不周之风。倾宫、旋室、县圃、凉风、樊桐,在昆仑阊阖之中,是其疏圃。疏圃之池,浸之黄水,黄水三周复其原,是谓丹水,饮之不死。河水出昆仑东北陬,……赤水出其东南陬,……弱水出自穷石,……洋水出其西北陬,……凡四水者,帝之神泉,以和百药,以润万物。” 《河图括地象》曰:“昆仑者,地之中也。地下有八柱,柱广十万里,有三千六百轴,互相牵制。”又称“昆仑有铜柱焉,其高入天,所谓天柱也。围三千里,周围如削。”以及“昆仑山,广万里,高万一千里,……出五色云气,五色流水。其泉东南入中国,名曰河水。其山中应于天,最中,八十城布绕之”等等。 晋干宝《搜神记》卷十三云:“昆仑之墟,……其外绝以弱水之深,又环以炎火之山。山上有鸟兽草木,皆生育滋长于炎火之中,故有火浣布。” 前秦王嘉《拾遗记》卷十云:“昆仑山有昆陵之地,其高出日月之上。山有九层,每层相去万里。有云气,从下望之,如城阙之象。” 郦道元《水经注》卷一曰:“昆仑说曰:昆仑之山三级,下曰樊桐

文档评论(0)

sy78219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