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征动量的朝向效应-心理学报.PDF

  1. 1、本文档共1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表征动量的朝向效应-心理学报

心理学报 2015, Vol. 47, No.2, 190 Acta Psychologica Sinica DOI: 10.3724/SP.J.1041.2015.00190 表征动量的朝向效应 董 蕊 (浙江财经大学工商管理学院, 杭州 310018) (清华大学心理学系, 北京 100084) 摘 要 本研究通过 4 个实验探索运动物体的朝向对表征动量的影响。4 个实验均使用了 2(朝向:正向 vs. 倒向)×2(运动方向:左 vs.右/上 vs.下)两因素实验设计。前 3 个实验使用不同的刺激材料进行水平方向的诱 导运动, 结果发现 , 正向运动的前移量大于倒向运动的前移量 , 但这种朝向效应仅仅作用于水平向右方向 , 即运动方向水平向左时朝向效应消失。实验 4 将运动方向改为垂直运动 , 结果发现, 正向运动的前移量大于 倒向运动的前移量 , 但这种朝向效应仅仅作用于垂直向下方向 , 即运动方向垂直向上时朝向效应消失。结 论:朝向影响表征动量 , 但仅作用于水平向右和垂直向下方向上 , 前者可能和阅读习惯有关 , 后者可能和重 力作用有关。 关键词 表征动量; 移位 ; 指向效应; 朝向效应 分类号 B842 1 问题提出 为反应的反馈形式 (Ruppel, Fleming, Hubbard, 2009) 等探索表征动量受哪些因素影响。 Hubbard 认知心理学领域的大量研究表明人们在对运 (2005, 2010)对此进行了全面总结, 本文不再赘述。 动 物 体 进 行 空 间 定 位 时 存 在 表 征 动 量 现 象 自 1984 年表征动量现象发现以来, 至今已有 (Representational Momentum) 。表征动量是指观察 30 年的研究历史。回顾以往研究, 尽管绝大多数研 者对运动物体的最终位置的记忆沿着物体运动的 究使用几何图形作为刺激材料, 其有助于我们更加 方向发生偏移(Freyd Finke, 1984), 它反映了人 深入地理解表征动量及其心理机制, 但也有少数研 们对物体运动轨迹和空间位置进行加工时的认知 究使用生活中的熟悉物体作为刺激材料, 研究主题 特点。自 1984 年表征动量首次发现以来, 很多学者 主要围绕典型运动效应(typical-motion effect)展开, 用 黑 色 方 块 (Hubbard, 2008) 、 圆 形 (Hubbard 其为我们探索表征动量带来了新鲜视角。Freyd 和 Bharucha, 1988)和矩形(Freyd Finke, 1984)等几 Miller (1992)最早使用了计算机制作的类似于鸟的 何图形作为视觉刺激材料或用音调作为听觉刺激 生物图形作为刺激材料, 结果发现 , 相比于倒退运 材料(Johnston Jones, 2006), 通过改变视觉刺激 动(尾巴朝前运动), 前进运动 (头和眼睛朝前运动) 呈现的背景(Munger Owens, 2004)、视觉刺激运动 产生的前移量更大, 发生典型运动效应。Freyd 和 线路(Hubbard Ruppel, 2013; Munger Minchew, Pantzer (1995)使用箭头作为刺激对象 , 结果发现 , 2002) 、刺激呈现的感觉通道(Chien, Ono, Watanabe, 相比于倒退运动(箭头的指向和其实际运动方向不 2013

文档评论(0)

youbika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