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义承载能力和人类负荷.doc

  1. 1、本文档共1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定义承载能力和人类负荷

英语原文连结:.au/site/ideas/footprint/footprint.html 生态足迹—再论承载能力:可持续性的地区性指标 Ecological Footprints - Revisiting Carrying Capacity Area-Based Indicators of Sustainability by William E. Rees The University of British Columbia 原译:马景文(自学书院)2006年10月 译文是根据「创用CC」和「创作共享」 的「署名—非商业用途—保持一致」条款发表。你使用这些材料,即是接受这网站的条款和使用材料的条件。欢迎使用于非商业用途;转录请勿修改,并说明原译者和出处。 前言 为什么要谈到「承载能力」? 定义承载能力和人类负荷 论自然资本 第二定律论点 为什么经济不能适应? 传统分析的盲点 科技和贸易: 无助于承载能力 被占用的承载能力和生态足迹 地区的持续性:人类经济的「生态足迹」 占用承载能力:各国观察 针对可持续性的双重约束 总结 前言 传统智慧认为由于科技和贸易、人类的承载能力几乎可无限扩大,因此差不多与人口和发展规划无关. 相反的,本文认为生态承载能力的基础是人口计算. 生态经济的根本问题,是自然资源的余额是否足以维持预计到下世纪的人类经济负担。 由于主流 (古典) 模式没有理会生态结构和功能,甚至不能正视这个问题。因此本文以「生态足迹」分析,评估要支持经济所需的资本存量、实物流动和相应的生态系统。这种做法显示,所谓先进国家,正在积累没有记在账本的生态赤字。 并非所有国家都是承载能力的净进口者,所以即使利用目前科技,富裕的物质水平不能持续扩大至目前的世界人口。 在这种情况下,可持续性要依靠一些措施,例如进一步强调公平的国际关系,重大调整目前的贸易条件,增强地区自力更生,和鼓励大量增加经济活动的物质和能源效率的政策。 为什么要谈到「承载能力」? 根据Hardin(1991), 「承载能力的基础是人口会计」。 另一方面,传统的经济学家和规划家一般忽视或排斥这是适用于人类。他们对人类经济的看法,是「生产要素可以无限制彼此替代」,和「更能尽量利用任何资源保证增加产量」。(Kirchner等,1985年). Daly (1986) 留意到这种看法是假定这个世界「承载能力是无限扩大」(因此是无关重要)。显然在可持续性的辩论中,对承载能力概念的价值有很大的分歧。 本文是坚定不移同意Hardin。我的论点前题是尽管科技水平提高,人类的现况仍然是「必然倚赖」生物圈的生产能力和生命支持。 (Rees, 1990). 因此,从生态观点来看,足够的土地和相关的具生产力的自然资源,是地球上存在的文明前景的基础。不过,目前的人口和平均消耗仍然增加,而耕地面积和自然资本存量是固定或减少。 这种各走异端的趋势,需要在规划可持续发展时,重提承载能力分析。 全面的依据如下: 定义承载能力和人类负荷 环境的承载能力是长期可支持的最大负荷(Catton 1986) 如为只是说到狩猎和放牧管理,承载能力一般是定义为既定栖息地可以无限期维持某一物种的最大数量,而不会永久损害栖息地的生产力。 但是,由于我们似乎可以依靠增加消除竞争品种,引进当地稀缺的资源,和依靠科技来增强自己的承载能力,这定义似乎又与人类无关。事实上,贸易和科技往往是拒绝土地承载人类能力这概念的原因。(按正统理论,自由贸易必然是好,从而提高生活水平,提高整体效率和效益—通过比较优势—增加承载能力。) 这是讽刺性的错误—承载能力减少可能很快就成为人类面临的最重要问题。如果承载能力是定义为「人类可以加诸环境的最大负荷」,而不是「人口最多」,原因就显而易见。人类负荷不仅取决于人口,也是关乎人均消耗,而后者增加比前者为快;这都是(讽刺的)因为扩大贸易和科技。 Catton(1986)指出,「世界不单要容纳更多的人,但实际上是「更大」的人…」例如,1790年估计美国人的每日平均能源消耗是11,000千卡路里。到了1980年,几乎增加了20倍,每天是21万千卡路里(Catton 1986)。因为这些趋势,负荷与承载能力的比例是比人口增加所意味的增加为快。 生态说法 尽管我们的科技、经济和文化的成果,实现可持续性要求我们了解人类是生态实体. 其实,从功能的角度,人类与生物圈的关系,和其它共处于这星球的百万物种是共同的。我们从大自然开采能源和物料,应付基本需求和物品资源,而这些能源/物料最终被破坏为垃圾送回生物圈。 人类和其它物种的主要不同之处,是除了生物代谢, 人类还有工业代谢。用生态术语来说,我们的玩具和工具(经济学家的「资本」)是「体外器官」 (Sterrer1993) ,和身体器官一

文档评论(0)

magui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8140007116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